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实践中实现脱贫攻坚档案建设
2020-05-26张海玲
张海玲
【摘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工作是第一民生工程、头等大事,是当前所有工作的重心。
【关键词】脱贫攻坚;档案建设;精准扶贫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扶贫开发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扶贫开发事业取得新的显著进展。中国从实际国情出发,积极借鉴其他国家有益经验,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
脱贫攻坚战役号角吹响以来,各级高度重视脱贫攻坚档案资料的收集、归类和整理,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有效服务于脱贫攻坚大局。尽管脱贫攻坚档案建设管理工作做出坚实的努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对如何在实践中做好脱贫攻坚档案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脱贫攻坚档案建设的基本概述
脱贫攻坚档案是指在精准扶贫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数据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精准扶贫工作涉及各级党委、政府和多个承担扶贫任务的相关部门、驻村工作队,涉及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等广大帮扶对象,涉及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精准扶贫档案数量庞大、内容丰富、范围广泛、载体多样,是对精准扶贫工作客观、真实、全面的反映,记录了贫困县摘帽、贫困村出列、贫困户脱贫的全过程,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成果,是检验扶贫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是国家档案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脱贫攻坚档案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力量薄弱。对脱贫攻坚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重视不够,全面排查、核实扶贫对象基础资料和信息做得不扎实。脱贫攻坚档案管理人员大都不是科班出身,也不是专职人员,而是一些兼职人员,其不仅对脱贫攻坚档案没有有效的归档、整理等,也没有对工作投入足够的精力,从而导致脱贫攻坚档案的管理力量比较薄弱。这种现象导致无法细化管理实际的日常工作,而且还影响着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
(二)信息化建设程度较低、成果转化不够。在建立健全纸质档案的基础上,没能开发利用好脱贫攻坚综合档案信息资源,依然存在着应用程度较低的现象。主要体现在检索、调阅还是手工操作的方式,脱贫攻坚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做的不够,信息汇集、政策发布、供需对接、调度监督、成效评估等全领域覆盖、全过程监督的综合平台没能建立。
(三)建档立档范围不全、门类设置不合理。脱贫攻坚工作中建档立卡做的不扎实,贫困状况、致贫原因、帮扶需求、帮扶主体、帮扶措施、考核问效、动态管理等基础性档案不全,不能充分体现扶贫措施全程留痕。从县级档案资料归档的基础性资料、扶贫开发工作手册、精准识别动态管理资料、产业发展项目档案、资金管理、社会扶贫、扶贫宣传、教育培训、督查考核、扶贫协作等,到镇村级档案资料归档的扶贫对象基本情况、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资料、减贫成效、帮扶责任人、扶贫工作重点村资料、贫困户档案、产业项目资料、金融信贷、社会帮扶等,还存在门类设置不合理、分类整理无序、影响档案使用。
三、做好脱贫攻坚档案建设的建议
笔者通过多年工作经验,认为可从以下方面来完善脱贫攻坚档案建设:
(一)加大脱贫攻坚档案硬件建设。首先,要充分认识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档案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攻坚意识、精准意识和创新意识。其次,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建设县区级别的档案信息管理中心,再建设镇、村的档案信息分中心,并且在档案信息中心配备相应的电脑、档案展示参观平台、档案柜、档案管理系统等。再次,要落实档案信息管理中心的人员管理,要给予人员相应的编制,提高福利待遇,以此来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
(二)加强脱贫攻坚档案信息化建设。第一,更新档案建设理念,要给予脱贫攻坚档案建设正确的理念,要意识到档案可以有效对脱贫攻坚项目进行保存,以便参考和查阅,然后认真学习先进技术,保证脱贫攻坚档案的准确性。第二,要重视精准扶贫档案的开发利用,充分借助现代数字平台技术等数据库设计制作软件,建设脱贫攻坚管理系统平台,充分发挥其记录历史、服务社会的作用。第三,加快档案现代化建设,需要强化信息化的管理意识,意识到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发现脱贫攻坚档案中的问题,发挥档案的价值,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完善信息系统的规范,提高其标准,设置安全系统,以便档案资源可以实现共享。
(三)建立脱贫攻坚档案管理体系。在实践中,需要建立脱贫攻坚档案管理体系,严格按照上级精神和要求来建立,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的管理,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让档案可以有效反映脱贫攻坚的工作成效。根据国家扶贫办的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收集、整理以及归档:1.综合类。综合类的档案包括脱贫攻坚的指示、批示;为脱贫攻坚项目开展的会议资料;党委、政府和脱贫攻坚小组的决策;脱贫攻坚中的法规、制度等,如政府办公室、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脱贫攻坚的制度文件、政策文件;脱贫攻坚的规划、精准扶贫规划、年度减贫计划、脱贫的专项资金;脱贫工作成效的评估、考核、奖励;脱贫机构的成立、队伍的建设、培训、再教育等;脱贫攻坚宣传、交流合作、简报等。将这些档案归为综合类理念,按照项目、时间来进行归类和整理。
2.精准识别类。精准识别,包括贫困对象的识别、贫困地区的识别。在实践中就贫困地区、贫困对象召开会议探讨,对贫困对象进行分解、确认,再上报等,批复成功后将文件资料进行公告。过程中所有的文件资料都非常重要,可统一到精准识别类来进行管理。3.精准施策类。精准施策类包括:首先是省、市、县三级的精准脱贫政策、精准扶贫的相关资料、扶贫办的相关资料、省内区域结对帮扶的相关资料,以及军队、武警参与脱贫项目的相关资料等。其次是健康扶贫类,包括生态保护扶贫、资产收益扶贫、老弱并存的扶贫、留守儿童、妇女以及老人的扶贫。第三是偏远农村的扶贫,如交通水利电力的建设、农村危房的改造、卫生室、文化室、卫生院、便民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建设的相关资料信息。第四是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参与的一些扶贫政策、过程等相关资料,都属于精准施策类,可以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4.精准脱贫类。精准脱贫类主要就是指贫困户改善了贫困状态,而退出贫困户的相关资料。如贫困户、贫困县退出的程序资料;申请退出贫困村、贫困县的相关资料;县级批复的贫困户退出相关资料;国务院扶贫办对贫困县退出的检查、评估、初审、退出批复等相关资料,以及一些其它非常重要的精准脱贫资料,将其归为一类,进行统一管理,以便查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脱贫攻坚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由于我国贫困人口遍布各大省份,且规模较大,脱贫攻坚工作所涉范围点多、面广、线长,必须要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档案建设,以此来全方位的记录、保存工作的实际情况,以便相关部门检索和参考。在实践中,本文认为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需要加强档案信息中心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可以对档案按照综合类、精准识别类、精准施策类,以及精准脱贫类进行分类,再进行统一的管理,以此来保证档案的完整性、有序性,为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卢鹏.在实践中探索脱贫攻坚档案建设[J].中国扶贫,2017(2).
[2]邓延春,陈武军.浅析非贫困村贫困户档案要素构成——以四川省内江市某非贫困村为例[J].办公室业务,2019(4):33.
[3]韩斐.脱贫攻坚档卡建设应注意的幾个问题[J].黑龙江档案,2018(1):72.
[4]许桂清.明确新任务实现新作为——在全省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测评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J].兰台世界,2018,548(6):4-6.
[5]冯建萍.浅析水利工程建设档案管理的创新[J].城市建筑,2013(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