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海关辖区2017-2018年输入性疟疾与出国劳务人员相关性分析
2020-05-26济南海关山东济南250031
济南海关(山东,济南,250031)
疟疾是一种经按蚊叮咬人体而传染的虫媒传染病,临床上以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脾肿大、贫血为特征,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目前全球约有40%人口受到疟疾威胁,20多亿人面临着被感染的威胁,每年有3.5亿-5亿人感染疟疾,110万人因疟疾死亡[1]。疟疾是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三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也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寄生虫病。经过我国多年的积极防控,疫情显著下降。由于平均文化水平较低,“防疟”知识欠缺,出国劳务人员是疟疾等虫媒传染病的高发人群,也是输入性疟疾的主要群体。2010年我国制定并启动了全面消除疟疾的行动计划,2015年全国除云南部分边境地区外,其他地区均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到2020年全国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山东省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了相应的消除疟疾工作计划,2019年是山东省消除疟疾进程中重要一年,经过2018年“消疟”省级评估工作后,今年迎来了国家评估。掌握出国劳务人员的相关情况及输入性疟疾的基本情况对做好“防疟”工作和山东省“消疟”计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济南关区出国劳务人员情况分析
1.1 基本情况
2017年济南关区出国劳务人员疾病监测21821人次,占比出境总体检人数的50.6%,去往国家主要分布如下图1所示:
2018年济南关区出国劳务人员疾病监测19768人次,占比出境总体检人数的47.6%,去往国家主要分布如下图2所示:
图1
图2
1.2 济南关区出国劳务去往国家主要分布特点
通过对2017-2018年济南关区出国劳务人员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去往日本、马来西亚、韩国等亚洲发达国家劳务人员相对集中,2017年占比出境劳务人员总数的26.1%,2018年占比出境劳务人员总数的28.8%;去往沙特、科威特等中东石油国家人数较多,2017年占比出境劳务人员总数的17.5%,2018年占比出境劳务人员总数的13.5%;去往疟疾、霍乱、黄热等传染病高发区的非洲各国劳务人员较多,2017年占比出境劳务人员总数的20.4%,2018年占比出境劳务人员总数的20.6%。
1.3 济南关区出国劳务人员人群特点
2017-2018年济南关区出国劳务人员年龄多集中在30~50岁之间(其中去往日本劳务人员年龄多集中在18~35岁之间,去往非洲劳务人员年龄多集中在40~50岁之间);劳务人员以男性为主,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人员平均文化水平不高;人员对疟疾等传染病防控认识不足;人员经济条件差,大多来自农村。
1.4 济南关区出国劳务人员去往非洲情况分析
疟疾是全球流行最严重的虫媒传染病,据估计世界范围内约82%的病例发生在非洲地区。郝秀华等[2]对29万回国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表明,疟疾感染者中来自非洲的人数最多,占总检出者的87%,同时以劳务人员为主,占总人数的93.3%。非洲地区疟疾患病情况严重,且以恶性疟为主,因此分析出国劳务人员前往非洲情况对“防疟”工作和监测对象尤为重要。济南关区所属泰安地区是出国劳务相对集中的地区,通过与泰安地区多个做非洲外派劳务公司负责人深入交流得知,去往非洲劳务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项目多为“一带一路”中国援非项目,公司多为国有大型企业,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多半带国内劳务人员前往施工;二是施工现场偏僻,周边无商店和医院等基础设施;三是公司自配医生、厨师等,常备青蒿素、奎宁等治疟药物;四是劳务人员饮食及住宿环境尚可,工作环境恶劣,天气闷热,蚊虫横行,被叮咬普遍;五是劳务人员在非洲得疟疾情况普遍,得病后大多能得到及时救治,但是再次得病率高,感染较为严重者会选择回国治疗。
2019年3月,济南海关针对近两年来输入性疟疾人员做了一次电话回访,电话回访人数为37人,其中2人来自巴基斯坦,其余35人均有非洲游行史,且均为出国劳务人员,入境时14人有发热等临床症状,21人无发热症状,但是回家后一段时间开始发热得病。电话回访的输入性病例存在几个特点:一是输入性病例均无输血史,均有蚊虫叮咬史;二是输入性疟疾既有回国后复发得病,也有国外感染回国后过了潜伏期后得病;三是工作环境和医疗条件差,得病后治疗不彻底,复发率较高;四是是出国劳务人员文化水平低,对疟疾认识不足,缺乏“防疟”知识,自我保护意识差。
2 出国劳务人员输入性疟疾风险评估及相关性分析
济南关区近两年来出国劳务去往日本、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相对集中,由于这三个国家国内环境较好,不是按蚊的主要分布区,得疟疾可能性小,输入性疟疾的风险较低。综合评价出国劳务去往日本、马来西亚、韩国的输入性疟疾可能性评价结果:D不太可能或E罕见。济南关区近两年来去往非洲各国劳务人员较多,由于非洲各国国内环境较差,是按蚊的主要分布区,再加上没有有效疫苗预防,得疟疾可能性大,由于疟疾存在潜伏期及得了疟疾治疗不规范等问题,输入性疟疾风险较高。综合评价去往非洲劳务的输入性疟疾可能性评价结果:B很可能或C可能。
事件发生可能性水平分级及描述的等级图
据山东省疾控中心数据,2017年山东省疟疾发病人数为209例,2018年山东省疟疾发病人数为233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以上病例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有非洲旅行史,且以出国劳务人员为主。山东自2012年以来无本地新发疟疾病例。通过以上分析和疾控中心数据可知,近几年以来山东省输入性疟疾大都与出国劳务人员有关,且大都是从非洲劳务输入境内,因此,应重点做好去往非洲劳务人员的疟疾知识教育和宣传防控工作。
3 讨论
3.1 20世纪 50~60年代疟疾曾经是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努力,我国疟疾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年来,随着全国本地疟疾疫情大幅下降,输入性疟疾疫情更显突出[3]。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实施,今后援非项目逐渐增加,且增长速度较快,在国家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尼日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安哥拉等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4]。而当前,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仍是世界最主要疟疾流行区,且疫情较为严重[5-7]。出国劳务人员文化水平较低、“防疟”意识淡薄、出国劳务外部工作环境恶劣、蚊虫肆虐,再加上疟疾人群普遍易感,所以出国劳务人员得疟疾情况普遍,而非洲当地医疗水平低下,治疗水平有效,得了疟疾也得不到正规治疗,也增加了感染疟疾后的死亡风险。非洲主要以恶性疟为主,治疗不规范,不彻底,存在复发的风险,疟疾存在潜伏期问题,这些因素都导致了输入性疟疾的风险,因此赴非洲劳务人员输入性疟疾情况不容乐观。
3.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疟疾不在检疫传染病之列,入境时如果无疟疾发作或患者主动申报,海关卫生检疫部门无法对其实施检疫;组织其出国的劳务公司,回国后亦不对其进行带虫者筛查及追踪。这样,隐性感染或带虫者未经筛查直接入境,造成了近年来输入性疟疾病例不断增多的风险。降低境外患病率,减少疟疾病例输入,探索海关在输入性疟疾防控工作中的作用,构筑好“境外、口岸、境内”三道防线,从而使中国“消疟”行动更具完整性和体系保障。
3.2.1 加强输入性疟疾疫情防控安全协调机制建设
海关相关部门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会商,联合开展输入性疟疾和风险评估,积极推动中国“消除疟疾”行动;与卫生、公安、边检等各部门开展信息交流与工作配合,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动防控机制,强化境外境内全链条监测,形成消除疟疾合力。
3.2.2 做好口岸流行病学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
定期开展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和输入性疟疾风险评估,根据出入境人员传染病风险防控的形势和特点,积极做好检测试剂、耗材、消杀药械和防护用品的准备,确保有备无患。多渠道收集境外疫情信息,开展早期风险评估和预警,指导口岸一线精准检疫。进一步加强业务技术人员培训,建立健全一整套长期稳定的防控体系及机制,做到防患于未然。
3.2.3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出入境人员自我防护意识
通过在保健中心、出入境口岸通道设置宣传手册、电子屏幕、现场咨询等方式向出入境人员宣传防控知识,主动与劳务公司联系,对劳务人员进行疟疾防治的专题讲座,使出入境人员充分认识到输入性疟疾的传播途径、防治措施和危害性,做到及时防控,有效预防。加强对出入境劳务和旅游人员的宣传教育,指导前往疟疾高发国家或地区的人员积极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有效降低易感高危人群的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