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20-05-26陈海清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6期
关键词: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数学教学

陈海清

摘 要: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小学生缺乏一定的自我管控能力,且数学学科具有一定抽象性,为学生的学习带来阻碍与难度。使学生能够自主去学习,更为教师的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新时期背景下,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教育领域不断进行深化教育改革,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为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基础。

关键词:数学教学;自主学习;小学数学;学习能力

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其他学科存在密切的关系,小学数学教学成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能力以及其他学科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小学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研究,自主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同时,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学生方面来讲,更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思考方式。当然,对教师与学校而言,更能够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推动学校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

一、转变教师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

传统的教学模式,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教师在课堂中总是处于领导者的位置,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会影响到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因此,在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应该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有效地参与课堂,积极思考,要给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有序地完成学习和讨论环节。为了保证课堂讨论的高效性,教师要充分研究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建立有效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深入重点内容,并对学习的核心内容有深刻的记忆和印象,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其次,给学生更多提问的机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总是由教师提出来,学生几乎没有提问的机会,只能回答教师给出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思维被限制,学习数学几乎没有主动性,所以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提出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机会,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自己悟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做学习的主人。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提高学习思维。比如,在教学小学六年级“百分数的写法和意义”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生活当中常见的百分数:医用酒精度数一般是95%,白酒酒精含量一般是45%,雀巢奶粉蛋白质含量大于17.5%,一包薯条脂肪含量10%等,然后可以提出问题:上面这些95%、45%、17.5%、10%等就是百分数,那么这些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时候学生就会主动思考或者探讨,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愿学

我们知道,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创设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情景,使学生满怀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尤为重要。为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相信学生、热爱学生,让学生喜欢老师,进而喜欢数学课;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让学生敢问敢发言,形成一种情趣融洽、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探究知识,使课堂充满生气和活力。我在教学当中,一直坚持“七允许”:错了允许重答、其他同学不能嘲笑,不完整允许补充,没想好可以允许再想,不同意的意见允许争论,不明白的允许发问,老师错了允许提意见,遇到问题允许大胆猜想。这样一来,学生就不怕上数学课了。

三、在学习中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课堂教学死气沉沉,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如果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在课堂中引入竞争,就可以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注重对学习标兵的树立,利用标兵的影响力,使学生逐步认识并严格要求自己,激发其学习热情,充分挖掘其学习潜能,努力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在实际教学中,我会在每节课预留一些时间让学生自己谈一谈收获与困惑,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学会总结,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这一过程也让教师及时获得教学信息反馈,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数一数》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上课,我就抱着全班同学的作业进入教室,随即举行了一个小小颁奖仪式。对作业得了100分的学生集中进行表彰,请到讲台前每人发一朵小红花,并让全班同学鼓掌向他们表示祝贺。然后让学生数一数获奖人数,发放了几朵小红花,这个内容实际上就是本节课所要教学的知识点,只是我巧妙地将其转换成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自己数数。这样不仅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掌握了数数方法,而且还树立了标杆,激励了学生学会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四、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都是学生单独思考问题,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在有疑问的时候无法与其他人交流,长此以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态度,最终,导致学生不愿意主动地学习交流,缺乏合作意识。而小组学习可以使学生一起参与到讨论中,集合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去解决问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如,老师在对“工程类”应用题进行讲解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来讨论“解答这一类型应用题用什么方法最适合?”小组进行研究后,学生总结出可以用“设置单位1”的方法来解答。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数学教师应关注的重要问题。一名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决定其能否进行高效数学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知识网,从而巩固数学基础知识。由此可见,自主学习能力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是非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建忠.小学数学教学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上),2019(12):261.

[2]张会科.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教育革新,2019(09):60.

猜你喜欢

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