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胃脘疼痛上应用中药黄芪的探究

2020-05-27高丽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9期
关键词:反酸胃脘黄芪

高丽玲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焦桥中心卫生院药房,山东 邹平)

0 引言

胃脘疼痛西医称之为胃痛,主要指上腹胃脘部分诱发疼痛表现,伴有吞酸、嗳气等临床症状,其临床表现较多,疾病多呈慢性表现,若没有及时予以治疗,炎症迁延不愈,复发率较高,严重危害患者机体安全[1]。胃脘疼痛证候多以脾胃虚寒为主,现本研究笔者特针对黄芪于胃脘疼痛治疗有效机制进行探究,予以患者黄芪建中汤进行对症治疗,特对其有效机制开展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课题以本院内科收治的胃脘疼痛患者为客观分析对象,共计72 例,病例纳入周期为2017 年6 月到2019 年12 月,采用蓝红双色数列分布均分2 组,一组设36 例,男女性别分布为16 例、20 例,年龄区间24-61 岁,年龄均值(40.56±1.63)岁,最长病程1 年,最短病程24d,病程均值(5.21±0.14)月;一组设36 例,男女性别分布为18 例、18 例,年龄区间25-64岁,年龄均值(41.03±1.59)岁,最长病程11 个月,最短病程20d,病程均值(5.15±0.13)月;假设校验2 组胃脘疼痛患者基线资料(P>0.05),提示可于下文假设分析。

纳入原则:(1)72 例客观对象对象均满足《中医辨证施治指导原则》[2]中对胃脘疼痛的评估依据,经证候分型确诊为脾胃虚寒型胃脘疼痛,遵医嘱服用药物治疗;(2)将本研究上报安全管理委员会,经伦理批准后实施;(3)患者知情本研究,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原则:(1)对本研究使用药物不耐受,或于观察前服用本研究药物治疗,且中断的患者;(2)合并其他内科疾病、肝肾功能障碍、精神障碍性疾病等的患者。

1.2 方法

2 组患者确诊后均给予饮食干预,针对患者既往存在不良饮食情况进行纠正,为患者开展科学饮食指导,建议日常饮食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易消化食物为主,禁食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针对合并萎缩性胃炎患者,多给予其饮用酸牛奶、酸性果汁等,帮助患者纠正胃内酸碱均衡,建议患者采用少食多餐的就餐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予以患者胶体果胶泌胶囊、雷宁替丁胶囊等进行对症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黄芪建中汤进行针对治疗,基础方药包括黄芪、桂枝、白芍、党参、白术、木香、干姜、大枣等,上述药物水煎煮,每日煎煮1 剂,分早晚2 次服用;于药物使用期间,合理规划生活起居,依据中医症候加减进行治疗,若患者寒甚,可增加干姜、党参剂量;若患者阳虚内寒较重,可增加肉桂、附子温中药物进行应对治疗;若患者合并泛酸,可增加段瓦楞、海螵鞘等抑酸药物进行治疗;若患者合并血虚证,可联合使用归芪建中汤进行治疗。

1.3 评价标准

依据《中医疗效指导原则》中针对药物治疗有效机制进行评估,若患者胃脘疼痛、呃逆、反酸、餐后痛临床症状均无改善,疗效判定为无效;若胃脘疼痛、呃逆、反酸、餐后痛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疗效判定为起效;若患者胃脘疼痛、呃逆、反酸、餐后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疗效判定为基本痊愈[3];借助中医证候临床症状积分量表,对患者胃脘腹部疼痛、呃逆、反酸、餐后痛等临床症状进行量化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课题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4.0 进行假设校验,P<0.05设为统计学意义基础表达。

2 结果

2.1 2 组药物治疗有效机制分析

实验组药物疗效评定无效病例1 例,疗效评定起效患者12 例,疗效评定基本痊愈患者23 例,有效机制97.22%;对照组药物疗效评定无效病例9 例,疗效评定起效患者15 例,疗效评定基本痊愈患者12 例,有效机制75.0%,假设校验表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药物治疗有效机制分析[n/%]

2.2 2 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转归分析

实验组患者的腹部疼痛、呃逆、反酸、餐后痛等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假设校验表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转归分析

表2 2 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转归分析

组别 n 腹部疼痛 呃逆 反酸 餐后痛实验组 36 1.25±0.35 1.62±0.41 1.55±0.39 1.39±0.26对照组 36 3.25±0.41 3.41±0.57 3.62±0.58 3.65±0.59 t 值 8.052 7.795 7.880 7.815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胃脘痛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以机体虚弱、虚寒侵袭为主,加之长期饮食不节,日常饮食以辛辣、寒凉食物为主,诱发胃部疼痛;加之外感六邪,风、寒、火、热、湿、燥侵袭机体,导致淤血内滞于中焦,阻气机生化,不通则痛;加之情志影响,生活及工作导致精神紧张,灼伤内在,故导致脾胃疼痛情况的发生;其主要病机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司,淤血内瘀滞于中焦,经络不通,诱导疼痛情况;临床治则以温中、健脾为主,选用黄芪建中汤,借助黄芪益脾胃、补气血、行气,增强建中之力的作用,来改善胃脘疼痛临床症状[4-6]。经现代西医药理证实,黄芪针对胃体、胃底纵横肌及幽门环行肌均具有显著的刺激作用,黄芪作用于机体之后,可与一氧化氮神经递质、肾上腺素能受体进行有机结合,可有效减缓胃肠排空时间;同时经临床动物研究发现,黄芪对小肠功能及平滑肌紧张均具有较好影响,通过刺激胆碱能神经,兴奋胆碱能M 受体,改善小肠蠕动,拮抗肾上腺素能β 受体,进而改善胃脘疼痛,临床症状促使疾病转归[7,8]。本研究表明,实验组药物疗效评定无效病例1 例,疗效评定起效患者12 例,疗效评定基本痊愈患者23 例,有效机制97.22%;对照组药物疗效评定无效病例9 例,疗效评定起效患者15 例,疗效评定基本痊愈患者12 例,有效机制75.0%,假设校验表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于腹部疼痛、呃逆、反酸、餐后痛等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假设校验表意义(P<0.05),中药黄芪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胃脘疼痛上应用中药黄芪开展治疗,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转归有显著增益效果,可于临床深化研究及推广。

猜你喜欢

反酸胃脘黄芪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清酸畅胃汤配合拔罐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胃脘痛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黄芪是个宝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
巨阙穴治饭后反酸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