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虚类中药饮片安全问题与合理用药建议
2020-05-25李勇
李勇
补虚类具体可分为补血、补阴、补阳以及补气,根据机体状况进行相对应的调理。一般情况下,补虚类中药饮片都是通过专业医师的建议下进行服用。但,现代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度高于以往,从而出现自行服用错误药物等情况,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性效果,还会对器官产生损伤,威胁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对补虚类中药饮片安全问题,并提出合理用药的建议,对人们机体健康有着积极作用。
1 补虚类中药饮片常见不良反应
受到个体差异性,部分患者服用补虚类中药饮片后会出现皮肤瘙痒、神经系统受损、消化系统障碍等症状。服用补气与补血类中药饮片出现以上不适症状较多。少部分患者会出现中毒情况,一般是服用药物1-90天左右出现过敏反应。服用补虚类中药饮片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停药后即可好转,少数患者病情嚴重,需到院接受治疗。
2 补虚类中药饮片安全问题
补虚类中药饮片属于药食同源,主要安全问题与体质、药物以及用药有所关联。药物就是补虚类中药饮片中药物质量差,炮制不合格,含有毒性成分。体质就是机体属于易过敏、特殊人群或者存在其他疾病。用药就是应用补虚类中药饮片过程中,摄入过多,服用时间过长或者误服等。吴玉秀[1]研究中称:单次服用药物剂量过大,服用时间过长,会导致药物在机体中蓄积,从而对肝脏产生损伤,出现肢体乏力、皮肤发黄以及精神萎靡等情况。也有研究称:若补虚类中药饮片中药物配制不当会引发相关不良反应,莱菔子与何首乌以及熟地黄同用,会诱发肢体抽搐、昏迷以及口干舌燥等情况[2]。
3 补虚类中药饮片合理用药建议
一般补虚类药物均有寒温性,甘味,不同药物治疗疾病与发挥药效不同。所以,一定要根据患者机体状况进行辨证治疗,分析患者机体是血虚、气虚还是阳虚、阴虚,并实施相对应的调理[3]。
3.1 补虚类中药饮片应用注意事宜
3.1.1补气类中药饮片
味甘壅滞,碍气助湿,禁止对湿盛中满者应用[4]。
3.1.2补阳类中药饮片
具有补肾的功效,药效温热燥烈,不建议对阴虚火旺患者应用。
3.1.3补阴类中药饮片
味寒、甘,有清热润燥的效果,有一定滋补性作用。但,不利于机体消化,一般不建议对脾胃功能较差、便溏的患者应用。
3.1.4补血类中药饮片
具有滋补性作用,不建议消化不良,脾虚患者应用,以免对脾胃再次产生损伤。
3.2 药物辨别与存放
部分药物外形相似,药效不同,加以区分,以免导致药物采制错误。比如赤芍与白芍,虽都称作为芍药,但白芍具有止血揉肝,补血的效果;赤芍具有凉血清热,止痛祛瘀的作用。针对生物碱类、环烯醚萜苷类药物在采制过程中不可与铜铁接触,以免发生化学反应,不仅影响药效,还会导致服用者出现不良反应。合理存放,放置在干燥、凉爽的环境中,以免发霉,影响药效。
3.3 用药用量
虽然补虚类中药饮片是药食同源,但摄入过多也会影响机体健康,一定要合理掌握药物服用剂量与服用时间。张锦[5]指出:服用甘草时间过长就会导致尿潴留,从而使机体出现水肿情况。合理掌握药物剂量,按时按量服用即可达到治疗效果,还可减少相关不适反应的发生。
3.4 禁忌
应用补虚类中药饮片,一定根据因症选药,根据患者虚类情况,从而选择相关药物治疗。对于小儿人群脏器发育不完善,不建议服用补虚类中药饮片,妊娠女性机体较为特殊,也应禁止饮用。此外,在服用过程中,一定要保持饮食清淡,不可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6]。告知患者人参不可与萝卜同服,更不可饮茶。若患者存在肝脏代谢酶缺陷或者免疫能力受损情况,不建议应用何首乌。鹿角、鹿茸不可与大黄配伍。五灵脂、鳖甲以及防风不可与黄芪配伍[7]。孙小霞[8]指出:服用补虚类中药饮片时,减少韭菜、萝卜以及大葱的摄入,避免饮食错误而降低药效,甚至引发不良反应。
小结
补虚类中药饮片主要安全问题就是服用时间过长、自行服用补虚类药物、个体差异性与服用药物剂量过大,若不及时进行控制与调理,会导致机体器官受损,影响机体健康状态。所以,为保证补虚类中药饮片安全性,医师根据患者机体状况实施辩证用药,患者遵医嘱安排,按时按量用药,若有不适症状立刻询问医师或者到院就诊,保证合理性服用补虚类中药饮片,进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吴玉秀,张永芳,林羽慧,余小雁,李少婷,钟邱.2013~2017年我院补虚类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分析[J].海峡药学,2019,31(08):248-250.
[2]张慧慧,黄倩倩,申玉婷.阳江市中医医院2014-2017年补虚类中药饮片及中药颗粒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9,26(08):130-132.
[3]张素清,梁雅.我院2014-2016年冬令膏方中药饮片应用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23):38-39.
[4]朱育凤.2011-2015年江苏省中医院补虚类中药饮片应用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7,24(07):121-124.
[5]张锦,田会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2015年补虚类中药饮片使用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7,24(04):120-122.
[6]彭荣越.安全质量控制体系在中药饮片中的构建和创新[J].名医,2019(08):251.
[7]方瑞华,傅跃青,马天红.基于安全用药的中药饮片超剂量使用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8):183-185.
[8]孙小霞,张冰,张晓朦.补虚类中药饮片安全问题分析与用药警戒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08):3183-3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