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探讨
2020-05-25袁永友王云
袁永友 王云
[摘 要]自我国加入WTO以后,为多出快出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新实验班越来越多,不乏“创新实验班”、“特色实验班”、“国际实验班”之称。这种创新实验班各有特色,经验很多,值得总结。本文以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国际贸易创新实验班”为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做法展开分析,并提出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人才培养;国际贸易; 创新实验
Abstract: In order to cultivate more talents,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classe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specialty after joining the WTO, such as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class, characteristic experimental class, international experimental class, This kind of class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ience, which is worth summarizing. This paper takes international trade innovation experimental class of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WTU as an example. It analyzes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alent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hen puts forward some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on cultivating international trade talents.
Key Words: Talent Cultivati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novative Experiment
一、当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主要矛盾
1.社会角度:国际贸易发展需求和人才短缺的矛盾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创新教育研究和实践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广泛开展,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也不例外。特别是中国入世以后,已连续多年获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更为广泛,不仅在货物贸易方面,而且在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国际投资等方面均需要大量人才。
从全球的贸易发展看,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贸易——全球价值链贸易(Global Value Chains (GVCs) Trade)——数字化贸易。三个阶段的贸易发展都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有密切關系。
三种贸易类型的演进
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与一些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均制定了数字贸易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建设“数字中国”、“网络强国”,说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据统计,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2.6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占GDP的比重高达30.3%。以跨境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数字贸易正展现其蓬勃的生命力。可以预见,未来数字贸易将成为商务活动的主流,同时深深影响制造业和服务业等产业。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领域,能通过大数据有效开展货物产品、服务产品、知识与信息产品交换的新型人才存在巨大的需求,对高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挑战性越来越大。
数字贸易人才在实践中具有降低贸易成本,大幅减少中间环节,增加高附加值等特点,代表着未来国际贸易和新商科发展的趋势,各国呼吁大力培育这样的新型人才。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下简称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要适合这一发展趋势,抢占制高点。数字贸易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素质,还要具备信息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国际关系学和跨文化交流等综合知识。可以说,未来的国际贸易领域的竞争也是数字贸易人才的竞争。
2.学校角度:师资队伍数量与质量的矛盾
目前,国内外贸易企业“招人难”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暴露了人才供需两难问题的严重性。作为现代人才供给的主体,学校“以学生为中心”是永恒的主题。从教学的角度分析,出现以上矛盾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师资队伍的数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根据教育部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要求,对国贸专业专任教师的要求并不低,如专任老师需有5年本学科专业教学与研究背景,教授和副教授占的比重不低于10%和30%,生师比的基本要求是18:1,但很多应用型高校的该专业的师资不能达标,一些教师通常是硕、博毕业后直接上讲台,不仅教学经验有限,自身实践经历更差,缺乏凝练过程;二是教师满足于讲传统知识。一些老师没有与时俱进,不将前沿和趋势性的新知识教给学生。例如跨境电商知识,不少本科学校以国家本科专业目录里没有该专业为由而不开设此类课程,使课堂上的外贸知识有很大的局限性;三是不注重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在教学上的投入远远不够。有的教师要么迫于职称晋升压力,重科研,轻教学,导致教学敷衍,有的教师只满足于完成课时量,缺乏专家指导和同行评价,没有教学质量考核指标,更没有淘汰机制,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学生角度: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矛盾
学生在校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有条件的,而重视学生到企业实训实践是课堂理论知识教学的有效补充。国际贸易业务具有复杂性、长期性与综合性,需要必要的实践过程。而一般情况下,外贸企业不轻易接收短期实习生。即使教学计划设置规定了实习时间,学生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有些学生获得了实习机会,但由于时间短、缺乏企业导师指导和商业秘密保护等原因,只得走马观花,不了解外贸核心业务。由于一些学校缺乏实习基地,学校往往采取分散实习方式,影响了学生企业实践的效果。国贸专业的学生如果实践训练不足,会使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形同虚设。又由于湖北省地处内陆,外贸依存度不高,学生在大中型外贸企业实习难,去小微外贸企业又缺乏实习条件,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加剧了“就业难”状况。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探讨
我院国贸创新实验班始建于2018年10月,旨在探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贸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和规律。学生从2016级国贸专业本科四个班的学生中选拔产生,共33名。实验班采取学生自愿申请、公开选拔的方式进行。学生经过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考试、英语的笔试和面试,按综合成绩择优录取。实验班采取教学计划单列和单班上课,基础课与普通班一致,专业课增设双语教学、跨境电商、前沿国际贸易知识、国际物流与机电工程等课程,并增设实习实训项目,选派专业负责人担任班主任。按教学计划,我们的尝试如下:
1.学科竞赛:化解学生创新能力不强的弱点
應用型高校学生竞赛项目众多,从创新性、专业性和从业技能的角度选择参加学科竞赛是必要的。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巩固专业知识,又可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创新、创意、创业)是由教育部主办、面向全国高校(含港澳台地区)的大学生竞赛项目,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重点支持的项目。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我们组织实验班同学分别组成两支队伍参加第八届挑战赛。学生的兴趣与潜能被激活,自己设计题目,认真撰写策划书,在比赛现场表现不凡,分别获得了校赛一等奖、省赛一、二等奖和全国赛三等奖的好成绩。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主办的第八届全国pocib从业技能(2018年秋季)大赛中,全国共有210所院校5740名选手参加,实验班同学经过20余天的激烈角逐,7位同学分别获个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全班获得了团体二等奖。比赛达到了提高学生从业能力的预定的效果,使学生忙起来了。
2.校企合作:化解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的短板
为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差的弱点,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分别在2018年寒假和2019年暑假期间,组织实验班的同学进入湖北企业实习。一家是武汉生产高科技产品的国际贸易公司,另一家是从事跨境电商的运营商。20余名同学由实验班班长带队,在业务经理的指导下,参加了为期2个月的暑假实习。同学们通过实操,最后多次成交出单,盈利达数百美元。学生不仅掌握了跨境电商的店铺装修、选品、产品定价、折扣优惠、业务成交等操作技巧,也对业务过程有了全面的了解。在毕业实习中,我们还安排了阿里巴巴第三方人才服务商参入实习指导,为学生提供了跨境电商实习实训新平台。校企合作解决了教材和师资的不足,提升了同学们的专业技能,增强了同学们学习国际贸易的信心,也为毕业生接受外贸公司挑选创造了优势条件。一些外贸公司在数月后的校园招聘中对实验班同学均较为满意。
3.强化英语:化解学生语言能力不强的瓶颈
一定的英语水平是从事国际贸易的基本要求。虽然本科生非常重视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CET),但专业英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不平衡,往往成为企业挑选学生的障碍和学生就业的瓶颈。实验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一是在部分专业课中开展中英双语教学,让同学们置身在英语训练的环境和熏陶之中;二是坚持开展英语角活动,搭建了英语口语练习平台,促进同学们多讲多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三是组织国际交流活动,打通语言交流渠道。除聘请外籍教授专题讲座之外,与武汉纺织大学外国留学生不定期开展面对面的交流活动,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英语交流能力。目前实验班同学的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100%;六级通过率达30%以上。
三、国际贸易创新实验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际贸易创新实验班虽然积累了较多的国贸人才培养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1.实践课师资力量不足
国际贸易人才培养需要大量有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由于任课教师的学历层次、职称层次和实践经历的局限,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不多,经验难以推广到普通班,而新进教师又比较年轻,需要一段时间的锻炼和成长。聘请外贸企业导师开展教学又无法形成常态。如跨境电商实务课程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聘请培训机构的老师成本高,且不可能在学校长期教学。虽然可以借用一些虚拟仿真软件教学,但又缺乏真实环境,与外贸实际工作岗位不能完全接轨,影响了国贸人才培养效果。
2.学生学习目标的错位
办实验班根本目的是培养更多的外贸人才。实验班的同学能通过考试录取,一般均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实行单独的教学计划并增派得力的老师讲课很受学生欢迎。凡进入实验班学习的同学均希望能进一步深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但他们之中准备报考研究生或公务员的比例较高,即使考研,报考方向也多为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提高录取率。这就使能进入外贸企业的优秀学生流失,违背了办班的初衷。
3.学生文科基础的制约
我校的学生高考时多为文科生,且女生比例大。实验班曾设想文理科教学交叉,加强理工科知识的训练,并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相关数理课程,以培养能从事机电类产品的国际贸易人才。实际效果证实,有些同学不适应数理课程的教学,学习积极性不高;有的同学则担心这类课程挂科后影响考研和就业,甚至想退出实验班。这就带来了实验班进一步办优的难度。
四、创新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
应用型高校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行业需求,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及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培养思路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发挥师资优势,打造务实队伍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在人才的“应用性”,必须打造一支有外贸基础理论支撑、有实践经验、有应用能力和岗位技能优势的教师队伍。一要着力“建设质量高,教学效果好,学生评价优”的师资队伍,努力创建校级、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并获得外贸企业认可和社会欢迎;二要支持教师进修或深造,鼓励老师积极参加国贸领域的国内外学术会议,积极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座,教师对外访问交流;三要不拘一格引进人才,既坚持教师标准,又不“唯文凭论”和“唯学位论”;四要鼓励青年教师到实习基地进行锻炼,共同开发外贸业务,鼓励教师根据外贸发展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现有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在“教”上更具匠心,实现教师强起来的目标。
2.做实课程建设,杜绝“水货”课程
目前各个高校的“双一流”课程建设都在有序开展,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的课程体系也要适时调整。一要挤干“水份”课程,让课程优起来。这并不意味着一味否定传统外贸教学。学校选择教材要紧密结合实际,淘汰针对性、操作性不强的过时教材,吸收新的内容和方法。如有关从业资格考试的教材,其实践性、先进性较强,贴近学生,是可以参考的;二要吸收外贸教育专家和业内技术骨干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如聘请外贸企业、报关行、海关商检部门、跨境电商企业和国际物流公司专家做学校的兼职教师,并结合学生实习和就业情况,完善课程体系和内容;三要适时监控教学效果。坚持教学督导听课和评课制度,及时表彰学生评教综合成绩优秀的老师,总结和推广他们的好经验,适应新时代要求,加快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使教学严起来。
3.优化实践教学,深化校企合作
在国贸人才培养教学方面,建立和完善国际贸易实验室是必要的。教学软件的选择必须适应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和有实用价值,能为学生营造全真的国际贸易操作氛围。此外,实验课程设置无论传统国际贸易内容还是国际贸易前沿知识均不可或缺。不仅要给学生讲外贸中的有关单证,如商业发票、信用证、海运提单等传统贸易知识,还要帮助学生选择并参加一些专业技能资格考试。如跨境电商知识和国内外各大平台的操作实务等。
要突出学生的应用能力,加强校外实训及实习基地的建设,做好已有实习基地的维护和实习基地的开发创建,适时邀请外贸岗位能手和业务骨干现场讲授自身经验和业务经历,或举办外贸业务营运座谈会,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外贸岗位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4.开展创新创业比赛,建立创新创业渠道
国贸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各类省级、国家级比赛,可以为学生提供锻炼和模拟实践的机会,要抓住不放。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磨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要给学生提供多种创新创业渠道,激发其创新创业的热情,加快学生成长和成才。如校企合作开展科研项目研究,与校友合作开发产品和市场;要关注学生创业团队建设,通过各种校内实训、校外人才孵化基地的锻炼,多方位多渠道培养学生。尽管学生在校期间创业难度很大,但这种实践锻炼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试错成本”,能为学生未来的创业发展奠定基础,达到培养有特色的国际化外贸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文颖、高宇.产教融合背景下国际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11):16-17+33
[2] 耿倩倩.产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 劳动保障世界2019(12):53-55
[3] 余萍.跨境电商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探索[J]. 经济师,2017(04):221-222.
[4] 赖红波.创新大赛对电商类本科人才培养与创新路径研究[J]電子商务,2019(12)64-65;
[5] 李海英.数据本地化立法与数字贸易的国际规则[J].信息安全研究,2016,2(9):781-786.
(责任编辑:顾晓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