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风文明建设的问题及路径选择

2020-05-26郑佳音张文政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11期
关键词:乡风文明路径选择乡村振兴

郑佳音 张文政

摘要:乡村振兴是时代之需、民族之求、人民之愿,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只有乡风文明不断提升,乡村农业才能不断兴盛、乡村农民才能不断幸福。就目前乡村发展研究来看,学者从经济价值、产业振兴路径研究较多,很少有从社会价值角度去探求乡村发展路径的文献,文章以乡风文明对于乡村振兴的保障功能为切入点,以新粮地村为研究对象,探寻其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亮点与不足。研究发现:新粮地村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乡风文明建设缺乏内生动力,人才流失严重;其次,村规民约缺乏系统性,内容具有片面性;最后,乡村文化建设形式化严重,居民执行力不高。针对现实性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路径选择,以供相关部门参考借鉴:首先,挖掘乡村内生动力,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后盾支撑;其次,完善村规民约内容,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保障功能;最后,发挥乡村主体能动性,为乡风文明建设发挥主体效应。

关键词:乡风文明;农村;乡村振兴;路径选择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一系列深刻阐述,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指明了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这二十字要求是对“五位一体”布局的深度解读,是习总书记长期重“三农”、抓“三农”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的思想结晶。早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我国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二十字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的二十字要求是对前者内容及内涵的深化与升华,反映了时代的呼唤、发展的必然和人民的期盼。通过前后对比发现:只有“乡风文明”再次出现,这就决定了乡风文明在乡村振兴中的战略地位。有学者指出: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一个乡村只有具有淳朴、兴盛、和谐的文明乡风,才能不断增强凝聚力、競争力和核心力,乡村才能得到持续和永恒地发展。提升乡风文明已是现代乡村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流动,农村常住人口规模急剧缩小,整个乡村呈现出“空心化”、“老龄化”、“妇孺化”态势,农村农民的主体地位严重缺失,同时,随着机械化的进步,传统的农耕文化逐渐被冷冰冰的机械所取代,农民的生活方式逐渐与城市居民趋同,这表面上看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实则乡村貌似逐渐失去了主心骨,被整个社会的潮流牵着鼻子走,没有了自己的特色和文明。在现实生活中,农民更多地追求物质生活,对于精神文明建设以及道德水平提高观念淡漠,乡村主体失去了原有的“精”、“气”、“神”,同时,村民封建迷信、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打牌赌博现象此起彼伏,这些问题引起了整个学界的关注,曾有学者提出了乡村衰败论、村落终结论以及农民终结论等等。乡村真的要消失了吗?乡风文明传承真的会断层吗?乡风文明提升真的无路可走吗?本文以甘肃省金昌市新粮地村为研究区域,通过调研发现其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可行的建议以供各部门参考借鉴。

新粮地村位于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中部,地域辽阔,村容整洁,民风淳朴。新粮地村在2010年10月由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及甘肃省外国专家局为其颁发甘肃省千村引智优秀示范村奖牌;2015年4月被金昌市人民政府评为“文明村镇”。2017年11月被金昌市妇女联合会、金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评为金昌市“美丽庭院”创建活动示范村。新粮地村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既有亮点也有不足,但又有地域特色,对甘肃省乃至全国乡村乡风文明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一、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乡风文明建设缺乏内生动力,人才流失严重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乡村人民不断涌向城市,在城市打工上班,村子里只剩一些老人、妇女、孩子,出现了严重的“老龄化”、“妇孺化”和“少子化”现象,这些群体对乡村治理影响乏力,很少有能力和权力去参与乡村社区事务,导致了乡村社区治理混乱。“人”是一个家庭、一个村落、一个城市乃至一个社会的主心骨,没有了人,没有了社会关系,也就不称之为社会。有学者指出,要将乡村看做一个社会(共同体),如果不能将乡村视为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并将乡村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进行建设,即便在(农业)经济发展上用尽全力,也将事半功倍,甚至做出无用功来。河西地区位于甘肃省西部地区,土地类型以戈壁为主,本来人口稀疏,在调研中发现,新粮地村家家户户大门紧闭,只有屈指可数的农民在文化广场散步,我们在和村民聊天时有村民说道:“很多村民的孩子都在外打工,一年四季很少回家,包括在异地上学的孩子也没有回家,有的在县城打工,有的去了异地实习,大学生毕业之后也是去外地找工作,没有回乡的念头。孩子们都感觉大城市好,村里没有什么发展前途,城市挣钱快,机会多……”美丽乡风承载淳朴民风,乡村没有了“民”,何以营造民风,没有了人,村规民约、乡村文化墙将失去其应有的功效。乡风文明建设缺少了“民”,乡村将变成一个空壳,只有骨架,没有了肉体,整个村子也没有了灵魂。

(二)村规民约缺乏系统性,内容具有片面性

乡风文明建设具有系统性特征,包含内容具有广泛性,而村规民约是各地域按照自身的发展需求指定的,具有针对性、民俗性和地域性特征,新粮地村村规民约涵盖内容较狭窄,180个字只是涉及到村民的日常行为约束,如“不准拉帮结派……无理取闹、干扰选举”,村规民约主要偏向于制止农民在红白喜事上的行为约束,禁止高价彩礼,对随礼礼金进行约束,不许铺张浪费等等,村规民约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特定性,其特定的地域人文环境决定了村规民约的简约性,乡风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实现村民道德水平、价值观、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全面发展,村规民约的片面性与乡风文明建设系统性存在矛盾。看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实则“鱼目混珠”、“泥沙俱下”,村规民约的简约性和片面性严重影响了乡风文明建设普遍性效果和成果。

(三)乡村文化建设形式化严重,居民执行力不高

据调研发现,很多乡村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形式化、“面子化”、结果导向化,农村对于乡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制度认知度不高,修建的文化广场利用率相对较低;由于村民的文化程度受限,其对文化墙的家训家规解读不到位,在实践过程中践行度不高;装饰华美的乡风长廊徒有休闲乘凉的功效,却并没有完全发挥乡风长廊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承载和继承作用,由此可见,乡村的文化建设形式化严重,基层治理者将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搞成了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乡村文化建设再多样、文化广场再宽敞,居民的参与度和执行力不强,一切都是纸上谈兵。乡风文明提升的主体是农民,如果农民没有执行力,那么村委会做再多的工作也无济于事,这就要求乡村干部重视对农民就乡规民约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农民认知度,使农民成为乡村建设的主人公,不断提升农民素质,增强乡风文明提升的内生动力。

二、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打造浑厚家风、淳朴民风、优良乡风,塑造中华乡土文化、培育中华乡土精神、成就中华乡土人民,为我国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基础,为实现乡村小康补齐短板,为实现中华民族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灵魂所在,乡风文明建设是必经之道。针对新粮地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路径选择:首先,必须深度挖掘乡村主体的内生动力,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后盾支撑;其次,必须完善乡规民约的内容,提升乡规民约对于乡风文明建设的保障功能;最后,必须深度挖掘乡村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提高乡风文明践行力。

(一)挖掘乡村内生动力,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后盾支撑

面对城市化的冲击,乡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流动,乡村常住人口以老年人、小孩、妇女为主,导致了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问题,在万事万物之中,人才是存在的关键,没有了人,一切也都会经由残酷的自然和时间而淘汰掉。乡风文明建设必须深度挖掘乡村内生动力,首先,必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乡村主体对于乡村发展的认知度;其次,应该鼓励优秀大学生回乡,将新思想、新观念、新行为引入美丽乡村,为乡村人民起到示范效应;最后,挖掘乡村内生动力,必须实现内力和外力的互动效应,用外力拉动内力发展,同时提高内力辐射外力效应,这样才能不断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后盾支撑。

(二)完善村规民约内容,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保障功能

村规民约对于农民生产生活具有约束作用,村规民约的内容完善度决定了其对乡风文明建设辐射作用的大小。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具有系统性,因此村规民约应该涉及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日常行为方面。同时,要提高村民对于村规民约的认知度,不断的通过微信群、宣传栏等新兴媒体方式进行宣传,从而逐渐提升乡村主体对于村规民约的践行力,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对于乡风文明建设的有效性。村规民约对于乡风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保障功能,村规民约属于国家政策层面,政府必须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但是为了避免“一刀切”现象,在村规民约制定、发布以及执行各个层面提高乡村主体的参与度,让农民制定自己的村规民约,让农民自己讲自己做,不断使乡村主体成为真正的乡村建设“发言人”。

(三)发挥乡村主体能动性,为乡风文明建设发挥主体效应

乡风文明建设乏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乡村主体主人翁意识不够,主体能动性发挥不到位造成的,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学界对于乡村振兴主体性行为进行了深度探讨,有学者提到:最应该为乡村发展发言的农民群体却出现了“集体失语”的现象,乡风文明建设必须提高乡村主体能动性,必须使乡风文明建设主体变“代言”为“发言”,提高其对村规民约、传承家训家规、形塑文明乡风的主体作用。不断提升乡村主体能动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国家应该不断加强对乡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从农民的个人素质提升上下功夫,不断提升乡村主体整体的文化水平;其次,政府应该不断完善对乡村骨干的福利政策,增强乡村领导工作的吸引力,从城市调动人才,让乡村骨干引领乡村最基层的农民建设乡村;最后,应该不断完善村民自治的激励机制,使村民参与乡村事务成为习惯,让农民从内心深处把自己当成主人,敢于承担、敢于发言最终成为主动发言。

三、总结

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仅是经济的振兴,它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振兴,就目前乡村振兴研究现状来看,学者多是从产业经济角度去研究,很少有从文化角度去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文献。本文以创新的视角,从乡风文明对于乡村振兴的保障功能角度去探究乡村未来发展的路径。以河西调研数据为实证支撑,探索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寻求乡风文明提升路径。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优良的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对于乡风文明提升路径研究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在现实实践过程中,乡村各个基层组织应把乡风文明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广大“三农”干部都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扑下身子、埋头苦干,乡村最基层的农民群体应该摆正姿势,发挥主观能动性,从上到下层层递进、齐心协力不断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人民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村规民约是乡风文明建设的血液和灵魂,乡风文明文化基础设施是传统文化精髓的载体,只有这三个方面三管齐下,才能共同构筑淳朴文明乡风,才能共同打造振兴乡村。

参考文献:

[1]董峻.乡村振兴战略透出“三农”新希望[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7(10).

[2]叶兴庆.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论纲[J].改革,2018(01).

[3]林聚任,刘佳,梁亮.乡风文明与当前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以山东省“乡村文明行动”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

[4]吴理财.近一百年来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乡村——兼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乡村”[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

[5]赵旭东.乡村何以振兴?——自然与文化对立与交互作用的维度[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

[6]叶敬忠,张明皓,豆书龙.乡村振兴:谁在谈,谈什么?[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

*基金项目:2014年甘肃农业大学青年研究生指导教师扶持基金項目“甘肃省民族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健康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GAU-QNDS-201406)。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乡风文明路径选择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风文明培育解析
乡风文明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研究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加快乡风文明建设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浅析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