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

2020-05-25郭益芬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养成习惯培养兴趣

郭益芬

摘 要:新课标指出“要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見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学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是学生搜集素材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结合自己多年从教的经验,提出以下的看法。

关键词:培养兴趣;养成习惯;有效观察;明确要求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9-0028-01

新课程改革时至今日,作文教学一直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困扰着许多教师的是:为什么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内容总是很空洞,语言干巴巴的,枯燥无味?为什么学生作文总是无话可说,胡编乱造?为什么学生所写的作文总是千篇一律,毫无新意?每次作文课后我总是反思这个问题,后来认识到这多半是由于缺乏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头脑中缺乏材料导致而成的。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素材。而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新课标指出“要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观察,合理地表达呢?我在教学中不断尝试、总结,现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

1.培养观察的兴趣

梁启超指出:“观察的条件,头一桩,要对于所观察的对象有十二分兴味,用全副精神注在心头。”成人尚且如此,小学生的观察更受情绪和兴趣的驱动,所以,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观察热情。那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呢?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小动物时,考虑到小动物本身的生动、活泼,将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于是,在一次习作课上,我把仓鼠带进教室。学生惊喜万分,因此,观察兴趣也十分浓厚。我让他们先认真观察小仓鼠的外形、吃食,接着,为了观察它的活动,我还放开小仓鼠,让它四处活动,这时,整个教室都沸腾了,学生兴趣高涨,观察完毕,我告诉孩子们,把仓鼠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写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并让孩子们提起笔把今天观察到的写下来。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掌握观察动物的方法。并且能把这些观察方法迁移到写别的动物上。

2.养成观察的习惯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留心身边发生的事物,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东西,用笔记下来,形成自己的观察笔记。因此,写观察日记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观察习惯的重要手段,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写观察日记,从而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如,四年级在写观察豆芽日记中,我指导学生如何观察豆芽的发芽和生长过程,掌握做绿豆芽的方法。接着,教给学生做豆芽的操作方法和步骤,让学生记下操作过程和观察结果,并且要把豆芽在不同时间,不同状态的每一个细节变化都要看清楚,然后把每天观察到的情况做下记录,学生有了做豆芽的方法和经验,并很认真地写好观察日记,这样,学生慢慢地养成了观察的习惯,还愁作文无话可说吗?

3.提出观察的要求

教师要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有意识地培养。让他们抓住事物的特点,有目的、有重点地去观察事物,学生就不会漫无目的的观察。比如,“六一”儿童节到了,让孩子观察“六一”的校园,我提出的观察要求是:仔细观察“六一”的校园和平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并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笔记本上,学生明确了观察要求,在观察的时候,就观察得非常认真具体,详细地做了记录,在回报观察结果时,就能有话可说,不然,我们尽管每次都告诉学生,要认真观察,如果没有具体的要求,在大脑里没有清晰的认识,观察起来就很盲目。

4.教给观察的方法

学生的写作素材都来源于生活,因此,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教给观察方法进行观察,才有可能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

首先,就是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让他们明白不同类型的文章,有不同的观察顺序,观察景物的文章,一般是按照空间顺序;状物的文章一般要由整体到部分等。如我们学校池塘上的三个塑像,非常有特色,这种状物的文章,一般由整体到部分进行观察,因此,我就先指导学生进行整体观察,这三个塑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接着,就进行逐个地观察,每个塑像各自都有什么特点,它们有什么表情、动作?这三个塑像为什么会有这不同的动作和表情呢?接着指导他们,从这些动作和神情,可以推测出他们在想些什么,再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揣摩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指导他们,让孩子们通过充分想象,把画面蕴涵的意境和画面上所没有的“画外音”描绘出来。最后用文字把画面的内容表达出来,写成形象生动的文章。并把这种方法迁移到别的文章中,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要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展开想象,有目的地做好观察笔记。通过这样不断地引导观察,启发表达,就能积累写作素材,拓宽作文思路。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学生的作文就会从“无话可说”到“有话可写”。

参考文献

[1]陈瑶.课堂观察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田瑞云著.语文教育行为论[M].青岛海洋大学,2002

猜你喜欢

养成习惯培养兴趣
谈如何克服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倦怠现象
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浅谈初中物理启蒙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日记写作兴趣的策略研究
计算是数学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