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乡村小学语文课内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2020-05-26施红珍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课内阅读乡村小学课外阅读

施红珍

摘 要:阅读作为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自然而然也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而课内阅读的文章太少无法满足学生对于阅读的需求,阅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风土人情,还可以教会学生阅读人生哲理、让学生眼界更加宽广等,这都是现实生活中无法让学生学会的。因此教师要适当补充课外阅读,同时注意课外阅读的质量和与课内阅读的链接工作,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升和补充自己。

关键词:乡村小学;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衔接方式

乡村的学生阅读条件有限,没有足够的条件去支持他们像城市学生一样随时可以去图书馆借阅各种各样的书,所以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利用有限的条件帮助学生挑选对他们成长和学习有利的文章。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认知能力是提升学生的语文整体水平的关键,所以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量的补充是有必要的,但教师要先明确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补充,做好课内外的衔接工作才能达到课外阅读的目的。

1.小学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衔接的作用

1.1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小学生语文成绩差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知识量的储备,课外阅读可以有效缓解小学生这方面的欠缺,同时帮助学生达到课内知识延伸的效果。学生想要提高自身语文的整体素养,不仅需要记牢课内的知识点,也要开拓自己的眼界同时将课内知识点进行有效利用,才能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课外阅读使学生不仅能在学校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在任何有读物的地方都可以进行学习,消除了语文阅读学习的局限性。首先,小学生眼界比较狭窄,无法掌握合适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可以推荐好的读物,教师要挑选和课内阅读同类型的课外阅读文章,使课堂上教授的阅读技巧能够快速利用起来,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并给学生布置作业,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本周规定摘抄二十句优美句子,从而增加学生的积累量。二是课外阅读可以学到许多课外的知识,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可以遇到许多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或者比较有意思的句子都可以记下来,然后自己查找或者问家长理解更多的生词、生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最后,教师每周安排一节课专门组织积累交流会,让学生将一周有意义的摘抄与同学们分享,同时将阅读中发现的新技巧或者自己对课内阅读技巧运用的理解进行讲述,在分享的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每周的交流可以将阅读能力的培养工作得到一个落实。

1.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學习语文的本质是学会阅读和写作,为研究更深刻的话题做好铺垫工作,而写一篇好的文章的基本功就是有足够知识的积累和一定的生活经历。课外阅读无疑是帮助学生写作的最佳途径,而如何让学生去进行课外阅读是教师需要考虑的又一大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强压式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适用于新时代的学生,新时代的学生没有太大的生活压力,且学习并不是唯一的出路,所以更需要的是兴趣式学习。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适当穿插一些书籍的有趣段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故事片段,吸引学生对书籍的兴趣,从而让学生主动去阅读。同时教师要做好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链接点,让课外阅读成为课内学习的一个延伸,课内学习的知识点能够快速被利用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有意义的,从而在课堂上积极的进行知识的吸收。课外阅读的生动有趣也使学生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充分感受语言的乐趣,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进行语文阅读的学习和拓展。

2.乡村小学语文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衔接的方式方法

2.1构建新体系,做好阅读衔接准备

乡村的生活条件有限,个别家庭的家庭条件并不优越,且乡村相对比较封闭,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比较闭塞,所以教学资源以及学习资料都比较匮乏,无法满足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需求,所以教师要做好积极的引导作用,积极安排交换工作,让学生之间互换资源,来充分满足课外阅读的需求。教师可以安排学校阅读角供学生交换读物,教师也可以用公款为学生添置适合学生的读物,每人可以挑选一本书看完或者不感兴趣可以找教师更换,每周安排一节读书交流课,将书本内容、阅读技巧以及自己领悟的学习方法等进行分享,共同分享以达到提升阅读能力的目的。教师推荐的书籍要与课内学习内容息息相关,使学生课堂学习的内容能在课外阅读中使用起来,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同时将新知识和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顺利将阅读工作进行下去。

2.2完善旧体系,建立阅读评价机制

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还不成熟,好奇心重、活泼好动和争强好胜等都是小学生普遍存在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摒弃学生的本性,或者去改变他们的本性,这都不是一个明智的教师所做出的行为,一个机智的教师会合理利用学生的本性并把它发展到学习行为上,让学生在学习上的缺点化为优点。比如:小学生普遍的特点就是好胜心,希望得到长辈或者教师的夸奖,所以教师要对表现好的学生适当进行鼓励,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同时刺激表现相对较差的学生,让他们像表现好的学生学习。当然鼓励和夸奖不是随意的,需要有完善的评价体制,可以每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进行书籍分享或者阅读技巧分享,要求学生可以流利讲述自己要介绍的内容,比比看谁讲述的更好更有吸引力,再让学生与教师一起进行投票,评比出来"阅读新星"、"阅读潜力股"、"阅读最佳"等称号,有必要的可以采用小徽章的形式进行颁奖,采取流动徽章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荣誉感,使他们课后为阅读做更多的准备。同时教师从他们的讲述中不断发掘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推荐的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无法契合的点,然后及时做出修改,使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达到更好的链接效果。

3.结论

在学生思想还不健全的小学时期,教师要发挥引领作用,而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要想学生将阅读这方面的能力提升,教师在授课、备课的过程中多增加阅读方面的内容,同时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做好课内外阅读的衔接工作,以解决乡村小学生的阅读障碍问题。虽然衔接的方法还不健全,但教师应该有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出专属于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方法。

参考文献:

[1]郭文芳.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策略[J].宁夏教育,2018(09).

[2]杨晶.学海无涯“读”做舟--浅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与整合[J].当代教研论丛,2017(02).

[3]徐敏美.得法于课内获益于课外--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09).

猜你喜欢

课内阅读乡村小学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如何提高西藏乡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浅谈乡村小学电教设备管理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中课内与课外的联系”
深入融通,提升课堂内外阅读的整体效益
链接课内阅读推开习作表达之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