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除幽门螺杆菌药物方案的对比研究
2020-05-25于斌
于斌
本研究选取2019年0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存在幽门螺杆菌根除必要性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的根除率,为临床在初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时提高成功率降低耐药性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0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住院及门诊经13C呼气试验、胃镜及粘膜活检病理检查,证实存在胃、十二指肠幽门螺杆菌感染,且存在幽门螺杆菌根除必要性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150例研究对象中男性76例,女性74例,年龄36~65岁,平均(46.8±5.1)岁,疾病分布中胃窦及十二指肠球部炎症61例、胃溃疡3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7例、萎缩性胃炎20例、术后残胃4例,将15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一组110例分成40例、35例、35例,对比分析根除幽门螺杆菌四联方案14天、10天及7天不同疗程的根除率;二组40例选用三联14天方案与一组40例四联14天方案对比分析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各组例数、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
①年龄36~65岁的患者;②入院前4周未服用过任何抗生素、胃药及中成药等药物;③既往未行幽门螺杆菌药物根除治疗;④患者无肝肾功能不全及PPI、铋剂、相关抗生素过敏;⑤所有患者均完成13C呼气试验、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
1.3 排除标准
①年齡<36周岁或>65周岁;②长期间断口服抗生素和/或PPI者;③非初次根除幽门螺杆菌者;④有肝肾功能不全影响药物口服者;⑤有PPI、铋剂、相关抗生素过敏者;⑥依从性不佳不能按时按量足疗程完成治疗方案者;⑦有精神疾病史或不能配合检查者。
1.4 方法
第一组110例分成40例、35例、35例,以泮托拉唑(早晚各40mg)+阿莫西林(早晚各1g)+克拉霉素(早晚各0.5g)+枸缘酸铋钾(早晚各0.6g(含铋220mg))方案,分别连续口服14天、10天及7天,待患者完全停药1月复查13C呼气试验,阴性者为有效根除,阳性者失败,比较各组的根除率。第二组40例以泮托拉唑(早晚各40mg)+阿莫西林(早晚各1g)+克拉霉素(早晚各0.5g)方案,连续口服14天,待患者完全停药1月复查13C呼气试验,阴性者为有效根除,阳性者失败,与第一组四联14天方案比较根除率差异。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疗程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差异对比
第一组不同疗程根除差异率对比,见表1。通过对比发现,四联14天方案根除有效率明显超过10天及7天方案,各方案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不同疗程幽门螺杆菌根除差异率对比
2.2 三联疗法与四联疗法根除差异率对比
第二组三联14天方案与第一组四联14天方案根除差异率对比,见表2。通过对比发现,四联14天方案根除有效率明显超过三联14天方案,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三联疗法与四联疗法根除差异率对比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部分病人无明显临床症状,随着13C呼气试验及胃镜、病理检查逐步普及,幽门螺杆菌检出率逐步提高,因其在胃炎、十二指肠球炎、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等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近年来选择药物根除的患者逐步增加,同时幽门螺杆菌首次根除失败及耐药率亦逐步增加,再次根除不仅增加患者医疗费用支出,同时亦增加药物性肝肾功能损伤等药物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的发生率,因此提高首次根除有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及经济意义[2]。通过以上对比发现,四联14天方案较其他方案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明显提高,无明显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首次根除幽门螺杆菌建议选择四联14天方案提高根除率降低临床幽门螺杆耐药菌的产生。
【参考资料】
[1] 陈灏珠,钟南山。陆再英等.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75-376.
[2]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2014年,长沙)[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4,31(7):361-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