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农业机械化在乡风振兴的作用

2020-05-25杨殿付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15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农机农民

杨殿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三农”问题是全党最重要的工作。加快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实现产业繁荣是基础。没有农业的繁荣,就没有乡村的振兴。实现产业繁荣,先进的农业技术是必要条件。农机作为先进的科技载体,在农村振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农业机械化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剂和加速剂

临泉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粮食生产是临泉县的主导产业,主要以小麦、玉米为主。在家庭联产责任制初期,农民依靠牛耕、犁耙、肩挑、手锄、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1天不耕1亩田。那时候,一季麦收就需要近1个月的时间,遇到连阴雨天气,麦子就会在场地里发芽霉变烂掉。家中主要劳动力把整个时间用于农业生产,无暇外出挣钱。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农村的经济还是相对落后的;到上世纪90年代,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购买了小四轮拖拉机、手扶拖拉机,改善了农民耕种条件,种植速度也有所加快,小麦脱粒机的应用,将小麦收获时间缩短到15天左右。一些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外出务工或发展经济,农村经济发展得到改善,农民收入有所提高;2000年前后,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施行,大型农机具得到快速发展,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进入一个新时期,小麦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玉米生产关键环节实现了机械化,农业生产不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参与,一些老人和留守妇女成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常年安心在外务工,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得到迅猛发展;随着2010年前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机功能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机具不断涌现,农机作业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机作用进一步增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改变了农业种植方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轻便化、智能化,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节约成本、提高质量的关键手段,提高效率,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信息化、自动化应用,农机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剂和加速剂。

二、农业机械在乡村振兴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利用农业机械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农业机械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方式,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农民不再像过去那样,辛辛苦苦一整天,端着饭碗能睡着。就拿收麦子来说吧,原来一到收麦时节,在外打工人员纷纷往家赶,男女老少齐上阵,割得割,拉的拉,跺得跺,然后再摊开,用牛拉石磙或人工脱粒,一干就是20多天,遇到连阴天气就会发芽霉变烂掉,丰产不丰收。现在一个村组二、三百亩小麦,只要一台联合收割机,3~4天时间就能全部收割完毕,因此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2、降低作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农业机械的使用,降低了作业成本。有人说原来收麦时,一家男女老少都上,不用机械,不付作業费,一年可以省几百元。但是事实情况是,外出人员回家收麦至少要耽误1个月时间,少挣几千块不说,岗位也可能被人顶替了,还要重新找工作。现在由于应用农业机械,农村务工人员不用一到农忙就往家赶,有了更充足的时间从事务工和发展经济,收入更稳定,钱袋子鼓起来的农民朋友,精神生活也提高了,对改变农村环境,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3、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实现节本增效。农业要实现高产高效,离不开先进的农业新技术,农业新技术的实施,靠人力劳动是无法保证实施的,只有先进的农业机械才能保证。农业机械的应用,提高了农业技术含量。进一步推进了农业机械的研发,促进农机农艺技术高度融合,实现节本增效,推进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4、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价值。在以市场化、商品化和专业化为特点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初级产品投放市场,增值效应较低,只有利用加工机械进行深加工、精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产品转化升级,提高农产品品质,卖出好价钱,才能实现增产增收。同时农产品加工,对农产品的需求会大幅度增加,推动生产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得到稳步提升。农产品加工和规模化经营,为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实现居家就业,增加收入。

5、推动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后劲。在牛耕、犁耙、肩挑、手锄的情况下,劳动效率低下,种植规模大了,就照顾不过来,雇人干活代价太高,土地的收入根本不够支付工人工资,想搞规模经营也是力不从心。农业机械应用特别是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规模经营提供了技术支持,规模经营不再是问题,一些企业和能人纷纷到农村承包土地,注入大量资金,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农业技术推广起到了推动作用,增强了农业后劲,解决了农村土地闲置的问题,同时农民还可以利用农闲时节到里面务工,实现居家就业增加收入。随着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对农业规模化要求也越来越高。

6、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土壤地力,优化农村环境。由于长期采用旋耕和浅耕,犁体底部变厚,土壤变硬,蓄水能力降低。通过深松深耕技术的推广,有效地打破了犁体底部,改善了浅耕和旋耕造成的土壤硬化,改变了土壤结构水平,提高了土壤渗透性,有利于作物吸收养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结合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将剩余秸秆深埋地下,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秸秆堵塞河道、污染水源和环境等事件。同时,深耕还可以深度掩埋和渗透污染物,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农村文明得到提升,乡村、农业、农民得到加强,实现了生态宜居的良好农村生活格局。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要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把农业基础打牢,农业产业发展好,充分发挥农机化在促进产业兴旺发展中的作用,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促进农民生活富裕, 形成欣欣向荣的农村生活新格局,实现农业机械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完美对接。

(作者单位:236400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单桥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农机农民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不一样的农机展
加强农业机械管理与维护保养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