APP下载

新商科背景下外语院校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

2020-05-27李训林川朱菊芹

高教学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新商科国际商务

李训 林川 朱菊芹

摘  要:基于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新商科背景,分析了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培养目标,认为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应具备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科技理论与技能、商务理论与技能,因此基于CDIO理念,指出对国际商务科技人才的培养应具有系统性、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动态性,以此构建了五层级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的课程体系,并提倡应从学校层面构建人才整体培养思想、为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提供更多机会、保证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保证对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培养的时代性的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国际商务;新商科;外语院校;CDIO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5-0080-05

Abstract: Based on the new business prospect brought by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econom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s, and thinks tha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s should have international visi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ory and skills, and business theory and skills. Therefore, it points out that the training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s should be systematic, open, professional, practical and dynamic, thus constructing a five-level curriculum system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s. It also advocates the construction of an overall talent cultivation idea from the school level and provides more opportunities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s, thus ensur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ability and the timely talent cultivation pat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s engaged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Keyword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w Business;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DIO

一、概述

近年来,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发展,以及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数字经济对商科发展及商科教育同样产生了“质”的推动,也衍化出新商科的概念。新商科是融合了数字经济时代,包括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内的跨学科的复合型商科,从而也就对传统的商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1]。而传统的国际商务人才,也应该在新技术、新环境、新业态下,掌握新科技的能力,成为能够在数字经济背景下,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也明确要求培养“具有统计分析、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知识的跨界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国际产能合作等外向型经济战略的实施,国际化人才也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亟需的人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明确指出国际商务人才为国家紧缺型人才。那么,作为以培养国际商务人才为主要任务的外语院校,在当前新商科背景下,如何培养更多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就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关文献分析了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问题,王咏梅指出当前国际商务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就包括教育视野缺乏全球性,以及教学内容与商務实践存在脱节的现象[2]。王云海和李峰指出应通过建立良好的通识教育体系,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以此提升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质量[3]。邹靖指出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应增强学生理论教学的应用性,增加学生语言能力的学习,并培养学生的人文视野[4]。康宏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国际商务人才能力素质的新要求,指出应培养学生的国际商务活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主动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5]。而伴随着新商科概念的提出,以及新商科对于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关于新商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研究中,米传民等指出了传统商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缺陷,应考虑新商科的动态性,建立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新体系,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结构。张红艳指出了在新商科背景下,企业对所需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校应创新传统授课模式,并提高专业实践的比值。朱一青等提出了新商科时代高校商科人才培养的模式,认为应建立保证以人才培养为背景,以提升学生理论与技能、创新与创业能力为主线,以突出教学改革研究、商科发展研究以及应用对策研究为重心的培养模式。陈强提出了在新商科专业群中“专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认为需要通过人才培养目标融合、课程体系融合、实践平台融合、师资队伍融合的方式实施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然而,现有文献多针对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问题进行了研究,而针对新商科人才所需具备的适应数字经济时代赋予的新要求的关注度却较为缺乏。

四川外国语大学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外语类院校,发挥外语优势和特色服务社会,为提升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水平、创造更好的开放经济环境、促进重庆产业国际化和多元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更是服务于“一带一路”与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践行“专业+外语”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多专业复合融通,打造双语、全英文授课方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备国际交流才能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商务人才。近年来,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为培养国际化的科技人才,实施了包括鼓励与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类创新创业大赛、修改培养方案并增加科技类课程等的措施。因此,本文以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为例,基于CDIO理念,分析外语类院校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与实施路径。

二、外语院校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首先需要满足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要求。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包括以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创新能力和实践为导向、以国际化能力为导向,要求学生应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具备跨文化交际的素养,具备自我发展的知识应用能力,应熟悉国际市场的商务规则,能够做到将国际商务理论应用于国际商务时间,并能够用国际化的视野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外语院校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要求学生拥有国际化视野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具备了解国际经济、国际市场交易规则的国际商务能力,且具备能够运用如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技术手段从事国际商务一系列活动的能力。因此,外语院校在培养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学生掌握国际化的能力,这也是外语院校的优势所在,其次需要学生掌握科技能力,这是新科技革命时代对于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再者学院学生掌握创新实践能力,这是理论与实践的社会需求对学生所提出的要求。因此,除传统的教学方法外,包括实验课程、在线课程、案例课程等多种课程模式,就是外语院校培养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所应该使用的方法,而培养的人才应具备国际化、科技化、批判思维、主动学习、创新创业、团队协作等的综合素质。外语院校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思想如图1所示。

三、基于CDIO理念的外语院校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外语院校在培养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重视对学生国际化能力的培养,一是因为外语院校能够依托自身国际化的办学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提升自身国际化能力的机会,二是因为外语院校最根本的在于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国际化人才。其次在培养学生国际化能力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科技化的能力,也就是通过人才培养的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师资队伍的补充、创新实践的完善等,让学生获得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通过国际化与科技两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国际化交际能力与掌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的商务人才。然而,国际化能力的培养与科技能力的培养,并非是割裂的。一方面,在国际化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可以补充相应的科技知识,可以通过对于科技类英语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另一方面,在科技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也需要学生掌握国际前沿的科技知识,需要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国际前沿文献。

综合来看,可以基于CDIO的教育理念进行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如图2)。从图2来看,一是在构思(Conceive)层面,外语院校应从对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的培养进行顶层设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统筹不同学院、不同职能部门进行统筹安排。例如,可以通过将互联网金融理论与实践、金融科技学、大数据技术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开设公共课程的方式,满足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学生对于科技类课程学习的需要,尤其是满足语言类专业学生对于科技类课程的需要。二是在设计(Design)层面,外语院校应以开放性与职业性的原则设计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其中,开放性表现为外语院校应以开放的姿态进行人才培养,这也是外语院校“外”字特征的体现,例如增加学生进行校际互换访学的机会,包括参与国外高校的访学以提升国际化能力,以及参加国内高校的访学,满足学生修读本校未开设的科技类课程的需要。同时开放性还表现为学校应进行多方位的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尤其在传统的与外企合作的基础上,应增加与科技类企业之间的合作。例如,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已经与上海的一家大数据科技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度派送超过50名学生赴公司进行学习,以此为学生提供直接学习科技类知识的机会。职业性表现为外语院校所培养的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应该能够满足企业的职业需要,尤其是需要满足从事国际业务的科技类企業或是外企、跨国企业中的科技类岗位的需要。例如,四川外国语大学与德勤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合作,以开设“德勤班”的教改班模式,定向性的培养国际化科技人才。三是在实施(Implement)层面,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本身就需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的培养则更加需要重视学生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联系的能力。一方面,应从学校层面保证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四川外国语大学在学生的培养方案中,要求每名学生都必须修2个学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而且为学生准备了包括《大学生创业基础》、《创新创业大赛赛前特训》、《商业计划书的优化》、《网络创业理论与实践》、《大学生创业教育》、《创新精神培养及创业教育》等在内的多门课程供学生选择,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创新创业类的比赛,尤其是科技类的创新创业比赛。另一方面,在相关科技类课程的设置中,应增加实验、实践的课时,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四是在运作(Operate)层面,外语院校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的培养应该具有动态性,也就是应结合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结合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科技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与培养模式,不断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修正,以保证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于是,在根据CDIO理念构建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五层次的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如图3)。在第一层次中,除学生需要修读的公共课与英语课程外,还增加了对于经管专业基础课程、国际商务导论课程、科技类导论课程的设置,在第一层次中需要满足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构造,为学生国际化能力提升的准备以及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在第二层次中,主要包括英语课程、经管类专业基础课程、科技类基础课程,以及增加国际商务技术相关的课程,例如外汇业务、国际结算等理论性相对较强的国际商务技术课程。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四川外国语大学具有强外语的办学优势,其国际商务类专业的学生,在第一层次与第二层次中所修读的英语课程学分,比非外语高校同类专业学生更多。四川外国语大学为非外语专业学生提供了除《综合英语》外的《口语》、《听力》、《听说》、《读写》等英语课程,为学生提升国际化能力奠定基础。另外,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通过集体组织实习或个人实习的形式,以国际化类型的企业为主,进行假期实习。在第三层次中,主要包括专业英语课、国际商务技术课、科技实验课,其中专业英语课程由具有海外学历或海外访学经历的专业教师讲授,讲授内容有商务英语以及对国际前沿文献阅读等,国际商务技术课程主要包括跨文化商务沟通、跨文化商务交际与谈判、国际运输与保险、进出口报关实务等课程,且部分课程为全英文授课,科技实验课则主要设计为与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金融科技技术、互联网金融实务等相关的实验课程,以此提升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同时,在该层次中,也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实习,鼓励学生在科技类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的科技类岗位进行实习。在第四层次中,主要包括国际商务综合实训与科技类综合实训的课程,并要求学生参加国际商务岗位的实习。在这个环节的实习中,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会依托现有的合作企业与实践基地,包括跨国企业、外贸企业、外资金融机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国际科技类企业等,并结合岗位的实际需求与学生的意愿,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并且保证学生均能够在真正的岗位中进行实习,以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在第五层次中,要求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必须与所学专业相关,例如与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大数据技术应用、跨国公司投融资过程中的区块链技术使用、跨境贸易中的数字经济问题等。

四、新商科背景下外语院校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培养的对策分析

基于CDIO的教学改革理念,本文分别从系统性、开放性与职业性、实践性、动态性四个方面,提出新商科背景下外语院校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培养的实施对策。

一是基于系统性视角,应基于学校层面构建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整体的培养思路,并进行相应的制度保障。一方面,学校应将对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的培养纳入学校发展计划中,整体布局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培养的思路,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制定不同的培養思路,例如针对外语类专业,通过选修课的形式提升这些学生的科技知识与能力,对于非外语类专业的学生,则通过更具规模的课程设置,形成系统化的培养。另一方面,学校应该统筹安排在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同学院、不同职能部门的工作,例如针对不同学院安排不同的培养工作,针对不同职能部门提供不同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二是基于开放性与职业性视角,应为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机会。在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实施具体培养工作的是相关学院,因此学院应设计良好的培养体系。一方面,学院应针对国际商务科技类专业进行调整与建设。针对现有的国际商务群专业,学院应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尤其是需要积极申报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新专业,例如金融科技、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专业,而针对现有专业,也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中体现对学生科技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学院也应该为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配套。例如,学院应增加与国内外高校、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访学、实践机会;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的创新创业比赛,不但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对于在相关比较中获奖的学生,以资鼓励;学院打造科技类课程的在线课程平台,通过学院自建与购买的方式,为学生建立科技类课程在线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所修课程以外的知识。

三是基于实践性视角,应保证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是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所必备的能力,而且也是适应时代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需要保证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一方面,设计相应的创新实践课程,保证学生获取创新实践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假期实习、课程实习、岗位实习等,均进行集体组织与个人联系两种方式,从而保证学生创新实践过程的完整与质量。

四是基于动态性视角,应保证对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培养的时代性。由于经济发展具有动态性,从而高校培养的符合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同样需要具有动态性。也就是说,高校应结合地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要求,改变对国际商务科技类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弊端,不能一成不变,而应该以动态化的视角、动态化的方法、动态化的标准,对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方法进行修正,以此才能够保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肖安法.“新”之所在——新商科的内涵及建设路径探讨[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9(4):47-50.

[2]王咏梅.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制约因素与对策[J].现代大学教育,2012(5):108-111.

[3]王云海,李峰.在文化育人工作中提高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

(6):120-125.

[4]邹靖.基于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国际商务专业教学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10):139-141.

[5]康宏,李军,占多.“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商务人才的综合能力素质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9(5):95-96.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以本为本背景下应用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模式与路径研究”(编号:192027);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与路径研究”(编号:CQGJ19B48);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两点、‘两地背景下国际商务硕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与路径研究”(编号:yjg183103);四川外国语大学非通用语团队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韩经贸发展研究团队”;四川外国语大学校级教改重点研究项目“‘以本为本背景下应用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模式与路径研究”(编号:JY1965104)

作者简介:李训(1969-),男,汉族,山东青岛人,博士,教授,院长,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新商科国际商务
现代商业流通视阈下新商科专业群重构
新商科应用型人才职业素养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探讨“新商科”人才培养
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障碍及应对策略
企业社会责任进展与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进展与研究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国际商务会计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
论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因素的人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