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

2020-05-25王坤红

大众科学·下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玉米

王坤红

摘 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玉米是我国农业生产领域中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大,年产量高。为了更好的提高玉米栽培的产量和质量,农业部门积极研究和推广相关高产栽培技术,致力于提高农民种植玉米的经济收入,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充足和优质的玉米。本文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入手,分析并探讨解决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障碍的具体措施,为高产栽培技术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提供一份助力。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措施

一、云南省玉米生产现状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部,省内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是全国四大玉米产区之一,玉米的年产值在500万吨以上,种植面积在133万亩以上。从云南省玉米种植的现状来看,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相对较低,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以我们云南玉溪为例,玉溪市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冬春干季和夏秋雨季的划分,全年气候温和湿润,平均气温在15~24℃区间内,大到暴雨多集中在6~8月。而玉米是一种喜温作物,整个生长期间内对温度的要求都比较高,种子发芽最适宜温度26~35℃,拔节期15~27℃,开花期25~26℃,灌浆期20~24℃,可以说,云南玉溪地区在温度方面适合玉米生长。玉米植株的高度、叶面积都比较客观,因此,需水量较其他农作物更多,夏季降水低于150mm的地區不适合种植玉米。玉溪市年平均降水量在800~1000mm,且多集中在5~10月,降雨季节符合玉米生长需求,但降雨量较多,容易导致玉米病害增加。玉米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土地基本都可以顺利扎根、生长,玉溪地区的赤红壤土正是这种土体深厚、自然肥力高的土质,适合玉米生长。

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中遇到的问题

(1)农民对于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低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很多青壮年农民工都选择进城打工,劳动力的流失使得农村地区家庭的农业生产力大幅度下降。在劳动力大批流失的当下,农村地区进行种植活动的主要是年龄较大的人群,他们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思维较为僵化,对农业部门派驻的技术推广人员接受程度不高,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弱。

(2)技术推广管理体系存在漏洞

在进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过程中,技术推广人员普遍采用入户讲解、广播宣传、模拟示范等形式,希望能够让农民群众看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优势。然而,在这种推广形式下,农民并没有看到实际的栽培效果,不容易打动农民,降低了农民对于新的高产栽培技术的认可程度。因此,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过程中,需要应用更先进、更直观的技术推广模式,让农民看到技术的优势。

(3)农业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不足

在进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时,技术人员必须掌握技术的关键点,对技术的具体内容详细了解、透彻了解,这样才能够保证向农民的信息传递准确、讲解到位。但实际情况却是,技术人员由于专业水平的问题,对推广技术的关键点了解不透彻,使得农民对新技术的认可度大幅度降低。还有些地区的科研单位缺少真正了解农民种植生产需求的工作人员,不能有效了解农民生产的实际需求,在技术推广上做的准备不足。

三、解决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问题的具体对策

(1)建立示范基地让农民切实看到效果

在做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各地区农业部门要将技术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建立起示范基地,应用高产栽培技术去进行玉米的种植和管理,用最终产量上的丰收来让农民切实看到效果,争取农民的信服。建立了示范基地后,基地可以连续多年使用,新的技术都可以在基地中进行实践后再推广到田间地头,这样农民在应用新技术过程中发现任何困惑之处,都可以通过示范基地找到标准和答案,提高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实施效果。

(2)应用好宣传渠道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可以借助广播、电视、互联网来进行,让农民通过自己常用的信息接收渠道来第一时间获取有关的技术资讯,使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到新技术的动态。新品种、新农机、新肥料、新农药等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渠道进行宣传,有专家来当地进行答疑、培训、讲座的消息,也可以通过这些渠道进行宣传,让更多的农民知道消息,提供给农民参与其中的途径,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

(3)提高基层技术推广人员专业水平

首先,各地区农业科研部门要做好基层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培训,保证基层技术推广人员正确掌握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一定要让基层技术推广人员在切实掌握技术关键的基础上进行推广,使技术能够尽可能完整有效地落实到生产中。其次,农业科研部门要保持与县乡级领导干部、农村合作社的密切联系,切实了解玉米种植生产中的需求,根据需求进行技术的改进,使技术推广工作更加有针对性。

结束语:

目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宣传部门、农业科研部门、基层政府的协调工作,做好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对于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让农民切实看到新技术的优势,提高技术的推广效果。

参考文献:

[1]邓文龙,段齐杰,付柱平. 万寿菊与玉米套种栽培技术[J]. 云南农业科技,2018(01):33-34.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浅析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施肥管理
杂交中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有效途径
在医疗卫生单位推广运动处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