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民间美术阳新布贴艺术与儿童绘本创作元素的相通性研究

2020-05-25李婧

大观·东京文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儿童绘本民间美术

李婧

摘 要:我国民间艺术历史悠久,经历了一代代的传承,成为宝贵的艺术财富。儿童绘本作为现代儿童认识以及接触事物的重要途径,在开发思维以及情感建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民间美术与儿童绘本创作结合,无疑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文章以湖北民间美术阳新布贴为例,探讨其与儿童绘本创作结合的相通性。

关键词:民间美术;阳新布贴;儿童绘本

注: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湖北民间美术在儿童绘本创作中的运用研究——以阳新布贴为例”(16Q077)研究成果。

作为湖北省最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阳新布贴艺术主要是指用边角布料等在深色的底布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图样形式,多用于婚嫁、配饰以及宗教方面。阳新布贴借助抽象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多样化的构图、多彩的颜色以及传统工艺等进行高度结合,极具地方审美特色。儿童绘本是儿童最早期开始观察事物并建立情感的纽带,在其启蒙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近年来,许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问题逐渐重视,儿童绘本市场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纵观当前市面上的儿童绘本,大都过于商业化,缺少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情感积淀,不利于该行业的发展。将阳新布贴等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与儿童绘本创作相结合,可以极大地丰富儿童绘本的创作范围,同时也使阳新布贴等优秀民间艺术得到较好的传承,在新的时期以新的方式焕发新的生命力。因此,有必要就阳新布贴艺术与儿童绘本创造的相通性展开讨论。

一、阳新布贴艺术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阳新布贴的品类非常多,从儿童日常穿用到婚嫁的服饰用品以及祭祀装饰品等,囊括了大大小小30多个品种。常见的有儿童的鞋帽、马甲以及童枕。不同的布贴蕴含的寓意各不相同,人物主要包括仙人摘桃、孟宗哭竹以及牧羊人等,动物瑞兽主要包括貔貅、大象以及锦鲤等,植物包括水仙、莲花、佛手,瑞物包括灯笼、万字符等。

阳新布贴在内容以及造型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色。以内容为例,阳新布贴的主要内容源自我国民间戏曲小说的人物、地方风土人情以及乡间景观,比如金鸡鲤鱼、万代福贵等,内容看似不多,但经历了数千年的传承,未出现完全雷同的內容。阳新布贴艺术具有十分丰富的类型,蕴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大多数布贴设计缜密、精细,刺绣工艺精湛且被赋予了丰富的样式,极大地增加了布贴的浪漫主义气息。就造型而言,最为鲜明的特点是,在颜色相对较深的底布上额外搭配更为鲜亮的对比色,通常以红底或者黑底为主。在用材方面,阳新布贴主要以棉质布料为主,软和贴身,正是这种土棉布和浪漫构图的结合,造就了阳新布贴的质朴之美。在针法方面,阳新布贴主要以南方的钩、锁以及走绣为主,利用针线将各种不同的布料进行有机结合,上百种刺绣纹样在不同的布贴实物中均有体现,极大地丰富了布贴的装饰性。在感叹阳新布精美的同时,还能够感受到阳新妇女们精湛的手工针线技艺。

二、阳新布贴与儿童绘本创作的相通性

(一)精神本质高度契合

阳新布贴艺术与儿童绘本在精神本质层面具有非常高的相似度。阳新布贴艺术以其强烈的生命形态阐述了荆楚大地的百姓对于生活的向往以及迫切的追求。绘本在安抚以及温暖人心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可以为儿童构建较好的精神世界,帮助其探寻生命的真谛。阳新布贴艺术具有一定的浪漫主义气息以及神话特点,而这恰好与儿童绘本的创作不谋而合。这些神话故事以及历史典故经过一代代的传递,已然成为湖北重要的文化资源。如若可以将其与儿童绘本创作相结合,不但可以进一步挖掘湖北地方历史文化内涵,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历史文化特点,同时也有助于优秀荆楚文化的传承。阳新布贴艺术与湖北当地的民俗民风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的民间艺人将生子、祭祀以及活动庆典等通过阳新布贴的艺术形式进行传播,表达了人们对真善美以及美好生活的渴求,阳新布贴艺术是人们心灵以及情感的诠释。将这般天真且质朴的情愫与儿童绘本相结合,是生命体传达、情感传递的重要形式。好的绘本往往可以促使儿童更好地感受生命的奇幻与美妙,提升其对生命的认识。就该层面而言,阳新布贴艺术与儿童绘本创作在精神层面高度契合。

(二)艺术表现形式的契合

作为湖北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阳新布贴对荆楚地区的文化进行了广采博撷,不但极具典型的楚汉韵味,同时还拥有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共性和艺术特性。在主观构图、造型以及设色等方面均与儿童绘本创作有着极高的相通性。就构图的相通性而言,阳新布贴民间艺术是湖北艺人智慧的结晶,具有非常独特的构图方式。站在主观角度随性地构造空间是湖北民间艺术的典型特点。儿童绘本创作往往将不同透视关系的事物在同一情境中进行描绘。另外,阳新布贴艺术的平面化以及装饰画的构图技巧与儿童绘本创作在二维平面描绘事物以及场景等特点不谋而合。就设色的相通性而言,阳新布贴等湖北民间艺术大量使用原色来传递情感、烘托气氛。大众化的设色与强烈的颜色对比明显,这是湖北民间美术的典型特点。民间设色习俗包括亮晃晃、紫金配等,表现了湖北民间艺人对于颜色的精心设计。而这种具有装饰意味的用色风格和儿童原始的审美观十分相似。色彩的实质就是可见的光谱,儿童对波长较长的光谱十分感兴趣,红色、黄色、蓝色、橙色等均是儿童十分喜欢的颜色。阳新布贴等湖北民间艺术的设色与儿童偏好的色彩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以及相通性,可以作为儿童绘本创作的参照。就造型而言,阳新布贴等湖北民间艺术造型多样,夸张有趣,这可以极大地引发儿童的兴趣。儿童处于生长阶段,通常只会对事物的基本结构进行分析,而忽视了对细节以及局部的观察,儿童绘本存在比例不合理、局部细节缺失以及客观表达不足等问题。儿童绘本所呈现的正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稚拙之美。阳新布贴艺术夸张而不拘泥于细节的造型设计恰与此稚拙之美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三、阳新布贴与儿童绘本创作结合的价值探讨

(一)对于儿童的价值

第一,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审美能力并提升其美术方面的修养。阳新布贴艺术实用且美观,实际品种繁多且特色鲜明。该艺术无论造型方面、做工方面还是选材方面均对儿童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该艺术将传统的极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引入儿童绘本中,可以使儿童了解并观察阳新布贴夸张、丰富的造型,培养并提升儿童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能力。阳新布贴艺术的内容主要取自民间生活,学习的内容也和学生的生活贴合,儿童使用绘本绘画,同时也是与这一传统艺术进行交流,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美的感受,使其对阳新布贴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形成文化认同感,使其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以及生活。

(二)提升儿童的动手能力以及积极性

以往生活物资匮乏,农村妇女大多使用边角布料等进行阳新布贴的创作,组合成各种特色鲜明的图案。将一块颜色较深的布料作为底料,随后运用剪裁以及缝制、刺绣等技艺制作而成。阳新布贴的题材较为丰富,设计灵活且工艺多样,可以很好地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帮助其树立信心。阳新布贴不但极具观赏性,同时也可以亲自动手制作。家长或者教学人员可以让儿童亲自动手制作。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儿童可以提升兴趣,制作属于自己的阳新布贴。在制作的过程中,儿童需要进行题材的选择、构思以及裁剪制作等流程,每个流程都需要儿童亲自动手,可以很好地锻炼其动手能力。为了规避这一传统艺术消亡,地方政府每年拨付专项资金用于阳新布贴的传承与保护,但实际收效甚微,依然需要新的举措使阳新布贴在新的时期焕发生机。将阳新布贴与儿童绘本创作相结合,可以使这一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被儿童认识与熟知,不但可以充分展现这一民间艺术的魅力,拉近其与民众之间的距离,同时可以使更多的年轻人关注这一传统艺术,在脑海里潜意识地建立对阳新布贴的认识,并在不断学习以及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产生对阳新布贴的学习兴趣。儿童是祖国发展的未来,使其产生对阳新布贴的浓厚兴趣,无疑是促使该艺术传承延续的重要手段,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以及创造力,恰好可以推动阳新布贴的创新发展。

四、结语

阳新布贴艺术是湖北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之一,将其与儿童绘本创作相结合,一方面可以锻炼儿童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使这一优秀的传统湖北民间艺术得到延续与传承,在新的时期焕发新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

长江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儿童绘本民间美术
儿童绘本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探讨
民间美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示
陕西民间美术中的图形视觉思维研究
浅论天津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美国儿童绘本出版中的性别理念研究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
引进版少儿绘本给我国绘本出版带来的启示
儿童绘本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