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探索

2020-05-25黄青惠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实践探索幼儿园

黄青惠

摘 要:幼儿期是幼儿礼仪认知与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本文阐述了幼儿文明礼仪的含义,分析幼儿文明礼仪行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实践探索,旨在营造一体化文明礼仪教育环境,促进幼儿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幼儿终身受益。

关键词:幼儿园;文明礼仪;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9-0043-01

1.幼儿文明礼仪含义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幼儿文明礼仪是指幼儿在幼儿园、家庭、公共场所活动中能够与各种人相处融洽、正常交往而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文明行为和礼仪规范。包括礼仪意识、礼仪用语、礼仪仪表、形体姿态、礼仪道德行为规范等。笔者通过日常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途径,发现许多幼儿对礼仪知识了解甚少,礼仪行为时有缺失。幼儿年龄小,认知范围窄,我们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逐步引导幼儿做到内在道德品质和外在行为的有机统一,自觉养成文明礼仪习惯。

2.提高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质量实践探索

(1)环境熏染,让礼仪文化浸润心田

第一,从“物质环境”入手,营造濃厚文明礼仪氛围。

《指南》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根据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幼儿园大门口、园内建筑墙面、以及班级活动室等地方粘贴“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彩色卡通文明用语;在楼梯通道悬挂形象生动的“礼仪三字经”、“弟子规”图片;同时在主题墙增设 “我是礼仪小明星” 版面,让幼儿一走进幼儿园,通过视觉和听觉就可以感受积极健康的文明礼貌氛围,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第二,从“精神环境”入手,重视教师言传身教。

对幼儿而言,教师的言传身教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幼儿的特点是爱模仿,尤其喜欢模仿他尊敬的人。对于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幼儿会不加选择积极模仿。因此我园要求教师在进行礼仪教育时,一定时刻谨记“身教重于言传”的道理,注重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通过积极学习《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使自己努力成为具有现代文化素质与人格魅力的教师,平等、文明与同事、幼儿交往,真正为幼儿的文明礼仪学习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第三,从“活动环节”入手,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幼儿优良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时一刻能够见效的,要把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在入园时:主动与父母说再见,与老师、同伴打招呼;进餐时:保持桌面干净整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餐后自觉收拾餐具,饭后漱口和擦嘴;集中活动时:举手发言,安静倾听;游戏时:学会分享和交流,轮流与合作。

(2)家园联系,让礼仪教育实现同步教育

幼儿的生活范围不仅是幼儿园,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环境就是家庭。由于幼儿与家庭的情感联结,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的影响接受的更快一些,更多一些。因此在引导文明礼仪教育时,若在家庭没有以和幼儿园相衔接的礼仪规范来要求幼儿,就可能使幼儿出现反复无常的现象,影响幼儿园的教育。

第一,引导家长正确的育儿观念。

每个家长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大多数家长由于不懂得科学育儿方法,导致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相脱离,幼儿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难以养成。因此,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专家讲座、来园离园交流积极引导家长统一认识,提高家长们的礼仪观念和礼仪素养。

第二,构建家园合作制度。

我园坚持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要保持经常的联系,了解幼儿在家的活动与表现,反馈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以便一起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同时班级通过微信群、QQ群、博客交流、家园联系栏、家长助教、亲子活动等与家长一起展示礼仪教育过程。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互相借鉴教育方法,使家庭、幼儿园之间真正做到家园共育。

(3)走进社区,让礼仪教育延伸社会

孩子始终是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的好坏对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起到至关重要影响。健康文明的社会氛围,能够使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我们积极为幼儿创设条件与机会,组织实践与交往,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使文明礼仪教育得以不断拓展和延伸。

第一,利用社会节日进行礼仪教育。

一年当中有许多与幼儿相关的或对幼儿来说是很重要的节日,每个节日都是一个开展礼仪教育的契机。如 “五一”节,亲身感受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工作,体验劳动者的辛苦;雷锋日,引导幼儿上街学雷锋做好事。通过参与节日活动,体验文明礼仪带来的愉悦的情感。

第二,利用社区环境优化礼仪教育氛围。

带领幼儿去公园、街道、超市、文体活动室等生活教育场所参观和感受,引导幼儿学习与人交往,与环境互动。使幼儿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轻松愉快地融入社会,从而形成对社区的良好情感。

第三,加强社区丰富多彩的礼仪教育宣传。

在公交车上、图书馆、草坪粘贴相应的礼仪图案和标语,指引幼儿学习文明的社会规则,同时定期在社区开展 “礼仪小天使”、“不乱丢垃圾”等社区活动吸引他人参与与体验,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形式中不断内化良好的文明礼仪修养的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

总而言之,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是一个系统、艰巨而又长期的工程,不是单靠教师或幼儿园就能够完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需要将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结合起来,三管齐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实践探索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在活动中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想念幼儿园
不懂礼节
文明礼仪的检阅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