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是数学的根
2016-03-31叶文星
叶文星
摘 要: 计算能力的培养能帮助孩子提高思维敏感力和灵活性,同时在心理上更会提高孩子对学习数学的信心。计算是数学的根,本文就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作探讨。
关键词: 激发兴趣 理解算理 养成习惯 提高能力
一、研究的意义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不仅是小学数学重要的教学内容,而且是小学数学“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计算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提高,其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一个重要方面。计算贯穿数学的方方面面,是数学的命脉,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至关重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从平时的教育教学入手,认真、严格、持之以恒地训练,这样才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势在必行。
二、存在的问题
造成运算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有:第一,重视程度不够,总认为计算机能取代人脑计算。第二,不能理解地掌握运算法则和运算定律。第三,对数学特征的观察推理能力较差。第四,缺少良好的运算习惯。这里我只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培养计算能力的策略
数学计算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问题,也是许多学生很容易出状况的一个方面。计算能力的培养能帮助孩子提高思维的敏感性和灵活性,同时在心理上更会提高孩子对学习数学的信心,这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
(一)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有效推动学生进行学习,在计算教学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如果我们让学生对计算充满兴趣,再让学生把这种兴趣迁移到学习内容上,那么学生就会乐于学、乐于做了。
1.生动的情境改变枯燥的计算
一提到计算,学生立即会与枯燥联系起来:简单的符号,枯燥的运算,等等。在日常的计算教学中,我们应想方设法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算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就创设了一个“游游乐场”的简单情境。在上课开始我问学生:你们喜欢去游乐场玩吗?今天我们就去看看游乐场里有哪些数学知识?从而引入乘法的教学。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教学的价值。教师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场情境让学生理解了乘法的意义。
2.多彩的活动丰富枯燥的计算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可以设计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比如:可以开展小组竞赛形式的计算比赛、还有抢答、开小火车、闯关等游戏,都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
3.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在平时的计算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一些数学家的故事,积极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刺激学生,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之心动,继而行动。
(二)加强学生对算法和算理的理解
要使学生会算就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和算理的掌握。在教学时应结合实际问题理解算理,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如: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这节课时,借助买风筝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5×3,并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回答:
方法1:3.5+3.5+3.5=10.5元。
方法2:3.5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10.5元。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引导学生说出算理,重点让方法4的同学说计算方法,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接着再通过一些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巩固算法,并由学生总结出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
①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
②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③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三)加强口算能力的训练
在四则运算中,最常用的是口算和笔算。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准确和熟练程度的制约。因此,要加强口算的教学和训练,切实打牢计算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关键是从低年级抓起,持之以恒,坚持训练。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
1.利用课前两分钟进行口算训练。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课前轮流出6至10题口算题,出得好的评为“口算明星”。因为学生的程度不一样,出题的类型也各式各样,又因为题目是学生自己出的,学生做题的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活跃。最后用“开火车”进行反馈。
2.利用“口算游戏”加强口算训练。三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出题,一个学生说出得数,还有一个学生当裁判并用自己喜欢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比赛的胜负情况。这样的游戏不仅使学生乐学、爱学,还可以把游戏带到课外与同学一起做,带到家里与爸爸、妈妈一起做。
(四)重视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估算是保证计算准确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估算意识形成也有利于数感的培养。在精确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估计出的数的大致取值范围,为计算的准确性创造条件;在精确计算之后与估算结果对比,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长此以往,使学生形成估算的意识和习惯,体会估算的价值。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学习能力、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保证。在计算中,要着重让学生养成一些良好习惯。如:仔细审题的习惯,审清特点,审清运算顺序,审清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字特点等。及时校对的习惯,校对数字、符号是否抄对。认真计算的习惯,计算时,格式要规范,方法要合理,当计算出现错误时,不仅要检查计算过程,还要检查草稿中有无错误。反思矫正的习惯,每次做题后,让学生进行反思:想想这道题是怎样做出来的?对自己的算法满意吗?有无更好、更简便的方法?特别是对自己的每一道错题,更要及时订正,认真分析,反思自己计算错误的原因。这样,他们就不仅仅是做对了一道题,更重要的是尝到了一种反思的“发现的体验”、“成功的体验”。在这种发现中,感受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本质,感悟到科学学习方法的力量。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而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提高与发展,依赖于学生计算思路的清晰、条理与计算方法的合理、灵活,依赖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任知水平的不断发展,其关键在于教师的期望、激励、训练与培养。终归一句话:积极的心态+清晰的思路+良好的习惯=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