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

2020-05-25谭紫旋

成长 2020年6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小学德育途径

谭紫旋

摘 要:社会快速进步的同时,科技水平逐步提高,社会各界也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其中蕴含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因此必须要传承并弘扬我国优秀文化。可见,在此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科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小学德育;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意义;途径

当前时代以热爱祖国、尊老爱幼、爱国主义等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逐渐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变得至关重要。教师是学生德育教育的引导者,应主动学习传统文化并积极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让其在现代教育中焕发新的生机,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

1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德育教育内容

1.1 丰富的礼仪文化

小学阶段德育教育主要教学生做人做事的方法,从小塑造学生的人格与性格,其中礼仪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也能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让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更好的结合[1]。学生学习了礼仪文化掌握了基本的做人道理以及做人的基本准则,因此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是正确的选择。

1.2 人际交往的和谐美德

人际交往在当前社会一直都是重要的一个话题,且无论是校外生活还是校内生活人际交往都是重要的一门科目,在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优良传统美德中“以和为贵”是重要的一项,其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者应给学生传授人际交往的和谐美德,建设优良学风。

1.3 爱国主义与忧患意识

爱国情怀并不是伟人之标配,每个中国人都应有这样的情怀,且时刻保持忧患意识,且需要从小培养学生的这种爱国情怀与忧患意识。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内容中也有很多内容突出了爱国情怀与忧患意识教育,这就需要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创新教育方法,从小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与忧患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我国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使得我国进入到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领域均要求我们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生的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就变得至关重要[2]。现如今经济全球化发展,孩子们受到中外思想的影响,但小学生年龄很小、心智还不成熟、辨别能力不强,加之网络上信息比较混乱,使得学生或多或少都受影响,并不利于培养学生情操与形成健全人格。因此,教师要在德育教育中给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让其体会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汲取正能量,培养其正确三观。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三观,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虽然很多小学生对三观的理解还比较片面,但是教师可以在德育教育中潜移默化地给学生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与培养学生正确三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经典名人事例教育学生,让其对物质、金钱、幸福等形成正确的认识,同时让这样的认识贯穿于学生的人生之中。通过在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其对生命的热爱,让其受到熏陶从而尊重大自然。

3 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3.1 充分挖掘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素材

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其中蕴含大量的优秀素材,需要教师科学选取合适的教育内容达到预期的德育教育目标,便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学习体验,达到预期的德育教育目标,实现德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3]。一方面,教师可应用优秀的文学著作提高学生文化修养,让学生在学习《三字经》、《弟子规》等古代文学过程中深刻体会其中的含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意识,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说为了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品质笔者利用了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与志愿者活动有关的视频或感动中国典型代表视频,以此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为实现预期的德育教育目标奠定良好的课堂氛围。

3.2 提高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比重

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占据重要的作用,且小学德育建设也依赖于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可以增加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此外,学生学习主要是通过教材,因而教师必须要提高传统文化在德育教材中的比重[4]。可以在编写教材时融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如孝道、诚信等方面的优秀传统,还可以融入爱国理念,如此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理解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比如说可以在教材中增加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内容,文化风俗、春节由来等,在学习这个板块时可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3.3 给学生推荐优秀传统文化读物

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某种特定的文化形态稳住人民内心,而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深受各个国家的关注。当前背景下学校也越来越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上小学阶段又是教育初级阶段,很有必要在该阶段给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受到陶冶。小学生各方面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判断能力不强,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优秀的文化读物让其阅读,如《三字经》、《诗经》、《论语》等,这些图书语言优美且具有丰富的内涵,学生在阅读中也能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拓展其知识面。

3.4 开展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实践活动

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除了依靠教师课堂讲解之外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加强与巩固。通常情况下人们的思想道德很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通过潜移默化地熏陶也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5]。可见,教师在德育教育中要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以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比如说笔者组织同学们开展了诵读经典、手操报活动等。就开展诵读经典活动进行分析,笔者安排学生每天早晨诵读我国优秀作品,如《论语》、《弟子规》等,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同时,每周五举办以此诵读经典比赛,让优胜班级代表学校或年级参加比赛,学生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深刻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加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中。

3.5 应用网络平台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现如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共享交流也越发便捷。教师可以发挥网络技术资源的作用宣传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其影响力,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让其主动探索我国传统文化,优化教育资源[6]。比如说笔者建立微信群为学生提供传统文化交流平台,在公众号上建立传统文化知识专栏,组织学生主动参与传统文化社团,建立完善的交流传统文化网络平台,让学生在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进行思想碰撞,从而传承我国优秀文化。

4 结语

小学德育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有利于传承与发展我国优秀文化。我国历史悠久,在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爱国情怀、自信心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对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产生重要影响,而且还能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深化德育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 周玲玲. 探究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 才智, 2018(2).

[2] 陳丽君. 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研究[J]. 新智慧, 2018(15):47-47.

[3] 蒋慧. 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渗透应用[J]. 新课程:上, 2018(12).

[4] 李婉嘉. 谈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 好家长, 2018(66).

[5] 王侠. 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德育中的策略研究[J]. 中华少年, 2019(6).

[6] 刘昆姣. 关于在小学语文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探讨[J].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8(9):213-213.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小学德育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