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提高小学生习作修改能力的策略

2020-05-25潘少芬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小学生小学语文

潘少芬

摘要:在小學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不仅是小学语文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内容。以往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通常都是以“学生作文,教师修改”的模式开展,导致小学生普遍存在“重写作,轻修改”的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提升学生习作修改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鉴于此,本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小学生习作修改能力的提升策略探索,促进小学生写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生;小学语文;习作修改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普遍认为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在以往的写作教学中,通常都是由教师逐字逐句的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批改。即便如此,教师们还是连连感叹:明明很认真的帮学生们批改作文了,但学生们的作文还是错误连篇,真是头疼。殊不知,正是由于教师在学生写作上“大包大揽”,导致学生在习作时,一气呵成,根本不注重文章的修改,既无修改意识,有不具备作文需改能力,严重阻碍了自身写作水平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因及时调整写作教学模式,将“为学生批改作文”转变为“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提升学生习作修改能力。

一、转变作文批改模式,以批促改

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作文批改方式不合理的问题。学生的作文批改都是由教师一人完成,难以充分发挥批与改之间的联动作用。事实上,批是改的前提,改是批的最终目的。在实际写作教学中,教师只有善于利用二者相互关系,才可真正促进学生习作修改能力的提升。作文批改方法:可通过学生在教师批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教师针对学生作文中需要修改之处,利用相应的标注符号进行明确标识,对学生作文中的精彩之处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在认真查看教师的批注后,据此进行细心修改。这种将作文批、改相分离的作文指导模式,真正实现了以批促改,能够有效提升作文教学整体效果。

二、指导学生明确习作修改要求

通常来说,学生习作修改可从四个方面入手:其一,基础性修改。就是在通读作文的基础上,对其中存在语病的句子、错字别字以及使用错误的标点符号进行修改,同时还要注意行文是否流畅,遣词造句是否恰当得体等。其二,结构修改。看文章通篇布局是否完整紧凑,层次过渡是否自然、清晰等。其三,范例修改。主要看文章所选取的范例是够其恰当,能否精确地体现出文章的写作中心、能否有力支撑论点等。其四,修改中心,看文章题目与作文内容是否能够呼应,文章内容是够能够突出主题,文章论点能否统帅范例等。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习作修改时,也要根据写作文体的不同,灵活采取相应的修改方法,帮助学生在习作修改实践中,不断积累习作修改经验。

三、通过多种方式指导学生作文修改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既需要教师不断的培养,也需要通过认真修改来扶掖。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修改能力的基础,但修改能力还是需要在长期的作为修改实践中来造就。教师在指导学生明确作文修改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及其具体要求后,就要从写作教学具体实践中锻炼、培养、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了。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指导学生进行作文修改。

1.先读后改

将学生的作文收上来后过几天再发还至学生,然后引导学生以读者的视角审视自己的作文,看有那些需要完善、修改之处。如此不仅能够避免学生对自己所作文章“私于自是,不忍于割裁”的问题,还可有效启发学生基于原作迸发新的写作灵感。久而久之,便能够逐渐培养学生自行修改作文的意识与习惯。可通过一下四种方式开展,其一,默读修改作文。站在作文整体的角度,看作文选材与文章主题是否相符、段落划分是否清晰明了、文章内容是否切合实际、文章主旨是否明确,然后根据自己所发现的问题,对作文进行相应的完善、修改、删减等。其二,朗读修改病句。通过朗读作文,发现其中有语序不通或表意不明的地方,并进行相应的修改。其三,指读修改。所谓指读修改,就是引导学生指着作文逐字逐句的读,如此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发现自己作文中的错字、别字、漏字以及错用漏用的标点符号等明显性错误,并进行及时修改。其四,品读提升。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作文水平相对加高的同学,引导学生在确认作文内容、选材、行文无误的前提下,进行自我品读,对作文中的遣词造句进行推敲,以进一步提升作文整体水平。

2.示范修改法

示范修改法是指通过对范文的讲解,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自己所作文章所存在的不足,并做出相应修改的习作修改训练方法。教师可将已经修改过的学生写作的优秀文章作为示范作文,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并用不同颜色将所作修改标记出来,并向学生讲解修改理由与方法;每次作文课时,教师都可有针对性的选取一些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评改、展示,学生通过教师的修改演示,能够更加具体、直观的理解习作修改的方法,掌握习作修改的技巧,才能在自己进行习作修改时,不再无从下手,可效仿教师的修改方法与过程。但是教师在采用此方法时应注意避免学生生搬硬套、盲目模仿等错误的习作修改行为。

3.互批互改

这种方式就是在班级内将学生的作文进行同学间的交换修改,这种习作修改方式能够让学生完全以欣赏者的角度审视他人作文,并根据自己的作文品鉴标准对同学的作文进行评价,广泛吸收他人的长处,指出他人在习作方面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从而有助于班级作文水平的整体性提升。教师还可组建习作讨论小组,每个小组由3~4人组成,小组成员间就某个同学的作文进行讨论与修改。通过同学间的相互评议与影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习作修改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进行结对互改,正所谓“旁观者清”,习作修改也同样如此。无论是全班互换修改还是小组修改或者结对修改,这些方式都真正实现了让学生掌握习作修改主动权,极大的满足了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他们认真的投入到“小老师”的角色中,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习作修改,提升学生习作修改能力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应及时转变以往“教师批,学生看”的作文批改教学模式,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导”上面,做到巧导善引,指导学生掌握习作修改方法与技巧,逐步提升学生习作修改能力,提高整体作文素质。

猜你喜欢

小学生小学语文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