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抵御和防范大学校园传教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主导权
2020-05-26马红翠王建波李媛媛
马红翠 王建波 李媛媛
摘要:高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近年来,伴随敌对势力加紧对我意识形态渗透,高校面临着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与传播的强大压力。必须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主导权,坚定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师生头脑,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师生意志与力量,不断完善管控体系提升高校被宗教侵蚀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宗教渗透与传播;抵御防范
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凭借自身强大的科技优势和互联网优势,加紧对我进行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渗透,高校已经成为敌对势力进行宗教渗透的重点领域。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关乎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客观认识、清醒对待这一客观事实,坚决抵御和防范宗教向大学校园渗透和传播,必须要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主导权,充分做好高校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和行为引领工作,确保我国高校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一、筑牢抵御防范宗教传播的思想基础,坚定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师生头脑
当前,抵御和防范宗教向高校渗透与传播,最坚实、最牢固的“防火墙”,就是广大师生在理论上的无比清醒和信念上的无比坚定。有效应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的威胁和挑战、全面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确保把宗教渗透与传播牢牢挡在大学校门之外,最迫切、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宣传好、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情用心地做好党的创新理论装师生头脑工作,确保广大师生自觉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坚决抵制各种宗教传播、建功立业新时代的实际行动。
一要用情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阐释工作。广大师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程度、认可程度,既取决于理论自身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又取决于理论宣传阐释的深度和温度。要想增强党的创新理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高校应主动深入广大师生中间做好更接地气的宣传,在融会贯通中让广大师生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理解蕴含其中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在宣传阐释中应避免机械式传达、口号化表态、表层化解读,在潜移默化中让广大师生感受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实践力量,增进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二要用心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在话语方式上的创新工作。广大师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接受程度、践行程度,既取决于广大师生对理论理解的高度,又取决于理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的新度。高校应深入广大师生中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精准把握广大师生对理论需求的多层、多样、多元化特征,聚焦师生在学理论、用理论过程中的所思、所惑、所愿,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用心做好话语方式的创新工作。
二、强化抵御防范宗教传播的行为引领,坚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志与力
高校做好抵御防范宗教渗透与传播这项工作,应立足客观实际,特别是广大师生在行为理念、价值观念、思想观点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实际,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力度,并以此为重要抓手,做好广大师生的行为引领工作,以紧紧凝聚起广大师生坚定信仰信念信心、自觉抵制宗教渗透传播的意志与力量。
一要深度“纳入”和“融入”。高校各级党组织应把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中心任务,深度纳入到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融入到师生学习生活工作各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理想信念教育、共产主义教育,形式多样的民族精神教育、时代精神教育,特色鲜明的集体主义教育、中国梦教育等等,推动广大师生形成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的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二要做好“武装”和“引领”。行为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应注重厚植广大师生的爱国情怀、筑牢广大师生的精神之基,确保我们的师生在实际行动中敢于、善于拿起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武器,义正言辞地向各种错误思潮“宣战”。这就须臾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武装工作、离不开理直气壮的宣传和阐释工作。具体到实际工作中,高校应下足真功夫,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实,坚定不移地引领师生同敌对势力渗透的各种歪理杂念作最彻底、最坚决的斗争。三要弘扬“爱国”和“大我”。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南开大学时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 [2]爱国报国、心怀大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蕴的宝贵精神,更是总书记对高校广大师生的殷殷期许。“爱国主义”和“心有大我”,其精神实质就是要广大师生厚植家国情怀、旗帜鲜明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其实践要求就是要激发高校广大师生新时代强烈的爱国热情。
三、筑牢抵御防范宗教传播的监管防线,提升高校被宗教侵蚀的能力和水平
作为高校来讲,要想把抵御防范宗教传播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立德树人、凝心聚力的最大增量,把信仰、信念、信心在广大师生中巩固好、实践好,就需要时刻准备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以时不我待的斗争精神牢牢把握住对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和话语权。为此,筑牢监管防线、完善管控体系就显得异常关键。提升高校抵御防范宗教传播的防侵蚀能力,可以围绕“监测—防卫—人才”三方面内容,建立健全监督管控体系。
一是在构建监测系统方面。高校应注重发挥好、运用好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借助发达的移动互联网优势建立专门的网络监测平台,及时跟踪网络舆情动向、师生思想动向和行为倾向,建立全天候的动态监测跟踪体系。二是在构建防卫系统方面。应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深刻把握新媒体时代师生思想动态规律、网络舆情发展演变规律、高校办学治校特点和人才培养规律,紧密结合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和宗教传播的发展态势,强化对信息源的监督与管控。应当看到,当前西方敌对势力借助自身强大的科技优势、信息优势和媒体优势,在向我国高校进行各种宗教活动的渗透中,内容愈加隐蔽、方式更加多元、手法不断翻新,可谓百般狡猾、花样百出。这些宗教渗透行为,是消解广大师生理想信念、动摇广大师生信仰信心的“源头祸水”。通过健全完善防卫系统,有助于广大师生认清西方敌对势力鼓吹的各种宗教本质,认清其“庐山面目”,进而提高警惕,从源头上坚决打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2]吴琦,袁三标.从话语权视角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