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0-05-26张斌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机械化作用

张斌

摘 要:随着我国农业快速发展,对机械化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机械化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应用成为助推农业发展的两大主力。本文将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化;作用;农业可持续发展

1、前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农业亟待进行升级转型,转变为可持续发展农业,保证农业生态圈健康发展。

2、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2.1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状态,农村劳动力大量走向城市,传统的农民已经向着产业工人实施转变。农村劳动力的流失造成农作物的产量出现了一定的下降局面,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道路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实施有效的缓解,将对农村生产方式实施积极的改变,将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的意义。

根据有关机构的调查数据统计,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土地耕作面积已经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农业机械化已经基本实现了,也极大地提升了农作物的生产效率。

2.2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将有助于提升农民的农业经济收入,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价值意义。从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产业结构专项升级的重要保障,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力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按照农作物的品种和分区域作业的方式强化机械设备的应用力度,将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农业机械化技术将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十分巨大的作用。在人类发展进程中,从最初的刀耕火种逐渐演变到了现在的农业机械化。在原始社会,人们依靠大自然来生存,吃的是野果,穿的是树叶,不能改造自然,也不会使用生产工具,人类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吃饱穿暖上,更谈不上发展经济和享受生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逐渐学会制造工具,并大量使用生产工具,从原始社会的石器时代到封建社会的铁器社会,再到现代社会的机械化时代,农业生产全过程都實现了机械化。

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随着农业机械化的高速发展,人们从以往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发展,有效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向美好生活的迈进,这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所以,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将极大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2.3增强我国农业地域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农业稳健发展

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下,因为农业生产能力比较低下,对自然灾害无法有效地进行抵御,使得农业整体的生产能力降低,这样就不利于农业生产产量和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不利于国民经济社会的稳健发展。所以,在当前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中,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能力,提升农作物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比如,积极推广旱作机械和灌溉机械,从一定程度上切实增强了农作物抵御旱灾的能力,应用植保机械可以从源头上提升农作物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促使农作物稳健生长。可以看出,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和生产方式、大面积推广农业机械化,以及对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进行推广和普及,对真正地落实好科技兴农的发展举措具有重大意义。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使用农业机械化将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这样就能切实提升农作物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农作物的稳产、增产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2.4有助于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

首先,有助于节约农业生产成本。在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农业生产模式落后,农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造成我国农业生产人工成本高,农业经济利润空间狭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推广农业机械化将有助于降低人工成本的投入,提升耕作效率。其次,可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走机械化发展之路,将有效地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降低农业生产中的不稳定风险。根据统计,农业机械化可以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3、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

在农业活动中,运用一些农具、机械设备或先进技术,确保农业活动符合相关规范与标准,最终实现农产品高质高产之效果,同时在整个经营过程中做到安全、环保的技术统称为绿色农业技术。

3.1节药类绿色农业技术

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病害现象是十分常见的,病害伴随农作物生长的各个阶段。从古至今,防治病害现象发生成为了农业活动中首要解决之事。随着生物医药领域发展,越来越多农药被运用到日常农作中。农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虫害,但由于大多数农药本身对人体有害,且在作物中残留量比较多,造成负面效果。这种情况若得不到解决,农药分量不足,导致病害增加;农药过多,又会对人体不利。故此,采用合理化策略将有助于解决这种窘况。

(1)选育多抗作物优质品种

通过育种方式培育出具有抗病基因的抗性品种,通过生物方式解决作物病害问题,同时减少作物对农药的依赖。且抗性品种在种植过程中,操作几乎与普通植株无异,故此栽培上十分简单,适合大面积推广。

(2)物理防治法

除了通过选取优质品种进行种植外,还可以使用物理防治法。例如,在病虫害常见之处安装杀虫灯或黑光灯等,通过物理手段来对害虫进行诱捕,这种方式也能大大节省农药施加量,同时也不会对农作物的品质造成影响。

3.2节肥类绿色农业技术

此类技术的前提是保证作物产物不受到影响,通过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达到减少化肥使用量的效果。

(1)测土配方施肥

这种方法主要是以作物所在土壤环境的肥力以及对肥料的需求程度进行测定,一般会由氮、磷、钾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组成肥料配方,由于作物种植位置、所在气候环境、土壤环境、作物种类等存在差异,故此,肥料的各种物质配比都不尽相同。事实证明,配方施肥法由于在配方时已经对土壤环境进行全面测定,故此施肥具有针对性,能够充分利用肥料的最大效用,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保证用水安全。

(2)选用高效且环保的肥料

作物施肥的主要目的是为其提供生长所需营养,若能选用高效肥料,则可减少肥料用量,对环境的污染较少。研究表明,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化肥施加密度已经达到了180kg/m2,而最终的肥料利用率却远远不足3成,导致肥料利用率并不高,大部分被流入到河流中,造成浪费,还对周边环境带来一定污染。因此可以采用一些肥力效果极佳且环保的肥料,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如采用缓控释肥料,一般只需要施肥1次即可,日后不需要频繁施肥,利用这种肥料的长效释放特点,在降低肥料用量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把握施肥时期,改进施肥方法

主要氮肥品种如碳酸氢铵,其在田间撒施的利用率很低,应改为适当深施覆土,液氨采用专用机具深施;水溶性磷肥集中施用;复合肥和混合肥料作为主要基肥施用。在选择剂型上,应以肥料中磷、钾含量是否适合当地土壤条件和作物要求为依据,并确定复、混肥料施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要举措,有助于降低农民负担,对提升农作物的生产效率以及增加农民收入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与此同时,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应用,助推农业快速发展,是我们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高寿义.浅析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改善对策[J].种子科技,2018,36(9):32,37.

[2]张立荣.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分析[J].吉林农业,2018,(21):53.

猜你喜欢

农业可持续发展机械化作用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山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先进国家绿色生态农业给我们的启示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
生活中不应该有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