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黛的质量标准研究
2020-05-26高思雨白彩虹王晓波
高思雨 白彩虹 王晓波 张 旭,
(1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847;2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辽宁 大连 116600)
青黛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eusia Bremek、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fiumAit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团块或颗粒[1]。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靛蓝、靛玉红。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的作用,用于瘟病发斑、胸痛咳血、口疮、喉痹、小儿惊痫。研究表明,青黛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2-3],抗病原微生物及抗肿瘤[4-6]作用,其主要成分靛玉红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良好的效果[7],是中药复方黄黛片组方的主要原料[8]。市售青黛有掺伪、掺杂、染色、增重等问题使得青黛质量差异很大。本课题对六批青黛灰分含量、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等含量进行测定,并验证现行的青黛质量标准是否稳定可行,为建立完善的青黛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岛津LC-10AT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色谱柱为JK5-3408C18柱(250 mm×4.6 mm,5 μm);KQ-500DE 超声波清洗器(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药和试剂:青黛(分别购于大连六家药店,编号分别为1~6号);靛蓝对照品(购于国家标准物质中心,批号:123251);靛玉红对照品(购于国家标准物质中心,批号:88131);甲醇(Sigma-Aldrich公司,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3 性状:1、2、3、4、6号样品呈蓝色粉末,用手搓即成细粉,体轻,易飞扬,微有草腥气,味淡,不溶于水,于无水乙醇呈深蓝色。5号样品呈蓝绿色粉末,体轻,易飞扬,有怪味,不溶于水,于无水乙醇呈绿色。
1.4 鉴别
1.4.1 显微鉴别:分别取少量1~6号的青黛粉末置载玻片上,用稀甘油封片,于显微镜下观察粉末的显微结构,分别用10倍物镜和40倍物镜对青黛粉末进行观察,结果见图1。根据显微鉴别得出5号青黛粉末为伪品,5号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粒几乎没有靛蓝结晶。其他几种青黛样品中均含有大量的靛蓝结晶及部分植物的纤维、导管等碎片。
1.4.2 水溶性色素鉴别:分别称取1~6号青黛粉末各0.5 g,放入烧杯中,加10 mL水,震荡后放置片刻,观察水层颜色,水层不得显深蓝色。除5号样品水层显淡蓝色,其余五种样品水层均不显色。水溶性色素鉴别结果显示,六种样品水溶性色素均符合标准。
2 含量测定及结果
2.1 水分检查:采用药典中水分测定法中的第一法烘干法测定青黛粉末中的水分,根据减失重量计算青黛粉末中水分的含量,结果见表1。
2.2 灰分检查:利用药典附录IXK灰分测定法测定青黛粉末的灰分,根据炽灼所得的青黛残渣的重量,来计算青黛样品中灰分的含量,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小于10%的样品归类为正品,结果见表1。
2.3 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测定:利用药典附录XA浸出物测定法测定青黛粉末的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见表1。
2.4 靛蓝含量测定
2.4.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606 nm。理论板数按靛玉红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1号青黛
2号青黛
3号青黛
4号青黛
6号青黛
表1 6批青黛含量测定结果(%)
2.4.2 供试品制备:分别取1~6号青黛粉末5mg,精密称定,放置于25 mL容量瓶中,加入2%的水合氯醛的三氯甲烷溶液约22 mL,超声处理30 min后,放冷,加2%的水合氯醛的三氯甲烷溶液定容,摇匀,过微孔滤膜,即得。
2.4.3 标准品制备:取靛蓝对照品2.5 mg,精密称定重量,放置于250 mL的容量瓶中,加入2%的水合氯醛的三氯甲烷溶液约220 mL,超声处理1.5 h,放冷后,加入2%的水合氯醛的三氯甲烷溶液至刻度,摇匀,过微孔滤膜,即得靛蓝标准品,每1 mL中含有靛蓝10 μg。
2.4.4 靛蓝含量测定 分别取上述供试品溶液与靛蓝对照品各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测定,即得结果。据药典规定,本品按青黛干燥品计算,含靛蓝量不得少于2%。结果见表1。
2.5 靛玉红含量测定
2.5.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92 nm。理论板数按靛玉红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2.5.2 供试品制备:分别称取1~6号青黛粉末50mg,精密称定,放置于25 mL容量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约20 mL,超声处理30 min,放冷后,继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定容至刻度,摇匀,过微孔滤膜,即得。
2.5.3 标准品制备 称取靛玉红对照品2.5 mg,精密称定,放置于50 mL容量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约45 mL,超声处理使其溶解,放冷后,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至刻度,摇匀后,精密量取配置溶液10 mL,放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人N,N-二甲基甲酰胺至刻度,摇匀,过微孔滤膜,即得靛玉红标准品,每1 mL中含有靛玉红5 μg。
2.5.4 靛玉红含量:测定分别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及靛玉红对照品各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按上述设定条件测定,即得结果。据药典规定,本品按青黛干燥品计算,含有靛玉红含量不得少于0.13%。结果见表1。
3 讨 论
对市场上所购买的六批青黛性状、显微鉴别,灰分,水分及水溶性色素检查,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靛蓝及靛玉红含量等进行测定。根据2015版药典中记载,青黛中靛蓝的含量应不低于2%,靛玉红的含量应不低于0.13%,水分含量不得过7%。5号样品靛蓝含量0.89%,靛玉红含量0.03%,均小于药典规定,含量测定为伪品。经检查,除5号样品外,其余均为真品。显微鉴别观察到1、2、3号样品中含大量靛蓝结晶,同时植物的组织残留较多,在显微镜下呈现为黄色团状,鉴定其为真品但无法由此判断其质量优劣。5号样品含有大量淀粉粒,几乎没有靛蓝结晶。经HPLC测定,5号样品靛蓝及靛玉红含量均不合格,确定其为伪品,其他五种样品均为真品;实验后所得的灰分应该为白色细粉,其中5号青黛实验后所得的灰分为黄褐色,其余五种青黛所得的灰分为灰白色。五种酸不溶性灰分平均值为8.28%,灰分含量测定的平均值为50.91%;五种样品水分含量平均值为5.9%;五种样品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的平均值为4.34%;5号青黛的醇溶性浸出物为翠绿色,其余五种青黛的醇溶性浸出物均种棕黑色,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平均值为1.97%;靛蓝含量平均值为2.16%,靛玉红含量平均值为0.17%。
青黛的加工需要经过浸泡、打靛和粗靛精制三个步骤[9],后两个步骤在操作时需加入石灰水和生石灰,加入石灰的量和淘花的工艺是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也是正品青黛灰分值高的原因所在。马双成等将2017年青黛灰分(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数据与40年前27批青黛灰分测定数据(1977年药典修订草案)对比,发现从1977年到2017年,青黛总灰分数据从50.6%到74.7%有明显增加,而酸不溶性灰分数据从18.8%到9.3%有明显降低,表明青黛含石灰量在增加,而加工所用石灰纯度更高。2017年,张萍等[10]发现在抽查青黛样品中,掺入的石灰含量达70%~80%,掺杂和增重情况极其严重,而染色情况较以前有所好转,样品均未检出孔雀石绿。传统工艺生产的青黛因含石灰等杂质,对其临床应用产生较大的影响,现代研究也证实了石灰含量过高,可能降低青黛的清热作用及产生对消化道的刺激作用。由于生产加工厂家多、原料来源不一、加工方法和炮制工艺差别较大,且有掺伪、掺杂、染色、增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药材质量和临床疗效,成为提高青黛质量水平的首要问题之一。
本实验仅抽取六批青黛进行检验,合格率不足以代表青黛的整体质量水平。市面上的青黛质量差异很大,有很多掺伪掺假品出售。相关文献报道青黛的不合格率也相对较高。建议明确规定生产中加入石灰的量,优化淘花、浮选工艺,减少非药用成分残留量,进一步完善生产工艺,加强对青黛生产的监管,以完善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