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溶栓对合并脑微出血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
2020-05-26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急性脑梗死属于常见的疾病,发病原因是局部脑组织区域在供血方面存在不足的情况,造成血液供应方面的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性的坏死病变,需要及时进行溶栓处理,通过溶栓以及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治疗的方式,对症状进行缓解,改善临床各项症状。但是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早期溶栓虽然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是可能增加出血性转化的风险,因此为了更好的对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需要对静脉溶栓对合并脑微出血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研究的过程,制定适宜的治疗措施,在保证患者病情的情况下,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防止治疗中病情转化,为患者提供更加稳定的治疗方式,提升治疗效果的规范化以及科学性[1-2],现将结果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此次研究对象择取本院收治的160例合并脑微出血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患者,实施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男48例,女32例,年龄48-84岁,平均年龄为(63.21±3.67)岁;观察组男47例,女33例,年龄47~82岁,平均年龄为(63.32±3.56)岁。两组患者经检查均为急性脑梗死,排出多发性、其他系统性疾病患者,并签署研究同意书。对两组患者各指标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纳入标准:患者参照脑微出血标准,脑微出血的分级均在中度与重度之间,发病时间在6 h之内,出现头痛、恶心以及呕吐等问题,并且存在神经功能缺损、语言、认知、运动以及视觉功能方面的障碍。排除标准:合并肾脏、心脏功能不全患者、严重凝血障碍患者、未签署实验同意书患者。
1.2 方法。对照组:安慰剂治疗,在CT头部扫描24内未发现出血后,进行抗血小板、抗凝治疗、降血脂治疗、降糖治疗等各种症状治疗,控制患者病情[3]。
观察组:静脉溶栓治疗。自患者发病后的6 h内进行静脉溶栓,给与其rt-PA治疗,给药剂量为0.9 m/kg,总剂量控制在90 mg之内,给药方式为10%静脉推注,90%静脉滴注,在60 min内滴注完成[4]。在溶栓治疗结束后,需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的监控,治疗后24 h、7~14 d进行头部CT复查,如出现出血等问题,则立即进行适宜的治疗,并且需要在溶栓前后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判断,判断的过程中需要两名以上专业医师对患者状态进行评估,全面了解其近期疗效以及远期的预后,确保整体治疗的安全性[5]。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症出血性转化、病死率、神经功能评分、并发症率指标。具体指标:①出血性转化、病死率。出血性转化采用CT检查的方式进行,下复查中显示出低密度区域内出现局限性或者分散的高密度影像,并且密度与血肿对比在高度和均匀度方面存在差异[6]。②神经功能评分采用NIJSS评分以及脑部出血能力比较,其中神经功能使用NIHSS评分量表进行评分,总分为10分,分值与神经恢复情况呈现反比例关系。脑血管储备能力则使用开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测,分析患者在情绪平稳状态下脑血管流动速度,并对患者脑动脉平均血流量(MCV)、血流灌注指数(PI)进行分析。③并发症包括:感染、肌肉痉挛以及内出血[7-8]。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表示,采用P检验,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症出血性转化、病死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症出血性转化、病死率为23.75%,对照组发生率为21.25%,观察组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症出血性转化、病死率比较[n(%)]
2.2 两组NIJSS评分以及脑部出血能力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MCV、PI、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NIJSS评分以及脑部出血能力比较()
表2 两组NIJSS评分以及脑部出血能力比较()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75%显著低于对照组12.50%,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属于神经功能方面疾病,致病原因为脑部动脉血流异常造成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继而引起缺血区域脑部神经坏死,而合并脑微出血的患者在发病的过程中多伴随着脑内部微小血管方面的病变,造成血液通过血管壁漏出,对于治疗造成一定的影响,常规治疗中主要采用的是溶栓治疗,通过溶栓剂的使用,将患者血管阻塞的情况进行缓解,降低并发症发生率[9]。但是对于脑微出血的治疗,至今缺乏相应的临床特征研究,也未在治疗中对该方面进行关注,对患者后期的恢复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旦患者出现急性脑梗死,并且使用溶栓治疗时,可能增加患者脑出血的风险,造成预后方面受到一定的影响,该方面的研究至今存在一定争议,也有研究表明存在少量患者脑出血风险增加,但是并非对静脉溶栓治疗进行否定,而是需要在溶栓过程中增加对患者脑出血的严密监控,防止病情恶化,一旦发现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出血等问题,及时进行适宜的治疗,并且在治疗中增加各种预防措施,重视对脑出血的控制,全面对患者病情进行稳定,保证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10]。
本研究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症出血性转化、病死率为23.75%,对照组发生率为21.25%,观察组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率对于对照组下降明显,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MCV、PI、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75%显著低于对照组12.50%,P<0.05。原因分析为:①出血性转化的过程中与血管壁完整性遭到破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合并脑微出血患者在发病后往往卒仔弥漫性的易出血点,因此在进行溶栓的过程中,缺血之后的血管壁出现损伤,并且存在继发性的纤溶和凝血功能的障碍,血流再疏通后灌注压力增加,破坏血脑屏障以及细胞外基质,造成脑部血浆出血外渗以及水肿增加了治疗后出血的风险,对患者来讲静脉溶栓治疗后,患者自身在该方面的风险增加,需要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增加对该方面的关注,保证治疗效果的稳定性[11]。②梗死发生在小动脉后,在溶栓操作中,一般梗死区域内无出血点或者存在片状的出血点,出血量较小,临床整体症状较轻,并且后期出血症状未出现严重的情况。因此进行溶栓治疗具有可行性。而且溶栓治疗评估的标准是神经功能的变化,急性脑梗死患者因为神经区域缺血的原因,出现神经系统方面不可逆的损伤,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尽快恢复缺血区域的血液供应,挽救濒临死亡的神经元组织,这是治疗的关键,因此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静脉溶栓治疗的方式,将神经胶质和血管内的皮细胞进行改善,并且在发病后的6h内进行治疗,可尽可能的保护受损的神经元组织区域的血液灌注,对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较好[12]。③溶栓类药物在使用的过程中,一般来讲半衰期较短,并且作用的时间也较短,在进行溶栓药物的使用过程中,辅助进行抗凝治疗,激活身体内的凝血功能,保证血管处于一个高凝状态,可以使血小板聚集形成溶栓后血管再进行闭合,但是研究表明静脉溶栓未增加患者的病死率,虽然出血率增加,但是在可控范围内,而对于其预后进行观察可以发现,早期溶栓治疗可以尽早改善患者的各项神经功能指标,及时改善临床指标,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合并脑微出血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患者应用静脉溶栓的治疗方法,与安慰剂治疗进行对比,在治疗效果方面更加显著,虽然治疗中增加了脑出血风险,但是病死率未增加,对于脑梗死近期以及远期的治疗效果进行改善,促进患者后期的恢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