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治疗
2020-05-27帅小波苏昌海
帅小波,苏昌海
(1 重庆市江津区西湖镇卫生院,重庆;2 重庆市江津区先锋中心卫生院,重庆)
0 引言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急腹症最多发的疾病,阑尾管腔内分泌物因积存而造成梗阻、而致细菌侵入损伤的黏膜、发生感染,是急性阑尾炎发病的基本因素,其他如腹泻、便泌、不良习惯等,也是该病发病的相关因素[1]。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典型表现为右下腹疼痛、恶心、呕吐,大多数患者发病后白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右下腹阑尾区压痛是急性阑尾炎的主要体征[2]。临床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本文通过对本院诊治的72 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两种治疗方法的相关指标比较,分析研究诊断和治疗普外科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普外科诊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72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在本院接受相关诊治的时间为2016 年10 月至2018 年12 月。对其中36 例接受临床保守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36 例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数据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数据比较[n
1.2 诊断及治疗方法
1.2.1 诊断方法
临床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方法为:患者取仰卧位,医生用右手压迫患者左下腹、左手挤压近侧结肠,如引起患者右下腹疼痛,则为阳性[3]。临床需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指标检测,并可进行超声检查、腹腔镜检查、CT 影像诊断等辅助检查,结合各项指标及影像检查结果,判断患者病情[4]。
1.2.2 治疗方式
对照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患者入院后需禁食、静卧,静脉补充水和电解质;对病情严重的患者,应先进行感染治疗,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之后,患者使用硝唑联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5]进行药物治疗。
观察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行阑尾切除手术,并引流脓性分泌物。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诊断准确率
对两组初诊准确诊断出病症的患者例数进行统计,计算并比较两组诊断的准确率。
1.3.2 治疗有效率
对参与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在接受相关治疗结束6 周后,进行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按照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患者无痛感、体温恢复正常)、有效(疼痛减轻,腹泻等其他症状得到改善、体温恢复正常)、无效(临床症状及疼痛无变化,甚至加重)三类进行患者例数的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总有效率的分组计算和比较。数据及比例关系以(n,%)表示。
1.3.3 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
对所选患者治疗后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实际观察,并进行耗用时间的统计记录,计算每组患者所用时间的平均值进行组间对比。指标数据以每组患者用时的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
临床并发症包括腹膜炎、形成脓肿、出现内外瘘、化脓性门静脉炎[6]等四种情况,对两组患者出现的各种并发症进行数据统计,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数据以(n,%)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比较
所有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均进行了影像学检查,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表现,诊断准确率为100%,无一例误诊、漏诊。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详见表2。
表2 临床疗效组间比较[n(%)]
2.3 两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在治疗后的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所用时间明显更短;而观察组患者发生临床并发症的患者例数更少,其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2.78%)大幅度低于对照组患者(13.89%)。详见下表3。
表3 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s),(n,%)]
表3 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s),(n,%)]
组别 例数 肠道功能恢复时间(h) 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组 36 24.25±2.50 5(13.89)观察组 36 12.50±3.25 1(2.78)P-<0.05 <0.05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发病后病情变化快、发展迅速,如治疗不及时可造成患者发生穿孔,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准确诊断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有着重要作用[7]。
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非手术的保守治疗方法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保守治疗主要是针对黏膜水肿型急性阑尾炎患者,或患者虽有手术指征,但因身体原因无法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治疗方式主要是禁食、静脉补水和电解质;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等[8]。而手术治疗时,患者则可选择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等多种术式,实施阑尾切除。
综上所述,普外科临床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保守治疗方式和手术治疗各有优势,保守治疗安全性好、无创伤;而手术治疗见效快、并发症少,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