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情绪的主人
2020-05-25赵夕聪
赵夕聪
教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带着无比耀眼的光环。然而,站在教育行业中的班主任,更像是战场中的先遣部队,第一时间把教学的思想传达给学生。作为小学班主任,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在学校生活的幸福感。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更要为每一位小学生树立情绪管理的榜样,采用积极的班级情绪策略进行班级管理,这样才能有效引领自己的工作走向良性的发展,同时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小学班主任情绪管理意识淡薄
部分小学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过程中十分情绪化,利用相应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来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欠缺。比如,班主任往往存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谩骂、身体上的变相体罚或体罚现象,这是由于班主任缺乏情绪管理能力和情绪管理策略而导致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差、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的表现。釆取这样过激的、消极的班级情绪管理策略不仅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也會导致师生关系呈现紧张状态。
小学班主任情绪管理能力不足
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能力内隐化 小学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问题具有内隐化特点。小学班主任每天面对的工作对象都是年纪小、并不完全懂事的小学生,当在工作中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会习惯性地消极应对,从而压抑自己的情绪;也不会主动向外界显露和求助,不会积极主动地去排解情绪压力,进而产生焦虑和抑郁的负面情绪问题。
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能力持续性低 小学生受自身成长和年龄特点的影响,辨识能力较弱,分辨是非的观念不强,即便班主任会及时强调,但小学生也会时常做错事情。对此,班主任在处理班级的问题时难免会间歇性产生无奈和烦躁的不良情绪。
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能力阶段化 小学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能力阶段化主要体现在处理生活中的大事件或工作中的重要事情会导致部分小学班主任在情绪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小学班主任能否有效管理班级与小学班主任所釆用的班级情绪管理策略有必然的联系。小学班主任的班级情绪管理策略运用与其对情绪认知能力的掌控和对情绪纾解的方法把握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运用积极班级情绪管理策略解决班主任内在压力带来的困扰,将成为解决小学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提高班级情绪管理能力的策略
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 作为小学班主任,必须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要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培育未来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只有认识到自己职业的神圣和光荣,并意识到职业道德义务的约束性,才能不断内化自己的职业理念和操守,才能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掌握班级情绪管理策略,充分发挥班级情绪管理能力,管控、调节好自我情绪,并积极有效地去识别、引导和纾解班级学生的不良情绪。这是小学班主任提高自身情绪管理能力的首要策略。
持守积极情绪管理的理念 积极情绪管理策略的科学理念就是通过主动采取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管理策略,达到良好预期目的的科学情绪管理理念。任何人的行为都不是盲目的产物,而是在特定意识控制下的产物。可以说,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特定思想观念的外化。情绪虽然是在个人生活和工作实践中自发形成的,但作为小学班主任,倘若有意识地学习积极情绪管理策略理论、学习积极情绪管理的科学理念,就可以实现对个人和班级学生情绪的有效管理,进而为顺利达至班级管理工作预定目标和预期效果提供思想保证。首先,情绪是自发的,但却是可管控的。从情绪产生的心理机制来看,人不能做情绪的奴隶,而应该成为主动掌握自我情绪,并影响、引导周围人情绪的主人。作为小学班主任,应该具备和掌握自我情绪管理和管理班级学生情绪的理念。其次,管理情绪是需要策略理论指导的。事物存续都有其能为人所认知的客观规律。情绪虽然由内外因素综合作用而起,但情绪必定有其自身生成的逻辑。心理学科学的情绪管理策略理论是建立在科学的解释情绪自身产生机制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情绪进行有效调节的方法的总和。在实际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情绪管理策略,从而大大提高班级教学和管理效果,营造一个人人舒心、快乐成长的班级环境。再次,应用积极情绪管理的策略理论。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归因方式来改变自己的情绪,管理好情绪气。心里多些阳光,我们看到的就将是更加美好的事物,这样才能形成好的情绪和产生好的状态。
总而言之,班主任应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行为特点,及时对学生的情绪和状态加以引导,在为小学生创设愉快的班级环境的同时,让学生产生幸福感、满足感和自豪感,从而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通过自身监督和学生间的互相督提高为人处事的能力,还能培养小学生乐观向上的健康人格。
(作者单位: 广东省台山市斗山镇浮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