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钢琴学习中的音乐记忆能力
2020-05-25高艺
【摘要】众所周知,音乐记忆能力的高低对于开展钢琴学习活动能够起到重要影响,是学习思维活动中的关键因素。笔者系统地分析了音乐记忆能力的重要性问题,依托于探究在听觉等感官当中的运用,将认知心理学理论与学习钢琴的记忆能力系统地联系起来,最终指出如何操作才能在钢琴学习中提升记忆能力。
【关键词】钢琴学习;记忆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 2020) 01-0144-02
【本文著录格式】高艺.如何提升钢琴学习中的音乐记忆能力[J].北方音乐,2020,01( 01):144-145
音乐记忆毫无疑问也是一种能力,囊括了对于绝对以及相对音高的记忆,涵盖了对节奏、和声、音色等所有和音乐相关的记忆。19世纪五十年代左右,李斯特在举办音乐会时将所需要演奏的作品背诵下来,为世人称道学问,能否具有良好的音乐记忆能力成为了衡量一个人学习音乐的实力大小的标准。从教数年笔者意识到,部分学生虽然积极地学习音乐但是其思维能力较差,因此只是死记硬背,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事实表明,死记硬背性的记忆方式过于死板,在进行表演时容易犯某些习惯性的错误,为今后纠正带来较大不便。
音乐记忆其实是要求音乐学习者将识记、保持、认知等规律性的东西深深地印在脑海当中,分析和解读音乐材料对于提升学习者的音乐记忆能力是有着积极影响的,在了解材料后学习者对于作品的内涵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最终将音乐的突出特征牢记于脑海当中。就某音乐作品来说,对其分析得越深入全面,就越是可以提高记忆力,将作品牢牢地映入到脑海当中,很难遗忘。在钢琴学习过程中,提倡运用理性思维通过分析作品、真正理解作品而得到的记忆,理解了内容才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记忆犹新,在理解过程中学习者鉴赏音乐以及品鉴音乐的能力也会有所提升。通过研究认为可以借助于视觉、听觉以及动作记忆等方法来提高钢琴学习过程中的音乐记忆能力。
在钢琴学习中视觉记忆的关键就是乐谱,乐谱是一种具体特殊意义的符号,能够借助于具象的方式将音乐的精髓和规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德国钢琴家吉泽金就可以不用在钢琴上演奏,仅通过视觉就可以完成记忆乐谱;钢琴家鲁宾斯坦也曾回忆说弹琴时乐谱会在脑海里一页页翻过去;还有年轻时代的巴赫也曾大量抄写乐谱来刺激他的视觉器官,此种视觉方面的刺激促使其思维变得活跃起来,在不断抄写过程中加深了印象。钢琴作品不胜枚举,乐谱也是多种多样,在记那些乐谱时,如果可以借助于一定的规律进行编码,使用相关的线、块等来进行排列组合,就可以降低记忆的难度,加深学习者的印象,确保学习者可以长久地记住。在进行视觉分析时,应该嘗试着借助于点、线的方式来记忆作品的旋律线条,把这些点、线的音符连起来,在不影响整体音乐方向的前提下,用各种律动的线条来加以表现。同理,音点的扩大记忆其实即是音块记忆,一般是借助于柱式和弦等方式来表现音块。很多作品都使用到了调性音块,如舒曼的《蝴蝶》,一个和弦代表的就是一个音块。在采用以上两种视觉记忆方法的同时,要进行音型的分析与记忆。钢琴作品会有很多不同的音乐体裁,比如圆舞曲、进行曲等,应该依据作品的特征来判断,观察作品的线、块组合模式,将隐藏在组合背后的规律性东西提炼出来。钢琴乐谱其实说到底就是一种符号,符号本身是有着特定的组合规律的,此种规律一般表现在谱面上相关音符的运动状态。在学习进程中,应该首先将规律性的东西提炼出来,然后依照类别进行分类,借助视觉记忆来不断地强化记忆,观看得多了脑海中就会闪现出各自线、块的组合模式,最终将其铭记在心底。学习钢琴自然不仅仅是认识和记住音符,还需要以此为契机来深入地解读作品。可见,视觉记忆不单单是分析和记忆乐谱当中的符号,还需要解读乐谱背后的含义,领会作品的精髓。分析音乐作品越是深刻,就越是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全面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包括作品所传递出的情绪、情感,对作品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对于钢琴作品分析可以采用旋律记忆、和声记忆、声部记忆和曲式分析记忆几种方法。
音乐创作出来就是让听众欣赏的,聆听音乐时人们的身心可以得以放松,精神品味得以升华。听觉记忆其实强调的是,在音乐作品表演者内心当中有着一个整体的听觉形象,需要借助特定的工具将其背后的情感表达出来。听觉记忆是音乐记忆的有机构成要素。对于音乐家来说,其即便不弹奏也可以感受到作品的温度和魅力,这主要是因为印刻在其脑海当中的音乐印象不再是乐谱的最初形态,而是非常自由、活跃的音乐组合形象,在欣赏音乐过程中可以逐渐掌握到此种能力。钢琴是具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经常性地听自己所弹奏的作品,此时的记忆属于表层记忆,没有印在脑海深处,当演奏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演奏者无法随之作出调整,因此在演奏过程中就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失误。钢琴演奏技法的不同,弹奏出来的音响效果自然也不会相同。加强听觉记忆效果就要求分析和加工那些聆听过的作品,一方面在聆听过程中可以发挥想象的作用,欣赏者在脑海中勾起一幅画面,把想象到的内容填充到图画当中,此种记忆是深刻的,是对作品的独特感受和感悟;另一方面可以依据自身的记忆,将脑海当中所存储的信息调动起来,体悟音乐所需要表达的情感,并借助于最终的表演将此种情感传递出来。不同时期的钢琴作品对声音当然有各自不同的要求。以贝多芬的作品为例,他的作品散发着浪漫气息,作品的戏剧性强,可以很好地感染听者;莫扎特的作品典雅流畅、旋律突出,声音清晰活泼、音群连贯;巴赫的作品高雅、富有宗教气息,声音透明、轻快柔和;舒伯特作品富有诗意、意境深邃,作品适合用来歌唱、曲调的对比鲜明,有一定的冲击性;肖邦作品能够赋予人极大的想象空间,声音连贯、语言华丽、音色多样化;李斯特的作品有着较强的戏剧冲突性,诗意浪漫、变化多样、气势恢宏。音乐是具备较强的形象性特征的,和其他艺术一样,在开展钢琴学习进程中,学习者需要借助于多种方法来理解音乐形象,挖掘作品背后的深刻含义,音响效果可以唤起人们的共鸣,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在理解作品以后会获得整体性的认识,此种认识是最深刻的,也是最准确的,会深深地根植于脑海当中。特别要提出标题理解的重要性,音乐作品和文学作品一样,都有属于自己的标题,该标题有着较强的指向性,有助于直观地了解作品。以《图画展览会》为例,在《牛群》该曲段当中,乐前两小节给人缓慢而沉重的感觉,听众在听到这样的作品时仿佛置身于乡间的小路上,一群牛拉着车子在缓缓前行;在《两个犹太人》当中,借助于齐奏低音区八度的方式营造一种强硬的气势,借此来塑造犹太人傲慢无礼的形象,高音区借助于柔弱的音调来塑造穷人的懦弱形象。此种音乐形象的联想其实就是借助于标题来展开适当的想象,演奏者会以此为切入点唤醒沉睡在心底的记忆,并将自身独特的感受通过演奏表现出来。
钢琴学习中还有一种记忆方式即是动作记忆方法,具体指的是把演奏者的的动作看作为记忆内容,需要强调的是动作记忆形成后在短時间内是无法得到改变的,因此,在弹奏之初就需要借助于乐谱来琢磨动作的合理性,以为后期的记忆打好基础。要养成良好的动作记忆就要通过演奏者按照乐谱上的一切标记最终通过弹奏动作表现出来。演奏一部钢琴作品我们首先要确定正确的弹奏指法,部分乐谱上有标记好的指法,弹奏者需要结合自身的理解来判断其合理性,指法的合理性对于弹奏动作的实施会产生直接性影响。弹奏者需要明白一点,对于作品的理解不同,所设计的动作也不同,依据需要来恰当地处理弹奏指法并细心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形成正确的动作记忆。有些作品有使用踏板的要求,在具体表演时需要依照乐谱的标记来操作,必须要尊重创作者的创作意图。要想获得良好的动作记忆在以上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各种演奏方法的分析。在演奏过程中不同类型的音阶、琶音、和弦、颤音、连奏、断奏等等均要求演奏者反复地进行分析并不断地改进方法,确保可以有效控制身体的各个部位,反复练习相关的动作组合,择取那种最能够表达音乐精神的弹奏方法,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动作记忆。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弹奏不熟悉的作品时总是会不自觉地依照乐谱的要求来操作,但是对于有经验的学习者来说,不必过多地观看音符,出于本能就可以将作品弹奏出来,手指好像是自动进行弹奏,此种自动化的触键其实来自于强有力的动作记忆。但必须要指出的是,弹奏者如果过于依赖此种自动化动作就会产生无意识地演奏的不良习惯,如果出于此种放任状态,那么在表演过程中一旦思维被打乱就会出现致命性错误。想避免此种不良现象的出现,可以通过在练习过程中经常改变对作品力度、音色等方面的要求依据不同的环境来调整触键方式,各种钢琴的琴键、重量等都是存在着差异的,如果一味地依靠惯性动作记忆弹奏者将无法成功地完成演奏。
综上,在钢琴学习过程中,视觉、听觉、动作记忆等方法是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不是独立存在的。所谓的音乐记忆法不是指单一的方法,而是将上述方法有效地统一起来,在学习和演奏作品时需要将上述方法贯穿到各种类型的记忆中,以切实地提升自己的记忆能力。如此,当演奏者在演奏作品时,乐谱就会自动地呈现在脑海当中,而听觉记忆会唤醒即将要弹奏的音符,动作记忆会指挥着双手来进行弹奏,三种程序可以说是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的,视觉、听觉、动作记忆实现高度协调统一,帮助演奏者获得良好的音乐记忆。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2]应诗真.钢琴教学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3][苏]涅高兹.论钢琴表演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3.
[4]苏斌.钢琴学习中音乐听觉训练的若干问题[J].钢琴艺术,1996(6).
[5]刘延寿.论钢琴演奏中的背谱问题[J].黄钟,2003(1)
作者简介:高艺(19 80-),女,内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