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口岸首例输入性类志贺邻单胞菌感染性腹泻病例的调查分析
2020-05-26山西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山西太原030021
山西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山西,太原,030021)
闫欣桐 太原机场海关 (山西,太原,030031)
感染性腹泻是由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疾病[1],是全球流行广泛和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发展中国家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每年发病高达 30亿~50亿人次[2],暴发疫情突出,引起各国的重视。其他感染性腹泻是指除痢疾、霍乱、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3],由于其病原体种类繁杂、分布广泛、流行性强,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居全国法定丙类传染病第2位[4],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据文献[5]报道,2010-2018年西安市其他感染性腹泻以病毒感染为主,病原体以轮状病毒为主,其次是细菌感染。类志贺邻单胞菌被认为是导致感染性腹泻的一种新的病原菌,1947年在美国密执安州一名患者粪便中首次分离并命名为C—(27)副大肠菌,具有宋内志贺菌Ⅰ相抗原,《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第九版将其归为弧菌科[6,7]。后国内外学者对其病原学特征、生态学分布和致病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属肠杆菌科,动力和氧化酶阳性,兼性厌氧,最适培养温度为37摄氏度,广泛分布在淡水环境中,可存在水、野生及家养动物体内,在温热带气候区域常常通过鱼贝类、水感染人体,导致感染性腹泻和食物中毒,常发于温暖季节,且多为散发病例,患者多有不洁饮食史,该细菌曾在日本两次暴发流行[8]。国内研究者在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出类志贺邻单胞菌,近年来在广东、云南、黑龙江、浙江等地均有类志贺邻单胞菌检出报道[9],但山西口岸输入性病例为首次检出,本研究针对此病例进行调查分析,为口岸腹泻病例的检测和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医学伦理学
海关总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的相关规定,对入境、出境的人员实施传染病监测,并且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对出入境人员可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且签署采样知情同意书,采集患者标本并及时送当地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检测。
1.2 病例资料
2019年7月8日山西口岸一名从泰国曼谷回国人员主动申报腹痛、腹泻、出虚汗,现场海关关员立即将其引至医学排查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排查,签署采样知情同意书,并采集血液和粪便标本及时送检。
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ONE-4-ALL Genomic DNA Mini-Preps Kit核酸提取试剂盒购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QIAamp@MinElute@Virus Spin Kit病毒核酸离心纯化试剂盒购自德国QIAGEN公司,病毒性感染性腹泻8项病原体检测试剂盒购自深圳联合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霍乱弧菌核酸检测试剂盒购自江苏硕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溶血弧菌核酸检测试剂盒购自江苏硕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革兰氏染色液购自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麦康凯琼脂、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盐琼脂(XLD)、SS琼脂、营养肉汤购自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鉴定卡购自梅里埃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主要仪器有希森美康血细胞分析仪XN1000,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600,ABI ViiA7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离心机,混匀器,微量分光光度计等。
1.4 流行病学调查
对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其发病经过,临床表现,旅行史,野生动物、禽鸟类接触史、蚊虫叮咬,有无用药等等相关流行病学因素。
1.5 血液检测
EDTA抗凝血混匀完全后采用希森美康血细胞分析仪XN1000血常规检测;抗凝全血涂片染色镜下观察是否有疟原虫;未抗凝全血经低速离心后分离血清,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600进行肝功能、肾功能检测。
1.6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新鲜粪便标本置于3~5ml增菌液(GN增菌液)中37℃增菌4~6小时,使用生工有限公司的核酸提取试剂盒提取细菌核酸,采用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副溶血弧菌和霍乱弧菌核酸检测试剂盒检测相应病原体;新鲜粪便标本参照QIAamp@MinElute@Virus Spin Kit病毒核酸离心纯化试剂盒提取病毒核酸,应用病毒性感染性腹泻8项病原体检测试剂盒进行腹泻相关病毒核酸检测,具体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参照试剂盒说明书。
1.7 细菌培养及鉴定
粪便标本直接划线接种XLD平板、麦康凯平板和SS平板,37℃培养24小时后,挑取无色、半透明、光滑较扁平可疑菌落进行生化鉴定。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调查
该病例为男性,33岁,于2019年7月1日赴泰国旅行,在泰国停留7天,期间有蚊虫叮咬史,无野生动物、禽鸟类接触史,7月8日准备回国出现无明显原因腹痛、腹泻、出虚汗,体温36.3℃,无恶心呕吐,无咳嗽,无肌肉酸痛,飞机上曾服用干酵母片。
2.2 血液学检测
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明显偏高(23.7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偏高(88.2%),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5.6%);肝肾功能正常;血涂片镜下未见疟原虫。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见表1)。
表1 腹泻病原体核酸检测结果
2.4 细菌分离鉴定
在麦康凯平板和SS平板均生长,SS平板菌落为圆形、光滑、无色半透明、中等大小菌落,麦康凯平板菌落为圆形、透明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为G-直杆菌。VITEK 2生化鉴定结果为:类志贺邻单胞菌,鉴定结果非常好(Possibility=99.8%)
3 讨论
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结果证实,该患者腹泻是由类志贺邻单胞菌感染引起的其他感染性腹泻。本病例是山西口岸首次检出输入性类志贺邻单胞菌感染性腹泻病例,分离的类志贺邻单胞菌革兰氏染色镜检为G-直杆菌,在麦康凯平板和SS平板均生长,SS平板菌落为圆形、光滑、无色半透明、中等大小菌落,麦康凯平板菌落为圆形、透明菌落,菌落特征、生化特性与其他报道相符[9]。类志贺邻单位胞菌是引起人胃肠炎、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广泛分布在淡水环境中,可存在水、野生及家养动物体内,在温热带气候区域常常通过鱼贝类、水感染人体,常发于温暖季节,且多为散发病例,患者多有不洁饮食史,邻单胞菌属类志贺邻单胞菌因与肠道科的志贺菌属所致疾病在临床表现上尤其是肠道症状相似 ,且生化特性也较相似,在实验室分离培养时容易漏检,因此应予以关注。王若南等人[10]对2012-2013年浙江省4家医院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分离培养,类志贺邻单胞菌分离率为2.5%,明显低于厄瓜多尔在2004-2008年报道的11.4%以及在2001-2002年泰国西部报道的10%,高于尼日利亚东南部的1.7%,这些结果均表明类志贺邻单胞菌的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很大差别。中国香港[11]及孟加拉国[12]等多地的研究发现夏秋季是类志贺邻单胞菌感染的高发季,这与水环境中该细菌的季节波动是一致的。此外,居民具有在夏秋季喜欢生食、烧烤和腌制海产品等饮食习惯,这种饮食习惯加上受污染的水源及海产品是类志贺邻单胞菌引起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及扎伊尔等地报道其暴发流行与生食受污染的牡蛎及贝类或淡水鱼等有关[13]。
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为热、雨、旱三季,年均气温24~30℃,6-10月是雨季,持续高温高湿度,常年流行疾病,全年有流感发生,登革热、日本脑炎、疟疾、痢疾、霍乱等传染病时有发生。该病例为赴泰国旅行人员,归国途中发生腹泻,极有可能与该患者饮食不注意,生水饮用或者食用生海鲜有关。因此建议去往泰国旅游人员宜喝煮沸的水或者罐装饮料,勿用冰块或食用生的海鲜、半生的肉类或乳制品,避免在路边摊点进食和购买街头小贩出售的食物。户外活动宜在管理良好、经氯化物处理过的泳池或未被污染的海水中游泳。山西口岸出入境人员赴港澳台、东南亚旅游人群较多,多数为短期旅游团队,因此加强该人群的健康宣传教育,尤其是防范消化道传染病的预防教育,对于预防旅行者腹泻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