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奥菲利娅悲剧的诱因
2020-05-26张雪
张雪
摘 要:世界戏剧之王——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戏剧界一颗最耀眼的新星。其作品完美表达人文主义的理想,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与不朽的艺术价值,代表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的最高艺术成就。同时,在人类文化宝库中留下来卓然独立的名篇。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主人公奥菲利娅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悲剧的配角,无论是她本身的资质,还是其内在的特性,都不是莎士比亚众多女性的首选。在王子的复仇过程中,她非但没有尽自己所能帮助王子实现理想与抱负,连自身都迫不得已卷入了政治漩涡之中。她的命运与王子息息相关。柔弱、善良无助的她最终陨落。
从命运的悲剧与性格的悲剧来探究奥菲利亚之死。采用名著探究的方法,伦理批评的方法,美学探究与女性主义研究。透过作者的语言、所处时代的变革、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穿越到丹麦,理解奥菲利娅的处境从而透视作品的悲剧风格。
关键词:女性压迫;亲情迷失;柔弱;善良;妥协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12--03
奥菲利娅是莎士比亚悲剧《哈姆莱特》中的女性配角。本剧处于莎士比亚创作第三时期,也是其思想艺术走向成熟时期。资产阶级与王权矛盾开始激化。人文主义理想与封建现实间的矛盾无法调和,他对未来担忧与迷茫,创作重心也由早期的对人文主义赞美转向对社会黑暗的揭露。
本剧取材于12世纪一步丹麦史,奥菲利娅虽是作为王子复仇的配角,但通过这位善良、天真无邪的少女之死,可以透视当时女性地位的低下,宫廷政治的腐朽,伦理的混乱及性格的悲剧。
一、命运的悲剧
奥菲利娅的悲剧性命运仿佛前缘天意早已注定,让人始料不及。她与王子都是出身高贵的王室贵族,原本作为丹麦的准王妃,应该快乐而幸福享受专属自己的荣光,为家族的荣耀写下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是逃脱不掉的是命运,没有幸福,取而代之是宫廷政变的波澜。王子为父复仇的现实打破所有宁静,不知不觉中改变两人的命运。全国上下尚未从悲痛中走出,惊天阴谋拉开序幕。奥菲莉娅与王子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注定悲怆而凄美。
(一)女性的命运
1.女性地位低下
奥菲利娅是当时所有贵族小姐的代表。她的身份地位虽不同于平民女子,但也处于男性在政治上争权夺利又相互碾压时期,莎士比亚所处时期,是欧洲中世纪男权社会,女性只是从属地位,相对男性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随时可以被抛弃,男性的角逐厮杀从不以女性意志为转移。女性的一切要先以男性为先。
奥菲利娅为代表的贵族女性经受过严格的淑女教育,甚至受过宫廷礼仪的教养。琴棋书画的教育尤为严格,良好的教育不过是为了让女性符合自己的身份,与自己的丈夫相配。“贞洁、服从”才是淑女教育的核心,是女性品质的核心。未出嫁的女孩要绝对服从父兄的管理,可以理解他对父亲从不反抗,像极了波洛涅斯手中高贵美丽的洋娃娃,一个可以给自己政治前途铺路的棋子。波洛涅斯不忘利用身边一切政治资源,包括他的一双儿女。父亲的话高于一切,就是权威。面对指责,她也只会哭泣。就连哥哥雷欧提斯也经常嘲笑妹妹,轻视她的地位。奥菲莉娅在这样的环境下唯唯诺诺。王子的回国,让她的处境进一步恶化。
2.爱得卑微
王子的未婚妻,是她除了女儿之外的新身份,女子出嫁后,她的归属就应是自己的丈夫,甚至自己的财产都属于所嫁之人。类似“三从四德”,更何况王子是整个丹麦的王位继承人。两人开始就没有平等的地位。对王子只能是俯首称臣,只一点上她与王后葛特露有相似之处,没有因为女性打上“王室”的印记就有所缓解,反而成为终身不能摆脱的桎梏。
美若天上皎洁的明月,微微一笑间,璨若星河。足以让充满人文气息的王子过目不忘,奥菲利亚虽然没有莎士比亚笔下其他女性的聪慧、果敢,但她美丽、顺从又至纯至真。有着常人没有的美德,王子曾经倾心于她。也是她除了父亲之外的全部依靠。
美丽的奥菲利娅正满心期待她的王子可以以王妃之尊迎娶她,续上之前的情缘,让她摆脱现有的处境。幻想自己的后半生可以与爱情同行。出现在她面前的王子让她深受打击,神情呆滞,全身灰土。这就是曾经那个光彩照人的美少年?她依旧小心翼翼,说话、态度无不谨慎有加,生怕有什么错处。而王子的态度时好时坏,一会儿充满恶意咒骂她,“要是你既美丽又贞洁,那你的贞洁就应该跟你的美丽断绝来往。”“你当初就不应该相信我,因为美德不能熏陶我们罪恶的本性;我没有爱过你!”这些话会使她何等的悲伤与苦闷,本就脆弱无比的心灵,又将会承受如何的羞辱?一会儿又在自己满意时靠在她膝上看戏,把她比作自己的女神。多么矛盾!她对于王子来说只能是一个玩具,一个高贵的摆设,衬托他的地位。没有自己的尊严,也不配有主见。面对责难,她叹息、祈祷。直至她陨落,也是无声无息。对王子的爱低到尘埃里,近乎卑微。
她对理想中的感情太过执着,王子的使命不容许他沉迷于爱情,他对自己最爱的女人同样冷漠,因为不论作为未来的储君,还是复仇者,他输不起。奥菲利娅认不清残酷的事实,一次次选择原谅,其实只能原谅。因为卑微,注定得不到期待中的一生一世一双人。在她香消玉殒后,王子懊恼,感叹,他的自私是奥菲利娅在理想与现实中不断挣扎,非但没有施以援手,反而使她越陷越深直至被吞没。可见统治者的薄情,他只愛自己。
纵然两人的灵魂同样孤独,天下本来就无情,奥菲利娅早已在礼教的约束下,失去了自己,还在幻想自己那卑微的爱情,既然从了体统与规矩,只能被命运把玩于掌心,无法逃脱。
(二)亲情的悲剧
在奥菲利娅的世界中,只能依靠父亲或丈夫,他们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也是可以终身依靠的人。她像一般女子一样,无法摆脱父亲与丈夫的束缚。丹麦王室丑恶的政治环境使得人与人之间充满利用。她在污浊的宫廷尤其难得,而王朝更迭及人性的丑陋能否容得下这道靓丽的风景线?
1.王子与父亲水火不容
奥菲利娅对父亲与王子同等尊重,这是上流社会淑女应做到的准则。她把这两位生命中的男性看得超过生命。可命运对她太不公平,她的父亲从开始就与王子在政治上对立,代表朝中的佞臣。支持新国王克劳迪斯,是新国王压制王子的武器。
王子与波洛涅斯的对立与敌对是随着为父复仇的火焰高涨而不断发展的。老奸臣处处设防,利用女儿试探王子是否装疯。在他装疯期间,两人对话意味深长。“卖鱼的贩子”,“老傻瓜”这是王子的鄙视与憎恶,可是在这种情况下挚爱相争,受伤最深的却是奥菲利娅。使得她成为这场战争的殉葬品。而屏风前的惊魂一剑,也使得这场悲剧达到顶峰。多少前尘往事,最终落下来帷幕。不但让奸臣送了命,也使她彻底掉入不行的深渊,呓语连连,神志不清。即使平民女子也不会遭受如此打击,自己的父亲,最亲近的人,死在爱人的手中。为什么要如此残忍?她不明白政治本身就是这样,王室的女子注定会孤独一生。
2.王室黑暗,骨肉相残
奥菲利娅最终殒命说到底是宫廷斗争悲剧,也是政治悲剧。即使任何人没有绝对恶意置她于死地,但无法摆脱死亡的结局。因为至真至善的她无法在这种骨肉相残的环境中生存。
克劳迪斯看似慈爱温情对待自己的侄子,实则蛇蝎本性。利用身边的人百般试探,而王后与奥菲利娅不过是工具。甚至用奥菲利娅来瓦解王子的意志。王子不会坐以待毙,装疯只是手段,当他发现奥菲利娅卷入敌人一方时,对她已无信任,爱情转为防备有发展为利用。当他发现国王与波罗涅斯偷听后,决定利用与奥菲利娅会面的机会传递假消息。王后也对王子心存侥幸,幻想让他们和解。
叔父想杀死侄子,丈夫利用妻子,母亲利用儿子,父亲利用女儿,王子利用未婚妻。这是宫廷中混乱的亲情伦理关系。奥菲利娅宛如一直误闯入政治丛林的白鸽,无辜而自由。本应相互信任的骨肉亲情,长相厮守的爱情在权力的阴影下显得苍白无力。以至于王子九死一生的王子回国后看到她的陨落。不仅杀死仇人复仇,也在生命最后完成对最爱女人的忏悔。理想的美好终敌不过现实的罪孽深重,惟愿来世不在有王权争夺,一定相守一生一世,偿还此生不能圆满的爱情。
二、性格的缺陷
奥菲利娅的悲剧命运已然无法更改,但所有的选择都是她自己的决定。而导致她一再做出错误的决定,是她自身有问题的性格。缺陷的性格无法弥补,使得她内心极为挣扎,导致悲剧的发生。其自身因素反映在以下方面。
(一)出生贵族,不识人心
奥菲利娅给人的感觉是善良、柔弱、沉静的贵族女孩。也是大奸臣波洛涅斯的女儿,出身高贵的她宛若肮脏宫廷里一朵盛开的“白莲花”。清纯无瑕,自幼不受过多的约束,崇尚自由。喜欢按自己的想法处理事情,没有太多的心机。甚至不了解民间疾苦,奢华的贵族生活使他对乱政下的苦难人民视而不见。她想成为王子的未婚妻,内心对这桩婚事极为渴望。对未来王后的身份看重。有贵族的虚荣心。但她没考虑过是否适合自己,没有主见。在她看到王子因为父亲鬼魂的出现,得知惊人秘密而备受打击时,没有办法安抚他的情绪,反而不知所措。没有追问王子到底发生了什么。因为她父亲警告过“这些都是捕捉愚蠢的山鹬的圈套”而她却“一定听从您的话。”明显是大家闺秀盲目的听从,对自己与王子的爱情没有十足的认识与自信,不了解爱人的为人。没看清其父是居心险恶,是为新国王服务,迫害王子的一切,包括爱情,利用女儿的爱情让他众叛亲离。即使她内心相信王子,始终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
“你不要像那些坏牧师一样,指点我上天去的险峻的荆棘之途,自己却在花街柳巷流连忘返,忘记了自己的箴言。”她对哥哥的戏言尚未消尽,而父亲的警告则让她内心动摇自己的坚持。她并不坚强,认为哈姆莱特既然爱她,就不应该轻易放弃,念什么善恶慈悲,等什么望穿秋水,明明心恋着我,快带我远走高飞。此时的王子早已身不由己。她完全可以和莎士比亚笔下其他女性一样有自己的决断,及时改变不了封建礼教,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判断别人的意图,判断是非,而不是什么也不做,一味等待,逃避现实。只一点上,她与王子有相似之处。
奥菲利娅的先天才智决定了她不适合皇室的生活,更不适合当王妃,“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职责是与王子站在同一立场,没有自己的选择。腐朽的宫廷生活早已没有一个角落承受珍贵无比的爱情,哪怕半丝半毫。温情脉脉的面纱下往往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狰狞心思。这些不是天真单纯的奥菲利娅所能接受的。她始终处于等待中。与王子一起纠结,只会让自己处境更差。若是她能坚强以对,不会造成哥哥与哈姆莱特的势不两立。
(二)自身软弱、妥协、不自保
身为未来的王后,必须有清楚的头脑,敏锐的眼光及睿智的感知力,对于没有发生的事,准确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明显,她“天资不足”。对于人物自身的软弱,作者已然有了定论。而她的父亲则是利用女儿她的感情来达到试探王子的心思,看他是否装疯。“我以为他不过把你玩弄玩弄,恐怕贻误你的终身。可我不该这样多疑。来,我们见王上去。这种事情是不能蒙蔽起来的。”多么合理的而慈祥的借口!明明为试探王子而找借口,偏偏要以爱之名关心女儿的生活,却把女儿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发现父亲的立场,应阻止父亲,从自身的立场严正声明,并想方设法让父亲站到自己与王子的立场。奥菲利娅却一再妥协,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让她激烈反抗过。原因是她害怕,内心怯懦,无法承受决定带来的后果。坚强意味着承担更多的责任,安逸中成长的她内心不成熟。没有发现其实自己一直生活在利用、欺骗的环境中。
在目睹王子安排的这么一出精彩的夺位之戏后,以她的文学修养可以看懂剧情,却没有发现其中的端倪,傻傻地以为这只是戏剧,就连克劳狄斯的异常反應也没有发现。说明她缺乏对人性基本的认知,没看出风雨欲来的倾向。更说明她完全没有政治敏感性,不可能成为王子“贤内助”,也无法立足王室。这是她拯救所有人的最后一次机会,发现事实的真相,让自己与父亲从险境中逃脱出来,没有坚定支持王子,给予他实质上的帮助,更没有劝阻、引导她的父亲波洛涅斯,使得他在错误中越走越远。导致悲剧的发生,终至王子以为躲在屏风后面偷听的是克劳狄斯,误杀了她的父亲。直接导致了奥菲利娅的发疯,其实狡猾的新国王利用了所有的人。当一切都按自己预定的方向发展后,自然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自己更加肆无忌惮排除异己。
而奥菲利娅,她在失去一切后走向崩溃,她爱的、不爱的都已全部失去,全部幸福化为乌有。已经成为最无用的棋子,这一生的结局已成定局,无力回天。精神失常后的喃喃自语仿佛都只为了等王子回来,只要他放下一切,回到丹麦,她便原谅他。而这一切,全部没有结果。成为自欺欺人的谎言。她仿佛幽灵一般漫步到宫廷。“情人佳节仿佛就在明天。”“殓衾遮体白如雪,鲜花红似雨。花上盈盈有泪珠,伴郎坟墓去。”这美丽的姑娘失去一切,但还心心念念王子,只是一语成谶,再相见,已是物是人非。对于最后一次与新国王与王后相见,可以理解为对他们的利用大彻大悟后的反抗,她内心极为无助,但却极为无奈,可能到最后她才真正明白一切不过是圈套,自己是最无辜的受害者。真真假假已无所谓,不过是一场梦。何必在乎这残缺的人生?在美丽的溪水旁,她编了几个自己最喜爱的花环,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落入溪水中。“连人带花一起落在呜咽的溪水里,衣服四散展开,使她暂时像人鱼一样漂浮在水上,又好像她根本就长在水中一般。”此时的奥菲利娅一定静静听花落下的声音,闭上眼睛都幻想它不会停。王子一定会安然回来,会娶她做最美的新娘。可偏偏此生却如纸般薄命。身旁的花是毛茛、荨麻、雏菊与长颈兰。她的悲剧效果达到顶峰。其实这些花语加一起是无果的爱情与绝望。也是死亡的点缀,正如她和王子的相爱,“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漫天的花无情,她累了,在寻求一种解脱,作者不忍,让花朵装饰她的一生,“质本洁来还洁去。”从此,不再做王妃,不再是贵族小姐,只是奥菲利娅,不再是任何人的点缀。在权力倾轧的争斗中,谁又赔这一生的好光景?
在王子归来后,早已物是人非,而他,人生已多风雨,往事的凄美早已不必再提。因为她的死有自杀的嫌疑,只好草草下葬。她到死都无法摆脱政治泥潭,“我爱奥菲利娅,四万个兄弟的爱合起來,还抵不过我的爱!”这是真心话,更是经历了磨难之后的百感交集。到最后他还是爱自己更多一些。只是这迟来的思念犹如在暮色之中,最后终究化为一缕的青烟。而他想说的话,早已淹没在她枯萎的心中。如果没有仇恨,没有一切,也许会有不同结局。
结论:
通过对奥菲利娅之死的论证,悲剧性的形成是多方面原因,不是单一的某方面造成。认为以下的方面: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看待特定历史时期的奥菲利娅,她深受礼教的压迫,在父亲与王子的对立中失去自我,把爱情看得过重,太过卑微。在宫廷的骨肉相残中因为性格的缺陷导致陨落。体会到悲剧的不可抗拒性,如此美丽的女性,在封建的制度的宫廷政权更迭中,受到的束缚与无辜被利用的无奈。软弱善良而无辜受难,有其自身的原因,更是政治角逐的步步紧逼。这些论述对于研究莎士比亚笔下的女主人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由于自身水平、经验所限,存在诸多不足需要日后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凡.《哈姆莱特“痴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2]韩艺莹.《奥菲莉亚的悲剧-浅析拉斐尔前派》[D].曲阜师范大学,2016.
[3]吕安宁.《论男权意识对莎士比亚悲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4.
[4]张华.《影视表演艺术》[I].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5]邵东平.《“中国风”歌曲与古典诗词》[J].散文百家,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