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020-05-26吴春

天津教育·中 2020年4期
关键词:高中教学学科核心素养探究

吴春

【摘  要】教育领域的改革下,我国开始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对授课方式的改进,使之形成学科核心素养。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不足,教师讲述感到吃力,授课效率不佳,需要及时解决。新时代下,教师需从转变自身理念开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全新的授课模式,通过多样化的手段,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对教师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教学;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探究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的书本内容,还要做到实践,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审视了以往的授课方式,根据学生的真实需求做了创新,采用了多样化的手段让其更好地参与进来,使其形成正确的观念,规范自身行为,提升对社会现象的判断力,从而做到教学高效性。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有的、能适应社会发展及自我提升的能力与意识,是目前教师一直探究的内容。教师根据信息技术内容,结合高中生的成长特点,尊重个性差异,设计出了多样的授课方式,组织了实践活动,让学生打开思维空间,层层深入,吃透所学知识,愿意探究更深的内容,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一、创新教学方法,强化计算思维

信息技术的学核心素养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还应拥有计算思维、信息意识、个人品质等。教师要以此为主线,设计出全新的授课方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规范行为,愿意探究更多的内容,促进社会的稳步前行。以往的授课中,部分教师将知识硬生生地塞进学生脑中,没有顾及其真实意愿,使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从而使教学效率下降。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基于核心素养,根据自身经验,创新了教学方案,使学生基础稳固,在实践活动中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释放出综合能力,解决现实问题。教师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相关,并利用计算机完成实践任务,强化计算思维。为了让学生综合能力得到锻炼,教师需要做到信息技术内容的可操性,找到相应的授课方式,形成核心素养。学生在课堂上不再被压抑,而是可以自由地思考和尝试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加深了对信息技术内容的记忆,将书本中的文字转换成了相应的计算思维。

例如,教师在讲述与因特网有关的内容时,可以跳出陈旧的授课理念,鼓励学生运用自身喜爱的方式查找国内著名风景的门户网站,还应了解西方建筑的特点等,满足其对中西文化的探究欲望。学生感受到了网络将世界轻松地联系起来,使生活更丰富,这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其提升判断力,避免受拜金等意识的影响,使其能正视自身的价值。学生在新的授课方式下掌握了书本内容,也领略了异国风情,教师恰当地进行人文教育,让其在正确观念的指引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了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师目标的优化,提升信息意识

社会在进步,教师的理念随之开始了转变,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进行了优化,提升了学生的信息意识。实际授课中,学生面对大量的文字内容,感到无趣,不能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活动里,使操作能力得不到锻炼。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对教材进行了整合,根据社会进步的需求,为学生找到了新的内容,使课堂变得活跃,提升了整体的参与度。教师更新了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利用多媒体展示网络时代下的优、缺点,通过新闻等真实内容使之受到震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规范自身的行为,为将来步入社会提供指导。教师在优化教学目标时,将核心素养渗透于其中,学生在每个环节都能受到教育,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愿意接触更多的内容,提升了授课效率。为了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教师在设计授课目标时应分为多种层次,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让其能更好地参与实践,分辨出冗杂信息中的良莠,使自身的核心素养形成。教师向学生讲明这几课的教学目标,分成多个小层次,逐一达成,做到细化,学生有了方向性的指导,紧跟授课节奏,合理运用了信息技术知识,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

三、扩大课堂范围,深入探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部分教师注重书本内容的讲述,对于操作方面有所忽略,学生缺少实践,出现了知识混淆的情况,不利于核心素养的提升。面对这种形势,教师及时反思,将核心素养融入授课环节中,给学生创建出全新的实践活动,使之重燃热情,愿意探究更多的内容,综合能力得到锻炼。目前,很多高新技术都已进入校园,教师要做到合理地利用,丰富课堂内容,增长学生的见识,感受到信息课程的魅力,有利于渗透核心素养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体验大数据等技术的优势,看到我国的进步速度,受到震撼,形成爱国热情,正视西方文化,免受不良因素的影响,才能形成核心素养。教师在授课时,将信息技术内容细化,设计好相应的主题,给学生系统地讲解,掌握知识的连贯性,在实践中形成数字化创新意识。教师在日常备课时,应多了解最新的信息技术,以及时通过讲述传递给学生,而不再局限于书本内容,扩大了教学范圍。学生看到了新鲜而又先进的信息技术,迫切地想去了解,教师可以设计出类似的实践活动,满足其真实的需求。教师将书本内容转化为实体的操作,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转动思维,在遇到问题时主动寻找解决办法,使之形成探究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微课的方式,将课堂上讲述的先进技术通过视频剪辑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跟上时代发展潮流,对未来产生憧憬,激发出其热情,愿意探究。教师利用课堂最后3~5分钟,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做好资料的寻找,先构建出思路,在下一节课中完成最终的操作。

四、实践中规范行为,渗透核心素养内容

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涉及的范围较广,教师要注重学生文化修养的提升,使其形成社会责任感。实际授课中,教师要结合核心素养设计出恰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信息技术内容中应有的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朝着健康的方向成长。

例如,教师可以打破以往的理念局限,寻找到实践平台,与气象局进行协作,组织学生进行城市雾霾情况的调查,结合信息技术知识分析,让其看到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真实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其意识到提升自身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环境的需求,从而形成信息技术探究的动力。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内容形成了计算思维、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魅力、提升了授课质量。新的授课环境下,学生感受到了众多调查结果在信息技术下变为有效数据的过程,产生了兴趣,并想接触更多的内容以解答心中疑惑,形成了数字化的创新能力。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实践中,通过自身努力,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产生了成就感,开始主动探究,强化了核心素养。

五、教学内容与社会热点结合,提升参与度

高中学生已经有了自身的想法,对社会问题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因经验不足容易形成错误的观念,需要教师的引导。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冗杂的内容,却出现辨识力度不足的情况,不利于其健康成长。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在授课时应融入核心素养,以全新的讲述方式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操作中形成正确的认识,规范其行为,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喜好,引入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了解周围现象,通过思考提升自身的辨识能力。

六、结语

新时代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转变理念,改进授课方式,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提升学生参与度,缓解沉闷的气氛,使学生在全新的环境下放松心情,跟着教师的授课节奏,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形成正确的观念,规范自身行为,运用所学内容理解生活现象。教师还要合理安排实践任务,鼓励学生结合信息技术去探究,找到最终的答案,使学生提高在诸多社会因素影响下的信息意识,产生成就感,愿意尝试更多的处理方式,以锻炼综合能力。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教师应以此为依据优化授课方式,将信息技术与生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能正视自身的优、缺点,并及时改正缺点,做到全方位地成长,使学生在教师多样化的授课方式下强化思维,了解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认真探究社会现象,形成相应的责任感,从而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海涛.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建议[J].中国新通信,2018(24).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高中教学学科核心素养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