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探讨

2020-05-25高薇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语文教学

高薇

摘 要: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更注重授课的有效性,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拥有璀璨的文化。高中语文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应注重发挥学科优势,关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此,教师应在授课中渗透传统文化,以文化育人,帮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使其具有文化自信。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展开促进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策略探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9-0087-01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应注重语文教学的创新性,为新时期培养出更多具有民族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为此,教师应注重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促进其高阶段学习与发展的视角,发挥语文教学的特点与优势,让高中生感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更加热爱祖国、具有责任感与使命感,使其具有积极的态度、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

1.促进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的必要性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五千多年的璀璨文明历经时间的洗礼,在传承和弘扬中形成了不同的艺术形态,例如,有的是艺术制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别样美感记录着曾经的人们对美的创造;有的是建筑物,榫卯工艺之下饱含着先人的智慧与工匠之心,更记录着朝代的更迭与政权的沦替;流传最广的,便是文学作品,其以多种多样的文学体裁、深刻的教育意义,被一代代的传承至今。促进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形成契合,一方面有助于学生近距离接触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其在回顾过去中,以崭新的视角瞭望未来;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鉴赏力,开阔其知识视野、形成学习累积。进而,以文学为载体,让学生一窥曾经的时代中的辉煌与衰败,使其颇具感慨之余,建立正确的认知,具有良好的家国情怀。

2.当前高中語文教学现状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便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多将授课的重点放置于现代文中,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理念引导下,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1)教学理念存在一定偏差

鉴于应考压力,许多教师的授课方式略显刻板。外加一些高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学作品所占比例不高,教师对诗词歌赋、碑史传记等讲解也多侧重于使学生了解其文学作品中的主旨与内涵,或对作者的行文构思讲述过多,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另外,因教学理念问题,一大部分学生都缺乏对古文学习的技巧,其多需要借助工具书进行文章的理解。畏难情绪下,导致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难以形成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

(2)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多数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接触印象还停留在对大量古文背诵中,其学习多为机械性记忆,并未能领略其所蕴含的文化精髓。这便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古文学习的难度,使学生难以亲近传统文化,更缺乏主动翻阅、学习古典文学著作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在一知半解的古文学习中,易造成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解与学习的错误认识,更谈不上形成自我解读和反思。

3.实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的有效策略

(1)引入对比教学

为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设计,将语文教学内容与高中生的学习特点、认知规律相结合,使其走进传统文化,感受先人的人格魅力。例如,在《离骚》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联系前面的《诗经》进行对比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古代诗歌中的特点,加强其对赋、比、兴等艺术手法的掌握。可以屈原的生平故事作为导入,将作品还原于时代中,并可以学生较为熟悉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教学切入,使学生在发现、归纳、总结中体会诗人满怀爱国之情的求索精神。

(2)应用信息化授课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不仅为高中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其对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也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可充分运用数字白板、学习平台等信息化授课的优势与便利,打破时间、空间对课堂的局限性,让学生在图文并茂、声像并举中感受传统文化之美。例如,在《赤壁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问题引入法,为学生用微课营造教学氛围,并做画面引导,使学生回顾在面对命运弄人时,杜甫、李白、陶渊明等人以怎样的笔触抒发内心所感,深化其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等内容解读。并可以“在美景之中,诗人悲从中来,其中所‘悲为何?”作为引导,使学生在通读美文中,进行自主理解与阅读,并可以音乐辅助教学。

(3)促进合作学习

为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教师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授课,丰富语文教学。例如,在《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中,教师可让学生选取经典片段进行情境演绎。以实践教学促进学生的多方面收集文学素材、深读经典,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其传统文学素养,促进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

4.结语

总之,在促进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优化教学理念,以创新授课为学生呈现高效课堂,使其能够走近传统文化,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元元.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读天下,2016(24):48

[2]王伟.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读与写,2015(04):106

[3]周磊.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有效契合[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09):15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高中语文语文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