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课后反思
2020-05-25张华
张华
游戏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在游戏中获得学习与发展,孩子们的梦想先在游戏中展现,再现生活情景也是在游戏中进行的。所以我在大班音乐活动《三只猴子》进行了创新。
我一改传统教学形式,在活动过程中增加激励性的语言,通过小猴活泼可爱的形象吸引幼儿,在游戏中幼儿不知不觉学会歌曲,欢快节奏的陪伴下幼儿们感受到歌唱的快乐。从而萌发出对音乐活动的兴趣。精美图片展示——手偶表演——手指游戏——集体表演——分组分角色表演,让幼儿自然地融入其中,边游戏边学唱歌曲。活动结束时,歌曲也基本学会了。和传统的歌唱教学相比较,这样的教法不带任何灌输性质,重视的是幼儿音乐情趣的培养,情感体验情感变化进行分析,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并且在活动中幼儿也有自由协商、充分想象的空间。通过分组游戏幼儿合作能力有所提高。同时通过小猴的这种行为让幼儿真切的领悟到后果,潜移默化地教育了他们,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自然的融入健康教育和常规教育。
有六个亮点:
一、游戏吸引幼儿,边游戏边唱
游戏有分组游戏、手偶游戏这是动静结合的两种游戏。幼儿跳的太多也比较热。所以在节奏感的表现方式上,同样的节奏用拍手的形式能够准确的表现,但是用跳的方式就必须有个铺垫的过程,所以我用手偶作为跳节奏的铺垫,这样结合着进行节奏练习,动静结合幼儿在跳跳玩玩的过程中,幼儿玩得开心,教学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模式,幼儿跳节奏的准确性也明显提高。
二、融入情感体验:高兴、痛苦、着急、愤怒
幼儿自由选择适合的表情,并准确的表现出来。小猴子跳——開心又高兴、小猴子摔大包——疼痛苦、妈妈叫紧告数次——着急又愤怒。整个过程中,老师都在用自己的歌声表情,唱时的速度上感染着小朋友,在学习打节奏的时候,边打节奏边唱,小朋友也就自然而然地跟着唱了起来。
三、游戏中有合作、有协商、有自创
选曲符合幼儿爱跳爱蹦的天性,孩子们对跳这一动作是比较感兴趣的,但又不能一味地乱跳为了让孩子在活动中体会到平时玩耍时才能体会到的这一“跳”的乐趣,因此,我请孩子感受音乐的同时,用“跳”的形式来表现音乐节奏,并提供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尝试的过程就是主动学习的过程,对节奏巩固充分体现了创新,对幼儿虽有一定的挑战,但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在互相合作中得到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喜悦。从活动中,感受到另一种味道,挖掘的点不仅精而小,而且又贴近孩子生活,是孩子们喜欢的一个音乐活动。感受歌曲的诙谐幽默并学唱,能根据音乐节奏用“跳”的动作一下一下的表现根据这一重点,我采用了图片与音乐相结合,让幼儿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下聆听歌曲。感受到音乐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四、角色转换是特色
随着音乐情节的发展幼儿角色由猴子转换到猴妈妈再到第四段的旁白最后又回到受伤不能动的小猴子。声情并茂的表演唱,教师扮演妈妈,幼儿扮演猴子,互换角色进行表演。角色互换给老师们和幼儿们都带来快乐
五、图片的精美制作不仅是吸引幼儿注意力,还能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寻找歌词的规律和特点
在黑板上展示一目了然,对情感分析很有帮助。
六、手偶表演吸引幼儿注意力
由三只猴子变成四只猴子,随着猴子数量的增加,幼儿组合人数的增多,游戏的难点也在逐渐加深。
合理利用课件让幼儿获得视听双重感受,说说、唱唱、做做多样的形式丰富课堂。但是一节活动中还是有难点,有生疏到熟练的过程,这个过程方法得当就会轻松自然的掌握。过度的这个过程有什么环节当“桥”要找好。教学要有耐心给幼儿们接受新知识的时间,给幼儿们思考的时间。给幼儿们尽兴的空间。不足之处:
一是难点十六分音符多让幼儿拍节奏。
在自主编歌词后应与幼儿多说几遍,按歌曲的节奏多说几遍,这样十六分音符的难点就会容易突破。在学唱过程中幼儿们学唱到第二小结“猴子头上 摔了一个”时孩子们节奏总唱不准,有托拍。应该大声说歌词时就按歌曲的节奏来,拍手多说攻克说歌词之后再一起跟唱。难点分化到先说说和后唱这两个环节上。
二是自主探索“跳”。
提出问题:“应该怎么跳?”我着急了,直接告诉幼儿跟着节奏一起跳。在这个环节应该让幼儿三人一组自由去跳,自主探索怎样配合跳会好,然后给出节奏卡让幼儿再做。
三是分角色游戏再玩两遍孩子们还没有尽兴,可以到户外边唱边玩。
在2014年12月15日去社棠下乡支教的时候上过此课,就是用图片的方式提醒幼儿下一小节的歌词,活动结束时孩子们基本会唱。就是配合游戏时比较拘谨,不敢放开去跳,有数名听课的教师、领导、照相人员在场有影响。
这次的活动教育对象不同,孩子们经常能够感受到客人的到来,经常会有十几位教师听课,进行活动时有外因但对他们来说都常态化了。所以面对三个摄像镜头,在参与活动时能够较放松。我用自己的教态来抓住幼儿注意力,丰富的表情激发幼儿的情绪,最后在基本学会歌曲的基础上集体游戏,幼儿们都投入游戏音乐之中,谈话说出的安全点——应该在哪儿跳时内容丰富,发言积极。教学过程中的三维目标都完成。
凝聚力量,传递智慧。一节好课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一节好课可能会相对完美地展现其价值所在,但一节好课也很可能将价值蕴藏的很深,需要细细揣摩、深深地思考。课都要经历反复研磨、不断调试的艰辛过程,这样对好课的标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好课不一定是一节完美的课,但是它一定是一节有价值的课。我找出教学的不足之处,在我今后教学活动中就要充分的为幼儿创设条件发挥他们的自主性,找到知识点连接的最佳的“桥”,多些耐心等他们内化知识。
同样一节课上一遍有一遍的收获。通过此课我反思自己,明确了今后自己的发展目标。文章不厌千遍改,课也如此,正如孔子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告诸往而知来者。”好课也要不断的切磋、琢磨,几经实践,去粗取精就会越上越得心应手。
教学流程:
手偶表演——看图片自主编歌词——欣赏歌曲说出歌名——带着表情跟唱体会小猴的快乐、痛苦——以三人一组边唱遍游戏——说说歌曲各句歌的情感体验——分配角色表演唱——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