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庄子之“道”
2020-05-26路丽莉
摘 要:老子和庄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原,“道”生万物且存在于万物之中。老、庄之“道”侧重点不同,老子之“道”更体现整体性和全局观。庄子之“道”强调内化,通过“心斋”“坐忘”等方法体悟、探寻“道”,并最终实现“逍遥”状态和“道”境界。
关键词:庄子;道;心斋;坐忘
作者简介:路丽莉(1990-),女,贵州贵阳人,硕士,现任贵州医科大学教师,师从北京语言大学李瑞卿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12--01
道家思想认为,“道”是世间万物的本原,先于万物而存在,万物源于“道”,而回归于“道”。老子和庄子都认为“道”是天地万物根本性的存在;“道”蕴藏在万物中,虚静中,心静则趋于“道”等。但老、庄之“道”侧重不同,本文重点谈谈庄子之“道”,以及庄子探寻“道”途径。
一、庄子之“道”
庄子同老子一样,认为道“自本自根”,先天地、万物而自生,且绵延不绝。案《庄子·内篇·大宗师》:“夫道,自本自根,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於上古而不为老。”[1]对于“道”的认知,庄子与老子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老子的“圣人”通过“致虚极,守静笃”达“道”,从而作为一种典范的存在,便于统治者治国安邦,老子之道更适用于整体性和全局观。庄子之“道”强调内化,从外在困苦的情景中隐退,向内心化解,通过“常心”,“心斋”,“坐忘”开拓一片心灵净地。庄子的“圣人”更强调一种个人的逍遥境界,实现个体性的理想化境界,是一种由外界环境向自我内心探究的转化过程。
《庄子·内篇·大宗师》:“孔子曰: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2]庄子认为“道”就像江湖,提倡在江湖中顺其自然,更能趋于“道”。
庄子之“道”强调顺应自然,是,反观内心“自己而然”。世间是非终归于“道”,是非终会化解,切勿执着于外界的是非对错,越执迷不悟,则越陷越深,最终偏离人生轨道,失去自我。
庄子的“道”就是“接受”的道,在“接受”基础上心的炼造。庄子认为:“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以乐观自然的心态,接受天命,顺应自然。自然命运已注定,可改变提升的是自己的内心和处事的态度,不受外物的影响,只求内心的淡然与宁静。这里可以看出庄子的“逍遥之道”是一种淡定和从容,在虚静中观照自我,事物的涨幅波动也不会动摇内心,由此练就一颗能屈能伸之心。庄子认为“道未始有封”,“道”无界,不割裂,心无阻碍,故能容纳万物。
二﹑达“道”之路
庄子认为,只有化解尘俗,以虚静之势向内探寻,才有可能达“道”。案《庄子·齐物论》:“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可行已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心无形却真实的存在,是形体的主宰。要控制好“心”,静“心”。
但是,“心”会受到形体的束缚,被形体支配,产生“成心”,就是有是非好恶,容易受到外物牵连,不得安宁,因此要破除“成心”,达到“常心”。
如何做到“常心”?案《庄子·内篇·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3]不用评判他人是非,万物与我为一,一切都处于统一当中,最终一切都会化解为“道”,心静如镜,静观其变。
“常心”之后,需静心。案《庄子·内篇·人间世》“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4]心斋,虚心之法。摒除心的杂念,不受五官影响,在空虚的心境状态下进行斋戒,便于化解形体所受的限制和主体主观的限制,达到“心如止水”的状态。止水如明镜,映万物,心静如止水,方能观照自我,“莫若以明”。
心斋有常心,坐忘去形知。心斋坐忘,知行合一。案《庄子·内篇·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5]离开形骸,消解知识,同化于万物之中,能同,就没有偏私,能化,就不会执着,不会执迷不悟。这就类似于老子提出的“绝圣弃智”,“绝学无忧”,摆脱“知识”的固定化模式,看明、看透,平静于本心,消减外界对自己的约束和影响,达到“明镜于心”的状态,方可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忘言”达“道”。庄子之“意”重在得“道”之真意,体悟“道”之境界。案《庄子·外物篇》:“荃者所以在鱼, 得鱼而忘鉴, 蹄者所以在兔, 得兔而忘蹄, 言者所以在意, 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6]庄子认为“道”是世间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本原,赋予万世万物以内在的秩序和外在发展变化的规律。“道”可望不可即,事物难以触及。庄子“忘言”,就是一种实现“道”的方法和境界。不仅是摆脱语言形式的束缚,更多通过“忘言”达到“无言”的状态,更能感受“道”的本质,体会“道”的境界。若欲通达“道”,不仅要“忘言”,还需“莫若以明”,进行心斋,知其常心;不断坐忘,化解尘俗。庄子呼吁探寻“道”的道路永无止尽,最高目标是“天人合一”,形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理想境界。
注释:
[1]《庄子》朱承平 选注,高等教育出版社,第87—89页.
[2]《庄子》朱承平 选注,高等教育出版社,第97—98页.
[3]《庄子》朱承平 选注,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6页.
[4]《庄子》朱承平 选注,高等教育出版社,第57页.
[5]《庄子》朱承平 选注,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03页.
[6]《庄子》朱承平 选注,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69页.
参考文献:
[1]《庄子》朱承平 选注,高等教育出版社.
[2]《我读<庄子>》傅佩荣,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3]《庄子哲学》王博,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