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链接课内阅读推开习作表达之门的研究

2016-06-18殷凤云

成才之路 2016年14期
关键词:课内阅读表达习作

殷凤云

摘 要:教材是最好的“标本”,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与写作教学相链接。品词句,言之有法;悟篇章,言之有序;巧迁移,言之有趣。用教材中规范的语言建构,丰富学生的语言世界,为学生推开语言表达之门。

关键词:课内阅读;语文;习作;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4-0025-01

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选入小语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集崇高的思想境界、独特的写作技巧、流畅的语言风格于一体的优秀之作。这些文章无论是从整体布局方面,还是从遣词造句方面,都给学生带来很重要的影响,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范文。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将教材中的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呢?

一、品词句,言之有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心、用情去感悟课文中那些富有生命情感的灵性语言,让学生在玩味鉴赏中,在比较掂量中,把课文中那些灵动的语言文字积累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逐步提升语言表达的功底。比如在教《姥姥的剪纸》一文第二节时,为了体现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作者的表现手法尤其突出。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既有“普普通通”和“无所不能”的对比,又有“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的夸张。这一正一侧,一对比一夸张,充满对姥姥高超剪纸技艺的赞美之情。这种立足词句的表达方法,既是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也为学生的自我表达提供了实践的章法。在写身边的小能人时,有一个学生就活学活用,写出了心目中小画家的风采,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一支普普通通的彩笔,一张普普通通的白纸,在她手中左一笔,右一笔,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狗就完成了,同学、老师、家长们看见了都忍不住啧啧赞叹:“你真神了,画马像马,画驴像驴,画只小兔蹦蹦跳,画只小狗汪汪叫。”短短几句,勾画出了人物的心灵手巧,跟文本中的表达方法,形似神也似。

二、悟篇章,言之有序

习作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还要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基本表达方法。在学习结构顺序的基础上,让学生们潜移默化地把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之中,形成言之有序的能力。文章都有一定的写作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教师要把课文写作顺序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写文章时也学会表达有序。《烟台的海》是六下的一篇课文,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描绘了烟台的海。但是作者先写烟台冬天的景色,再写春天、夏天和冬天的景色,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通过讨论,学生明白这和烟台的地理位置有关,冬天烟台的景象蔚为壮观。就一篇文章而言,写作的顺序也是灵活变通的。至于到底应该采用哪种顺序,一句话,语言表达的顺序应该是文章中心最恰当的表现形式。学完课文后,可以让学生仿照这样的写法,写我们的校园,学生们的作文形式上灵活了不少。还是那句老话说得好:“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的阅读教学就是为了“授之以渔”,引领学生关注课文的结构、顺序,在习作中加以模仿,并不断加深认识,学生以后就会习得作文的“有序性”。

三、巧迁移,言之有趣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积极、主动的感受体悟,寻找与自己生活中的共鸣之处,从而激发创作兴趣,产生表达欲望。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语言文字中进行写作训练。例如,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小练笔:(1)在我的眼中,这是一个自由的园子。如果你是作者,你还能从哪感受到这份自由,试着写一写。出示:______________愿意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愿意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愿意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2)回忆一段幼年的趣事,像作者一样用快乐的笔调写出来,可以是天真的童言稚语,可以是滑稽可笑的行为,尽量使用一些修辞手法,让文章表达得更生动、细腻。(3)延伸练笔。假如时光能够倒流,“我”又在祖父的园子里玩着,闹着,玩累了,就在园子里的一棵榆树下睡着了,一觉醒来……请展开丰富的想象接着往下写。这样的拓展练笔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地感悟语言文字,与言语对象发生共鸣,把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读写协同发展,相得益彰。学生动笔思维,以“读”促“写”,把读写有效地整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指尖上的智慧。兴趣是学生进行写作最重要的动力。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沉浸在法布尔对小动物的迷恋之中,一定能引起与小动物打交道的那些情景的回忆。本课的练笔,可以抓住这一契机,唤醒学生描写动物的情趣,让学生描述一个喜爱的动物,回忆一个印象深刻的场景。所以说,教材是教与学的凭借,课本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链接课内阅读,挖掘文本资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为学生创设一个渴望倾吐、期盼交流、乐于表达的情境,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拓展习作范围,让学生们在大量的练笔中学会习作,爱上写作,帮他们推开语言表达之门。长此以往,学生们习作的百花园里定会绽放出一朵朵绚丽的生命之花。

参考文献:

[1]张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适应性研究[D].广州大学,2013.

[2]刘居康.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6).

猜你喜欢

课内阅读表达习作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之我见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