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生菌

2020-05-25杨秉辉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抗菌素广谱致病菌

杨秉辉

①细菌是一种低等生物,它比人类更早地来到地球上,人类出现以后,它不请自到,寄生于人体内外,人体的皮肤上就附着着大量的细菌,弄不好就长个疖子、生个疮:鼻腔里的细菌可引起鼻炎,若向下发展则可引起气管炎、肺炎;咽喉部位的细菌可引起扁桃体炎:泌尿系统里的细菌可以引发肾盂肾炎、膀胱炎;胆囊里的细菌可以引发胆囊炎……反正细菌所到之处,只要人的免疫力不济皆可致病。

②人体内细菌的大本营在肠道,并主要在结肠之中。据估计,肠道中的细菌超过1000种.总量高达100万亿个。如此多的细菌在人体肠道中生存,不可能不对人体产生影响。人们按照习惯的思维想来:这些细茵如果都造起反来,那还了得?幸而在人体肠道内的这1000多种细菌良莠不齐,而且据研究,90%为双歧杆菌族,它们紧贴肠壁生长,在肠黏膜上形成一道屏障,可以阻挡致病菌入侵,而且能产生抑菌素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实在是扮演了一个人体卫士的角色。长期使用广谱抗菌素的病人反而会腹泻,因为广谱抗菌素既抑制了对这抗菌素敏感的致病菌,也抑制了能保护肠道的“好的”细菌,如果肠道中还有对这抗菌素不敏感的致病菌,便会引起腹泻。因此使用广谱抗菌素大多规定有“疗程”,不能长期使用,便是这个道理。

③其实食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吸收,在相当的程度上依赖于肠道菌群的作用,肠道菌群还与人体的新陈代谢、炎症、肿瘤等有关。肠道菌群既然与食物的消化吸收相关,自然与肥胖相关,同样也与糖尿病相关。初步的研究已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不足而拟杆菌门及变形菌门的细菌增多,这些菌群的变化使食物消化吸收过程中的代谢产物影响了糖代谢,导致糖尿病。

④肠道菌群的研究还只是在起步阶段,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民众而言,首先要理解细菌并非全是有害之物,在人体肠道中存在着大量有益的细菌,可以称之为“益生菌”,对这些益生菌理应着意保护。比如:切勿滥用广谱抗生素、泻药及消炎止痛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腹泻丢失益生菌;避免长期攝入高糖、高脂食物;避免久坐少动的生活习惯,从而维持肠道菌群的正常状态。

⑤益生菌之于人实在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共生是指相互需要,人需要益生茵,益生菌也需要人体提供给它们养料,有利于益生菌生长繁殖的养料称为“益生元”,可溶性纤维素中的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菊糖等皆属此列。这些“益生元”主要存在于麦麸、豆类、水果、干果、蔬菜茎叶之中,经常摄取,有利于益生菌的生长,有益于人体的健康。

⑥对肠道菌群的研究至今尚不足20年,但益生菌对人体健康的意义不容忽视,我们对其应多加爱护。

(,选自《新民晚报》2019年9月28日,有校改)

阅读笔记

1.第②段“人体内细菌的大本营在肠道,并主要在结肠之中”这句话中,“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2.广谱抗菌素为什么不能长期使用?

3.请列举文中所使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并说出其作用。

(张斗和/设题)

猜你喜欢

抗菌素广谱致病菌
婴幼儿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临床分析
爱眼有道系列之七 维护眼表菌丛,合理使用抗菌素
厦门大学科学家发现乙型流感的新型广谱中和抗体
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探讨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诱导广谱中和抗体的HIV-1疫苗研究进展
广谱哲学关于社会历史研究的方法特点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13)解析
抗菌素用药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