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好新闻与“脚力”的必然联系
2020-05-25牟维
牟维
摘要:广播电视新闻是传统新闻报道的重要形态。本文以近年几篇优秀新闻作品(包括消息、通讯和新闻纪实片)为例,以“三贴近”是提高新闻作品质量的必然条件为出发点,阐释了好新闻的真实性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基层一线,深入具体的新闻源头,用脚力丈量、用眼力观察、用脑力思考、用笔力记录是对新闻工作者的最基本要求。
关键词: 广播电视新闻 践行四力 脱贫攻坚 发现创作
媒体融合时代,我们站在了第四次传播革命的风口浪尖。有学者曾统计,一个新的传播介质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微博用了14个月,微信只用了10个月。技术革命改变了传播形态和舆论格局,传统媒体处于一个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在充斥着“网红”“10万+”“唯快不破”的喧嚣中,人们对优质内容的要求从未降低,大家对“好新闻”的渴求也从未减少。
一、“好新闻”需走进一线、贴近基层
新闻媒体存在的最大价值和最大的社会意义就在于真实客观地对“新近或正在发生事实”的报道。好新闻的真实性更是取信于民的必备条件,是新闻媒介存在之本。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在火热的生产生活中,基层一线永远是新闻的源头活水。广播电视作为现代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想要报道一篇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电视“好新闻”,不仅需要高超的眼力、脑力和笔力,更需练就非凡的脚力,走进一线、贴近基层,从新闻报道的表达风格、人性视角、价值追求上进行思考创新。越是活力迸发的时代,越呼唤反映时代精神的新闻作品。以下仅以近些年我省尤其是遵义市广播电视台参与一线制作的部分优秀作品为例,进行粗浅阐释。
2017年,贵州省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展开。为宣传好这一大的时代事件,遵义市委宣传部酝酿拍摄一部反映当下黔北农村脱贫攻坚工作发生巨大变迁的纪录电影。摄制组成立后,遵义市广播电视台参与工作的人员第一时间到几个贫困县的扶贫点上配合帮助摄制组实地踩点调研,寻找合适的地点和人物故事,通过筛选最终选定贵州省有20个极贫乡镇之一的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石朝乡。
从以往做新闻纪录片的经验来看,片中主人翁非常重要,主人翁选对了这个片子就成功了,因为主人翁有故事性,有表现力,就能串起整个片子。所以前期工作人员就深入石朝乡下面的村里去寻找,最终确定了三个重点人物,一个是一心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大漆村的党总支书记申修军;第二个是因为贫穷,30岁还没有成家,一心想搬到城里发展的申周;第三个是在外打过工,有一定见识,一心想在家乡脱贫致富的申学科。
在石朝乡,以著名新闻纪实独立制作人焦波老师为首的摄制团队花了300多天时间拍摄了这部新闻纪录片《出山记》。《出山记》用一种平视的态度与村民沟通,不刻意回避在他们身上发生的各种矛盾,真实再现各种冲突,力求用真实的故事告诉观众:脱贫攻坚工作是怎么完成的,它的过程是怎么样的……譬如大漆村的支部书记申修军,在表现这个人物的时候,作为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广大干部代表,我们没有去拔高他,而是用他的生活和工作细节,以及他情感的变化去展现形象,突出他们坚韧不拔、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影片于2018年4月作为向改革开放40年献礼影片上映,在新闻界、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2019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汪洋同志看完影片,给予很好评价并做了批示。该影片获得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广州国际纪录片最佳长片奖、全国十佳十优纪录片、2018最具影响力十大影片奖、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评委会特别推荐奖等奖项,同时也获评2018年度贵州新闻一等奖。
2018年11月,在中越边界麻栗坡老山片区大面积扫雷行动中,遵义籍排雷英雄杜富国为掩护战友,在加重手榴弹爆炸时舍身一挡,失去了双眼双手。“你退后,让我来。”铿锵有力的6个字,书写了新时代“四有”革命军人的铁血荣光。为报道好杜富国的英雄事迹,贵州省委宣传部、遵义市委宣传部以及陆军南部战区组织了军地跨省联合采访。遵义市广播电视台派出记者参加的记者团前往云南扫雷大队和杜富国医治康复的医院进行深入挖掘,6个城市县乡,7天采访周期,2000公里的跨越。没有近距离的接触,媒体对杜富国的理解,可能只是舍己为人的英雄形象,但真正走近他、靠近他,记者们才真正感受到他爱国敬业、乐观向上、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部队授予他一等功奖章和证书,他在病床上不卑不亢地抬起断臂敬上军礼;大家来看望他,都为他的伤情忧心忡忡,可他脸上却总是挂着笑容,和战友、护士开着玩笑;他不能再上雷场了,却将慰问金分赠给了被地雷炸伤的边疆群众……就是真真切切触摸这些有温度的细枝末节和生活琐碎,记者们知道了他们报道中的英雄不是神,不是钢铁巨人,而是一个可爱、有趣,今年刚满27岁的排雷兵。
由遵义市广播综合频率记者采写的广播新闻系列报道《扫雷英雄杜富国》获得29届(2018年度)中国新闻奖广播专题三等奖。该作品是当年贵州省唯一获奖的广播作品,也是全省地州市中唯一获奖的作品。采访杜富国英雄事迹期间,我们的记者观看了杜富国所在扫雷大队在高山丛林中的扫雷行动的视频,同时到了现场,崇山峻岭中,扫雷官兵挥汗如雨,一招一式都面临危险,一举一动都在生死之间。凝重的战场气氛,一张张无畏的青春面庞,感受到了扫雷官兵在这里用汗水彰显青春,用热血播种忠诚的使命担当,记者认真用话筒记录下了一个个为之动容的故事。作为广播作品,杜富国的新闻以三集系列录音报道形式,在制作录音作品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现场音响,用了杜富国的战友、领导、亲人、校友的同期声音,还原了杜富国 “让我来”的精神,展示了杜富国代表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一种担当精神。
二、对电视新闻来说,画面语言永远是第一位的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要做好一篇好新闻,“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是肯定不行的,只有到了现场才知道真正触动你的是什么。《贵州钢绳:自主创新铸就钢绳中国品牌》是入围贵州新闻奖的2018年度贵州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我们的采访团队在创作这条新闻的时候,远赴内蒙古自治区的黑岱沟煤矿和铜仁奥体中心,行程2000多公里,耗时一个多星期,采访了施工方和项目方。在内蒙古,黑岱沟煤矿进口的“亚洲第一铲”主绷绳发生断裂,这个铲子自重5300吨,臂长110米,所有配件以前全部依赖进口。然而,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在产品要求高、工期要求紧的情况下,为黑岱沟煤矿进口的吊斗铲量身定制了主绷绳,经试用完全替代进口。这个偶然事件的背后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制造业通过自主创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一个缩影。采访过程中,民族的气节、国企的担当、生产一线的“工匠精神”,都在感动着记者们,也驱使著他们更多去挖掘国产钢丝绳能取代进口背后的故事。
此外,采访过程中,记者也发现很多现场的东西与想象中的情况并不相符,遇到了很多没有预想到的新问题。比如: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的铜仁奥体中心顶棚支撑,全部采用了贵绳生产的合金镀层全密封钢丝绳。这项技术国际领先,取代进口。可是,到达现场才知道,这里毗邻机场,是禁飞区,原来设想的用航拍来拍摄大景和细节的计划完全打破。钢绳全部被架设在高空,要想拍绳子的细节人也必须升到空中。为了突显工程的宏伟和技术上的精湛,我们的记者爬到了30楼在建建筑的屋顶拍摄到了铜仁奥体中心的全貌,又戴着安全绳上到吊车上,在数十米高空上完成了密封钢丝绳细节画面的拍摄和记者出镜。也许,最终打动评委的正是这些画面的处理,因为对于电视新闻来说,画面语言永远是第一位的,你在画面细节上的努力与作品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是呈正比的。
三、优秀的新闻作品来自发现和创作
在2019年的走基层报道中,贵州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制作的长消息《 5639次列车:慢慢地陪着你走》让人印象深刻。5639次“小慢车”这个题,去年以来,中央台播出过,新华社报道过,并不算新鲜。但这条报道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就是:以往每年春运都要停运,为快车让路的5639次“小慢车”今年春节不停运,小慢车从玉屏到贵阳全程要行驶7个半小时,停靠16个站。为了找准讲述者,贵州广播电视台两组记者分别与车上的沿线学生、卖菜农民、其他乘客以及乘务员闲聊、漫谈,全面撒网,精心找寻重点采访对象。他们跟车的踩点之行,除了1个小时追踪乘客,还有6个多小时,一直粘着车长罗晓萱聊,什么都问,甚至还问了可能会让她不舒服的问题:你为啥不去跑动车……
这条5分钟38秒的新闻,这两组记者一共坐了6趟小慢车,累计45个小时,采访了40多个人,拍摄素材时长将近10小时。
马克思新闻观强调“新闻的本源是生活”,中国特色的新闻观也说“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范长江)。上述案例极其重要地反映了另外一个新闻学观点,即新闻的发现和创作。优秀的新闻作品首先来自发现,新闻记者也必然是新闻发现者。新闻发现力,就是指记者的新闻敏感。新闻发现是新闻传播全过程的首道工序,也是新闻传播的基础和保证。新闻发现力既是一种判断力,也是一种挖掘力,还是鉴别能力和联系能力。而培养记者新闻发现力的途径,主要就是靠“走”,它直接决定着记者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新闻发现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细致的磨炼和长期的培养。有了基于思考的“发现”,才会有基于思考的创作,立场、角度和熟练的文字功夫,最后决定新闻作品的质量。
新闻舆论影响力是指“主体通过信息传播在社会舆论界引起关注、产生反响、激起共鸣的一种能力”。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以及带来传播领域变革的新形势下,基层媒体特别是地市级媒体,较之中央、省级媒体,甚至比起已经全面实质性推进的县级融媒体建设发展,生存空间变得更为狭窄,受众分流更为严重,除了转型融合发展显得势在必行外,生产更多更好的优秀新闻作品,以此提高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稳固阵脚、稳定受众群,也是情理之中。这就需要一线记者要深入基层、贴近生活,同时具备有一定的洞察能力,能够探究到事物的最本质特点,对新闻碎片科学合理地开展整合与优化工作,再將新闻信息进行深入的加工,从而呈现给受众的新闻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增加受众的审美体验,以及能够呈现出事物的真实情况。想要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唯一的捷径就是与时代“同频共振”,深入践行“四力”,详尽了解基层的呼声,群众的渴求,才能创作出一个又一个精品。
四、结语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互联互通的互联网时代,网络工具为新闻采访提供极大便利。但是,再便捷的传播手段、再精彩的文案策划,也无法生产来自一线的见闻,也难以取代蹲点调研的价值。优秀的新闻作品是跑出来的,优秀的新闻记者是苦出来的。每年的新春,我们一批又一批新闻工作者饱含真情,不以山海为远,在风雨兼程中书写感人故事,于沉沉暮霭下记录万家灯火。忙碌的身影背后,留下了大量佳作,感染了无数受众。记者“走基层”活动,更成为我们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强劲脚力、练就眼力、锻炼脑力、考验笔力的一次次集中行动。从一个个“走基层”的优秀作品案例中我们看出:不深入基层不行,不开动脑筋精心谋划不行,不找好角度切入不行,选题不典型不行,稿件不生动不行,现场感不强不行,采写没有细节不行,稿件没有感情不行。越贴近越生动,越深入越精彩。
归结起来说,好新闻都是用脚“写”出来的!
参考文献:
[1]郑保卫.当代新闻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1.
[2]]季宗绍.新闻采访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
[3]沈正赋.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重构[J].现代传播,2016(5).
[4]张成良.新闻舆论:概念源流与内涵解读[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3).
(作者单位:遵义市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