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修辞造词的特色研究
2020-05-25刘昕雨
刘昕雨
摘 要:《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文学作品之一,《红楼梦》创作过程中对修辞造词方法的应用非常多,所以艺术价值大大提升。对于我国的汉语演变来讲,整个演变过程就是词汇不断进行更新的过程。因此伴随着文化的发展,汉语词汇的体系也变得更加完善。在本文中,将对《红楼梦》作品中应用修辞造词的特色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红楼梦;修辞造词;特色
1.前言
《红楼梦》的文学艺术价值非常高,在作品创作过程中,不仅对当时所处历史时期的通用口语以及书面语进行了应用,同时修辞造词方法的应用也非常多,所创作出的词汇是《红楼梦》作品所特有的,对于作品内容以及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相比较于其他文学作品,《红楼梦》文学造诣更高并且别具一格的主要原因。《红楼梦》作品的修辞造词特色,对于后续其他作者进行文学创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
2.《红楼梦》修辞造词的特色
2.1体现建筑美感
在《红楼梦》作品当中,通篇对于叠词的应用非常多,是整部作品的主要闪光点之一。叠词的大量应用使得整篇文章的文体对仗更加公正,同时拥有一种建筑美感。因为在大多数作品创作过程中,作家进行写作效果的呈现时,建筑美是大多数作家所追求的,能够使文章的整体气势以及韵律美得到提升。复叠造词主要是对同样的字进行连续的应用,通过这种方法来对所要表述的对象进行着重表达,加深描述对象的强调程度。例如,在《红楼梦》第3回对林黛玉进行描写时,对林黛玉人物形象描写应用了泪光点点以及娇喘微微的词汇,其中点点和微微对林黛玉病态美的描写非常的深入,充分表现了林黛玉这一故事人物的命运。同时在第8回对宝玉以及宝钗对话的描写,对宝钗身上的香气用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来形容,三个叠词的应用将宝钗与宝玉之间暧昧的情愫表达的淋漓尽致,相比较于更加直白的言语,这种叠词的应用更能够体现出当时的氛围。
2.2体现音律美感
在《红楼梦》修辞造词特色当中,摹声造词所指的是对客观事物声音属性以及性状进行摹写,从而进行新词创作的艺术形式。在《红楼梦》第82回中,有一段对家雀叫声的描写,在描写过程中应用了啾啾唧唧,叫个不住等新词,同时在87回当中对林黛玉琴声描写应用了听的叮咚之声的词汇。这两处词汇的应用,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人物形象进行了生动的展现。同时在整部作品当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拟声词,包括咯吱,扑哧,咕哝,嘁嘁喳喳等。这些词汇的应用,使得整部作品当中的景物,能够在人们阅读的过程当中更加活灵活现的反映在读者脑海当中。
而且在整篇文章当中,对于摹声造词的应用,不仅仅是为了对整个故事的场景进行刻画与体现,同时也是为了将自己本身的思想以及情感在文章当中进行更好的表达,这也是《红楼梦》相比较于其他文学作品,能够取得更高成就的主要原因。在整部作品当中,对于每一个人物的形象都进行了独特的描写,同时每个单独的人物形象所拥有的社会地位和性格习性,也在文章当中进行了充分的描写,对当时的社会群众生活状态进行真实体现。对整个故事人物命运进行描写以及生存环境进行表达的过程中,应用大量的摹声造词,对人物之间的交流以及环境的变化进行描写,相比较于直白的言语进行描述,这种词汇的应用更加能够引发人们的幻想,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人物形象进行更深层次的领会。
2.3体现画面美感
画面美感的呈现是通过比喻造词或者是借喻造词来实现的,在《红楼梦》通篇文章当中所应用的语言都比较和谐和雅致,同时在进行故事情节以及人物性格特征描写时言语又较为活泼和简洁,将绘画的表达技巧在文学作品当中进行应用,使得通篇文章的语言美感得到增强。在进行景色描写时,作者使用比喻词汇来进行景色的描述,依据真实存在的事物来进行比喻造词,可以让人们对作品中的色彩有更加直接的划分和定位。比如在作品当中对王熙凤出场时所穿衣物进行描写所运用的词汇,包括赤金,豆绿,玫瑰,大红等等,这些事物在现实生活当中都是真实存在的,并且事物本身的社会地位也大不相同,所以应用合适的事物特征以及事物地位来对人物进行描写,可以充分展现人物的地位以及人物的装扮。
2.4体现典雅美感
首先,因为在《红楼梦》创作过程中,历史时期是清代中后期,所以通过作品能够对当时的社会状态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进行了解。因此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各种不同阶层的人群,其生活状态大不相同,但作者在描写过程当中通过修辞造词来对这些人物沟通以及社会生活进行描写,使得通篇文章当中的不同阶层人群在话语间都能够散发出典雅气息。
其次,因为作者在进行创作时,个人的写作风格不同,所以在作品创作过程中,语言表达形式也不尽相同。在《红楼梦》作品创作过程当中,通篇大量使用文言并且夹杂白话的描述方法,因此整篇文章的文墨气息更加浓厚。将书面语和口语进行结合,这是很多人都会的一种表达形式,但是若想体现出语言的雅致,那么则需要作者对词汇的驾驭能力更高更强,可以通过古典造词对人物身份进行描写,达到收放自如的状态。例如在《红楼梦》第42回当中,对诗句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宝钗引用春秋当中的描写方式对诗句进行了评论,证明宝钗不仅仅饱读诗书,同时还能进行实际运用,将大家闺秀的形象跃然纸上。除此之外,在通篇文章中,作者对于一些词汇进行表达使用了文俗结合的方式,将好意用芹意进行表达,彰显读书人的身份。诸如此类的语言表达还有很多,通过文俗结合的方式对当时社会背景下的贾府以及人物进行描写,使得整个大观园的生活更加典雅。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红楼梦》通篇作品创作过程中,大量应用修辞造词艺术手法来进行文章的表达。使得整篇小说的叙事性以及文学价值大大提升,大量应用叠词、比喻、借代以及俗语典故等造词手法,使得整篇文章的作品品质得到了提升。而对于后世的作品创作来讲,《红楼梦》在应用修辞造词手法上的特点,是值得人们去进行深入研讨以及学习的。
参考文献:
[1]耿静静. 《紅楼梦》修辞造词的特色研究[J]. 作家, 2015(4):191-192.
[2]栾妮. 《红楼梦》中的修辞造词研究[D]. 山东大学, 2009.
[3]廖钟源. 《红楼梦》修辞词汇化衍生新词特点研究——基于语料库研究视角[J]. 钦州学院学报(4):41-43.
[4]刘晓群. 论《红楼梦》译本中修辞风格的传递[D]. 中国海洋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