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衔接课内外:让数学课堂“厚实”起来

2020-05-25蒋晨晨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蒋晨晨

摘 要: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但并不是全部。在小学数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知识点,衔接课堂内外,巧妙融入互动活动,突破数学教学重难点,让数学课“厚实”起来。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动活动;厚实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9-0084-01

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由于教材自身编排的特点,可能存在“漏洞”或“留白”,教师要吃透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省略”内容,为数学打上“补丁”,打造“厚实”数学。怎样来补数学教学的不足?现从以下几点提出建议。

1.以学生兴趣为引领,找准趣味数学活动

在数学知识呈现上,单纯讲解数学知识点,学生会感到单调、枯燥,丧失数学探究的趣味和热情。为此,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我们可以创设多样化数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比”时,我们引入“珠宝店失窃案”故事,警方在现场只发现一个长度为25cm的脚印。柯南在对现场进行调查后,面对三名嫌疑人,他们的身高分别为155cm、175cm、190cm。但柯南很快锁定了嫌疑人。请同学们想一想,柯南是如何做到的?该故事情境,吸引力强,涉及到案件的破获难,迎合学生爱动脑思考的热情,再加上现场只有一个脚印,留下了更大的推理空间和想象。这时,将“比”引出,让学生从故事中深刻认识到“比”的特点,提高学习学习积极性。同样,在学习“比的认识”时,我们还可以结合教学目标,开展不同的学习活动。如以身体为对象,量一量身上的“比”,身高与腿长的比是多少?头围与腰围的比是多少?还有哪些趣味的“比”?这些极具趣味性、动手操作性的测量活动,更能够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增强学生数学探究热情,并从活动体验中感知生活中的数学。

2.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突破数学重难点学习

在数学课堂上,重难点的教学往往是薄弱环节,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构建自主、合作、体验学习模式,促进学生从合作探究中释疑解惑,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通常,教师在课堂知识点呈现上,要立足重难点,细化教学任务,设置提问,鼓励学生质疑。如前面所设的“侦探柯南”的故事情景,将“比”作为数学思维点,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认识数学。例如,在学习“数据统计”中的“扇形统计图”时,对于扇形统计图的制作,读懂扇形统计图都是重点,也是学习难点。该节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引出“居民生活膳食宝塔图”,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饮食健康问题。接着,对照小明一家人一天的食物类型、营养摄入量、占摄入总量的百分百等项目,展开数据统计体验活动。从中可知,油脂类食物,摄入量为50克,约占摄入总量的1.3%;奶类、豆类食物,摄入量为450克,约占摄入总量的11.8%;鱼禽肉蛋摄入量为600克,约占摄入总量的15.8%;蔬菜水果摄入量为900克,约占摄入总量的23.7%;谷物摄入量1800克,約占摄入总量的47.4%。通过统计得到,摄入总量为3800克。由此,根据小明一家人对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占摄入总量的百分比,来设计扇形统计图,鼓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优化扇形统计图。随后,我们可以结合小明一家人每月的购物支出,伙食水电支出占总支出的45%,文化教育图书支出占总支出的21%,购买衣服支出占总支出的22%,其他支出占总数的12%,来练习扇形统计图的制作。由此,借助于情境创设,来呈现统计表,再围绕小组合作讨论,增强学生统计图的制作能力,化解教学难点。

3.关注师生互动,激活数学思维意识

数学课堂教学,要突出课内互动与课外活动的衔接,特别是引入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来营造趣味数学氛围,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在学习“分数混合运算”时,我们巧妙融入学生爱玩天性,在课间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分数”的运算方法。在操场上,男生有35人,女生有25人,班级跳绳人数是踢球人数的2/5,踢球人数是班级人数的1/2,跑步人数是踢毽人数的2/3,踢毽人数是跳绳人数的3/4。请同学们根据这些分数,来划分不同的活动人数。这些将数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相对接的教学模式,体现了课内与课外的拓展延伸。同样,师生互动,更有助于打造多样的数学学习情景。例如,在学习“利率”知识时,我们通过“妈妈为小明存款上大学”活动,小明今年12岁了,妈妈准备了3万元钱,到银行看到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后,请同学们为小明妈妈设计存款方式。还有,在学习“长方体面积”计算方法后,我们导出“家装”活动,爸妈对新买的房子准备装修,已经选好了瓷砖,但不知道该买多少块瓷砖。请同学们想一想,怎么做?同学们经过讨论后,很快提出“需要房屋的面积”,从而导出“面积”概念。事实上,教师在衔接课内外活动中,要梳理数学教学知识点,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课堂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从活动体验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激活数学思维。

总之,拓展数学知识维度,打造“厚实”数学课堂,教师要立足课程,精心构思、设计数学活动,营造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积极性。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梳理教学重难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巧妙为数学课堂打上趣味、互动“补丁”,促进学生理解、思考、解决数学问题。

参考文献

[1]梁敏.信息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内外教学环节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6):85

[2]武守仁.数学课内外相结合的尝试[J].小学教学研究,1986(10):38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