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初探
2020-05-26张倩倩
张倩倩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情境教学成为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对于语文学习,每一篇文章每一段文字都是有情感的。那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深入文本,爱上语文呢?改善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合作探究、游戏等创设情境,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争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激发兴趣;策略
一、情境教学的定义及意义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已有环境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及学生实际情况,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教学。在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创设,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能够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也会在具体的环境中帮助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息,丰富其内在情感体验,促使学生身心得到有效发展。
在笔者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曾尝试多种方法提升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诸多方法中,我觉得情境教学是非常有效的一种,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经验及调查就情境教学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二、情境教学的方法及策略
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视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因此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也成为教学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它为教学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也为学生提供了完美的视听盛宴。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兴趣进入课文中,与文字共舞,很大程度上能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比如,在学习《黄山奇石》这一课时,很多学生表示没有去过,无法真实感知奇石的样子,我通过多媒体展示石头的图片、视频,再配上感染力的语言,让学生情不自禁感叹石头的奇形怪状,再配合想象,让课堂教学更具实效。
2.创设表演情境
笔者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发现,角色扮演及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尤其是小学语文课文,很多内容都富有童趣,适合创设表演情境,因此在教学中,我会结合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并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更直观生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真情实感。这样的形式也会使课堂更加精彩纷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可以借助一定的情境表演,让学生揣摩人物的语言、神情及内心活动。学生本来就喜欢表演,为了更好地把角色扮演好,他们会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的阅读,这样自然而然会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这篇课文中,学生通过揣摩句子,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中,寻找光亮所看到的种种幻想,体会到小女孩的悲惨与可怜,表演的时候将这种感觉展现地淋漓尽致,激起了其他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同情,也让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关爱他人。
3.创设故事情境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缺乏经验,且天性活泼好动,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例如,在学习文言文《守株待兔》一课时,因本文是一篇流传甚久的故事,教师可以利用故事导入创设情境,先大概讲述故事内容,引发学生兴趣,再让学生自主探究文章内容,很快他们便能掌握文章内容。可见,通过创设故事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4.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语文教学必然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很多内容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生活。新课改也提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但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只是单纯的讲授课本内容,学生很容易因为枯燥的内容而分神。因此,教师便要充分利用好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来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感知学习,并明白语文不是很遥远的东西,而是随时可以触摸到的,例如,在学习《北京的春节》时,可提前让学生搜集春节的习俗、美食、活动等,并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对课文进行探究。这样通过生活与教学的结合,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更熟悉从而学习起来更轻松。
5.合作探究情境
传统的教学法以讲授为主,教师居于主体地位,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被动接受知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合作探究情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班级分为几个小组,共同对教学任务做出探究并以小组的形式汇报,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比如,在学习《掌声》一课时,笔者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合作探究:以前的英子和以后的英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两次掌声分别代表着什么?这样的探究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合作探究,让学生明白正是同学们鼓励和表扬的掌声感动了英子,改变了她的一生,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掌声也是一种奉献爱心的表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6.设计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小学生天生好动好奇,游戏环节便成为课堂中最受欢迎的教学活动形式之一。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会将语文的知识内容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找准游戏与教学的结合点,从而创设比较有趣的游戏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例如,在学习《坐井观天》这篇文章时,青蛙从井底看天所以觉得天很小,为了让孩子们更真实地感受青蛙眼里的“天”,笔者让学生自制“天眼”可用拳头也可用纸盒,这样一来,学生也有了学习兴趣并能真实感受。再比如学习成语的时候,可以采取游戏接龙的方法,分小组让学生们通过竞争的方法开动脑筋,发散思维,积累成语。
情境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极大地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平时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尝试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能力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鸿梅,小学语文情景教学的有效尝试[J].新课程(小学),2016( 03).
[2]史秀兰.创设情境教“活”语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语文教学通讯.D刊.
[3]马艳,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学术刊),2012( 11).
[4]高旭光,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探讨[J].祖国:建设版,2014( 7):190.
[5]王眾力.初探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6]苏诗海.浅谈小学语文情境教学[J].散文选刊课后思考.
[7]黄变梅.创设情境寓教于乐[N].科学导报,2017 (5).
[8]郭振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9]黄利智.小学语文教学情境设计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