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媒体深度报道的困境与出路

2020-05-26华梦娜

青年生活 2020年10期
关键词:深度报道网络媒体新媒体

华梦娜

摘要:媒介融合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重构了媒体的基本格局,新媒体大大瓜分了纸媒市场,过去作为纸媒重要优势之一的“深度报道”也面临着冲击。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纸媒和网络媒体深度报道分别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希望借此给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媒体深度报道提供改进的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媒体;深度报道

一、什么是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是舶来品,源于世纪年代西方国家的“解释性报道”。深度报道在我国的盛行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八十年代是新中国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学文化、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一批有责任心的新闻从业者开始认识到,需要通过新闻报道传播一些新观念来全面提升广大国民的素质,正面报道并详细解析社会生活中的种种新矛盾、新问题,这样才能加快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同时,随着开放交流的增多,这些新闻从业者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接触到了西方的深度报道写作理念,再加上他们身在长期的报道实践中所积累的分析和解释新闻的经验,他们开始大量运用深度报道这一手法,写出了许多在当时具有启蒙色彩的新闻报道。

1986年,“全国第七届好新闻奖”第一次设立了深度报道奖,其后的一年,中国的深度报道开始出现了大丰收。1987年,从中国青年报关于报道大兴安岭火灾的“三色”报道开始,先后涌现了一大批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优秀的深度新闻报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广播电视在国内飞速发展,深度报道也随之跨媒体发展,进入电子传播领域。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东方时空》,包括《東方之子》、《焦点时刻》等栏目,从此中国电视深度报道进入发展和勃兴期。而如今,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新媒体的全时性、无界性、互动性重构了媒体格局,颠覆了传统媒体的地位,给深度报道带来新的理论视角和写作方法,也带来了新的困境与挑战。

按《新闻传播学辞典》的解释:“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 结合历史发展和新闻实践,笔者概括出深度报道的三个要素:即报道题材重大、具有内涵的挖掘以及外延的拓展。凡是有资格运用深度报道方式进行操作的新闻题材,必定是重大的、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在报道的过程当中,报道内涵的开掘就是挖出“新闻背后的新闻”,包括新闻背景、事实渊源等;报道外延的拓展就是要对新闻事件进行解释、分析、判断、预测等,对事件的来龙去脉、结果和趋势都要有理论上的思辨。符合这三个要素的报道,就可以称之为“深度报道”。

二、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深度报道的困境

在过去的30多年里,深度报道在中国先后经历了萌芽-发展-繁荣的阶段,然后在新媒体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深度报道看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了,尤其对于信息含量有限、可选择性差的纸媒来说更是如此,《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等一批以深度报道见长的报纸也遭遇着困境。

首先,新的阅读方式造成读者流失。在新媒体时代,以浅阅读为主要特征的碎片化阅读本质上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这与深度报道有原则性冲突。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注意力经济,这些给整个阅读带来更多的猎奇式阅读和非理性误读,让深度报道失去了读者的“注意力”和耐心。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的传统优势和吸引力正在贬值。随着内容的极大繁荣,深度报道的读者不断流失,因为“人们必须去主动寻找印刷信息,但电子信息会主动出来接触人们”。

其次,深度报道的人才流失严重。随着新媒体迅猛发展以及其他因素,致使优秀的深度报道记者大量流失,深度报道面临着无人去报的困境。近年来,行业运行态势变化 ,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的生存空间开始压缩 ,经费和人员锐减,深度报道的人才流失、素质下降严重。人才流失和深度报道衰退之间形成了明显的恶性循环。正如《新文化报》评论员肖金所言,现在,真正让传统媒体恐惧的,不是新媒体这个平台本身有多牛,而是不少“牛人”都跑到新媒体平台去了。

最后,深度报道面临流程上的困境。整体而言,新媒体,特别是其中的自媒体 ,从技术环节消弭了传统媒体的内容审核、流程把控等多个环节,以更直接、更快捷、更具现场感的方式呈现内容。尽管这些内容更多的是片段,甚至是偏见,但却使内容更为凸显、传播速度更为迅捷,这对于需要全面把握、客观调查、深刻分析、科学预测的深度报道而言,是很大的冲击。往往造成深度报道还在酝酿,舆情风暴已经过境的局面。传统的深度报道的生产流程面临着重塑,甚至淘汰的危机,原有的生产流程显然已经不适应快速生成、急速传播的媒体生态。

三、目前新媒体下网络媒体深度报道的问题

(一)为了吸引点击题材选择“猎奇性”,品位不高

目前网络新闻中的背景性报道、分析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等深度报道的数量十分有限。少数姑且可以称之为形式上的“准深度报道”中,猎奇性新闻比重大,对重大社会问题的关注不够,这导致网络深度报道几乎鲜有影响力,很多受众在网上看到消息后,还要再阅读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

为了吸引受众,大量刺激性、猎奇的题材被专题化,以整版的形式推出,并加以视频图库、记者编辑点评,附带很多超链接。刚开始可能点击量上去了,网民的参与性很高,跟帖评论很多,长此下去受众习惯寻求刺激性报道的深度探究,网络深度报道的专业化何在?同时对于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新闻事件,网络深度报道却处于“缺位”状态,一是版面篇幅不多,内容祖略;二是完全没有关注;三是没有原创的内容,仅是对传统媒体报道拿来后的”东拼西凑”。

(二)网媒从业者专业素养不高

网媒的从业者基本有两种,一是从纸媒转入网媒的新闻从业者,二是完全没有受过新闻专业培训学习的业余人士。从纸媒转入网媒的新闻从业者,他们专业素养相对较高,但思路陈旧,不能够适应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变化,过去他们可能只用笔杆子,现在必须要成为“多面手”,除了写还要编,拍视频照片,后期剪辑。另一部分网媒的从业者完全就是“门外汉”,没有受过新闻专业培训,由此对于网媒从业者“把关人”角色的缺位就不难理解了,亟待专业训练和网络新媒体新闻意识的重塑。

(三)优势变劣势“多媒体乱炖的四不像”

网络平台以它的多媒体传播革新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信息的海量也大大满足了受众的求知欲,扑面而来的各色相关信息的叠加和罗列,在受众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上,很难找寻有效信息。整个深度报道没有主线,各部分的分散组合是破碎的。

四、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如何做深度报道

(一)重视选材,不要一昧“追热点”

《冰点周刊》是新媒体平台上做得较好的深度报道公众号之一,事实上,《冰点周刊》的选材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选材从来不盲目追逐热点,而是把目光聚焦到社会上少有人关注的群体和事件。网媒从业者肩上担负的社会责任不容忽视,不能一味寻求喧嚣性刺激性的内容来吸引受众,不能只为了“叫座",而不关注“叫好”。对于选题问题,网媒要试着向传统媒体学习,静下心精选材,注重品位,才能“叫好又叫座”,真正发挥网络的优势,让网络深度报道日臻成熟。

(二)提升网络媒体从业者的媒介素养

去年以来,网信办对互联网环境的治理力度越来越大,咪蒙、HUGO等一大批自媒体账号被封告诉我们互联网给了人人麦克风,但我们不能随意地去使用手中的话语权,否则只能作茧自缚,提升网络媒体从业者的媒介素养是大势所趋。网络作为一个多媒体平台,可以利用的优势有很多,但是不能因此就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网媒从业者首先要熟悉网络传播的各种方式、视频图片的处理、超链接的合理使用。不能仅为了求新求变,而忽视专业主义精神,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和服务性精神。此外,网媒从业者的媒介自律也很重要,自覺遵守法律法规,自觉净化网络环境,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三) “集中主题”、“挖掘深度”、“整合优势”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用户每天都要接受到大量媒体信息,要让网络深度报道吸引受众,必须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就要求网媒的编辑记者们对所要刊载的新闻事件有足够的把握,思路清晰明了,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以澎湃新闻的“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为例,2015年6月1日晚抓取第一条短消息后,澎湃新闻迅速启动文字直播和现场视频直播,与此同时,时事新闻中心部署以绿色新闻组为主,社会新闻组、人物新闻组共同参与的报道方案。整个“东方之星”沉船事件报道小组近百人,除了文字生产部门的跨小组合作,还有文字和视觉部门的跨部门合作。一方面,不间断的文字和视频直播提供即时的资讯更新;另一方面,还原事发经过的特稿和从水文、气象、船舶、航道、应急机制等角度入手的调查,对事件进行了更深入、细致的挖掘和呈现。另外,澎湃新闻的“东方之星”沉船报道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数据解读。类似的跨小组、跨部门合作已经成为澎湃新闻生产的常态,实现模式化运作,在大型报道中,能迅速启动投入运转。

五、总结

网络深度报道就像网络的兴起一样,正在不断的发展成熟,对于网络深度报道的种种发展困境,网媒从业者要正视它们,适时进行改进,不断进步。未来几年,相信网络深度报道将不再是网媒的短板,而是成为和传统媒体两分天下的利器。

参考文献

[1]杜骏飞、胡翼青.深度报道原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2]范占英.四问纸媒深度报道[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01-19(5).

[3]谷峰.新媒体冲击下的深度报道[J].新闻传播,2016(4):120.

[4]程曼丽,乔云霞.新闻传播学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172.

[5]何光先.对深度报道的思考[J].中国记者.1987(7).转引自芮必峰、姜红.新闻报道方式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深度报道网络媒体新媒体
新媒体时代,图片故事应有哪些坚守和创新
SWOT分析法下网站新闻深度报道的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现状与生存转型思考
商业新闻
试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网络媒体公信力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