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汉文人乐府:以悲情为美

2020-05-26李梅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悲情

摘  要:东汉文人乐府以抒发自身情志为主要内容,最能夠反映出汉代文人的文化心理和生存状态。东汉文人乐府处于乐府诗和文人诗转型的过渡阶段,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且以抒发悲情作为审美特质。

关键词:东汉文人乐府;悲情;审美特质

1东汉文人乐府的重要地位

据《汉书·礼乐志》载:“叔孙通因秦乐人制宗庙乐。”自西汉时期,文人广泛参与了汉代郊庙祭祀、润色鸿业的乐府诗歌创作。但是,最能够反映出汉代文人文化心理和生存状态的乐府,当属那些用以表达文人个人独特情感的文人乐府诗。他们借诗抒发抒写人生困境,挥洒喜怒哀乐,皆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其中尤以东汉时期为最盛。萧涤非曰:“今不曰两汉文人乐府,而曰东汉文人乐府者,正以明一时风气之所趋也。”经过西汉的积累,东汉时期文人乐府渐成气候,蔚为大观。

2东汉文人乐府作品文献保存

东汉文人乐府作品主要保存在宋代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中。卷前郭茂倩引《宋书·乐志》说:“《杂曲》者,或心志之所存,或情思之所感。”诗人抒情言志,或是表达宴饮聚游的欢乐,或是表达生不逢时的忧愁,或是抒写行役的苦痛,或是倾诉离别的悲伤。杂曲之外,《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也收录部分文人乐府诗。

3东汉文人乐府的抒情特征

汉代文人乐府,总体来讲表现出强烈的抒情特征,其中尤以悲情为主。东汉文人乐府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以下几种:

3.1叹息生存困境

在汉代文人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个体生存的矛盾与苦痛。《杂曲歌辞》所收《武溪深行》,为汉代名将马援南征时所作,其时诗人已英雄暮年。南方天气闷湿暑热,瘴气遍布,马援也身染重疾。穷途末路之际,诗人不禁仰天长叹:“滔滔武溪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敢临;嗟哉武溪多毒淫!”清人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言:“序荒裔瘴毒如睹。”此诗不仅是对于诗人自身所处的恶劣自然环境的客观描述,更是长歌当哭,抒发了诗人对自身所处窘迫困境的切肤之痛,情辞悲苦,无尽凄凉。

3.2哀歌人生短暂

庄子指出,人生的第一个困境是人的渺小。把人放在浩瀚的时空背景下,人的生命“如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知北游》)认识到生命短促,东汉文人悲感填胸,常常在乐府诗中抒发自己的苦闷和伤感。大曲《满歌行》中诗人认识到时间的飞速流逝和人生的短暂:“照视日月,日月驰驱。凿石见火,居代几时?”诗人清醒地认识到人的生命就好像凿石得火,迸散忽灭。在这种悲哀心境下,诗人有时产生隐逸躬耕的念头,“逊位躬耕,遂我所愿”;有时倾向及时行乐的想法,“饮酒歌舞,乐复何须”;有时以老庄思想自我宽解,主张随遇而安,“穷达天为,智者不愁”。但无论哪种途径,时间飞速流逝的压迫感都挥之不去,“忧来填心,谁当我知”。

3.3游子的痛苦心境

东汉文人漂泊在外,心系故土,既感慨于身世飘零,又彷徨于功业未就。《古歌·秋风萧萧愁杀人》抒写了游子离家的思乡之情。“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戍卒一点点离开家乡,思念随着距离的增加不断累计。最终,戍卒的愁思融于胡地的飚风之中,变得更加昂扬蓬勃。这首诗以奇特的写景、比喻、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熔抒情、写景于一炉,抒发了游子对日渐远离的家乡的离愁别绪和深深牵挂。

4东汉文人乐府“以悲情为美”特征的历史文化原因

4.1“以悲为美”的历史文化渊源

当美好事物即将消逝,人们的悲剧意识随之萌发。以悲为美”的审美观念由来已久,它源于人对于生存苦难的观察与思考,其中凝结了深沉的对人类生存生存状态的关怀。屈原《离骚》多悲音,抒君王、故国之思;宋玉《九辩》中抒发的悲秋、士不遇、思归等情感,奠定了后代以悲为美的几大永恒主题;东汉文人乐府“以悲情为美”的抒情倾向,实则是继承了中国文学故有的悲剧意识,是“以悲为美”审美倾向中的一个发展阶段。

4.2社会背景变化

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轮流干政,破坏朝纲,镇压异己,残害忠良。社会风气善恶不分,曲直颠倒。“党锢之祸”中,清正之士遭受到致命的打击,忠义之流或选择噤默不言,或耻见缨绋,选择隐居山野。社会一片黑暗,乱离动荡的社会现实所造成的心理震荡和痛苦,是这一时期文人心灵最核心的感受。这时期的乐府诗中的无奈与幻灭感,正是东汉乱世的政治缩影。

4.3与楚声音乐的密切关系

乐府原为配乐演唱的表演型歌诗,故音乐的特质对于乐府文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有汉一代,楚声盛行。楚声起源于为远行之人所创的南声,其中含尽悲情。楚地又远离儒家中庸典雅文化的熏陶,故楚声自孕育而来就有着不加节制的哀婉凄楚的特质。汉代帝王源于楚地,故推崇哀怨凄清的楚声。楚声的发展和流行,奠定了有汉一代音乐上“以悲为美”的倾向,以音乐为基础的乐府文学创作也自然而然地带有了这一悲情美的特色。

5结语

东汉文人乐府诗,上接汉代以来乐府诗歌传统,下接东汉文人诗的创作,处于独特的衔接地位。其以悲情为美的创作特色,主要表现在对于人生困境的感怀、对于生命短暂的慨叹、以及游子思妇之情。这种悲情美,既有传统渊源,又体现了社会时代变化,也受音乐特色的影响。深入探讨东汉文人乐府诗这一悲情美的特色,有利于我们更深入体会汉乐府的创作特色,也更能辨析东汉文人诗的源流问题。

参考文献

[1]王郑.汉乐府“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J].大众文艺,2014(02).

[2]张敏丽.长歌可以当泣--浅谈汉乐府民歌的“以悲为美”[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6(07).

[3]肖晓阳.汉乐府民歌:生命的悲歌[J].唐都学刊,2000(03).

作者简介

李梅(1995—),女,汉族,山东诸城人,中央财经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102206

猜你喜欢

悲情
钗头凤·痛悼爱妻
简析陆游的人生悲情
从咏物诗看李商隐的悲情
中国侠客的悲情命运
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悲情解读
从咏物诗看李商隐的悲情
肖邦艺术歌曲的“悲情”体现
教学大戏
陈水扁“悲情奔丧”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