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选文体裁类型特点及分布探究

2020-05-25班明璇种霞

课外语文·上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学建议小学语文

班明璇 种霞

【摘要】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选文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进行编排,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的要求。选文体裁类型的特点:第一,体裁类型丰富多样,以诗歌为主,兼顾记叙文、散文、童话、寓言等多种文学体裁。第二,选文依据学生年龄层段的特点分层选取,拓宽学生视野,提高文学素养。第三,教材选文在分布上也是别具匠心,前后相互联系,有系统有规律的设计。教师应总体把控选文体裁选取特点,循序渐进地授课,让学生感受文学体裁的多样性。

【关键词】统编本;小学语文;体裁特点;体裁分布;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3-0051-03

【本文著录格式】班明璇,种霞.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选文体裁类型特点及分布探究[J].课外语文,2020,19(13):51-53

国内语文教材多年来“一纲多本”,在具体使用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为了统一教材标准,规范课堂水平,教育部组织编写了统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本文将对教材选文体裁进行研究。选文体裁由于分类标准不同,所以体裁类型纷繁复杂。本研究结合史玲玲《人教版与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以及庄晓云《两岸三地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系统研究》中选文体裁的分类方式,同时联系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综合考究后,将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选文文体划分为:诗歌、童话、散文、记叙文、寓言、神话、科学小品文、其他共8类。(本文选文研究范围: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第一至五册中课文及语文园地内所有选文,共223篇)。

由于部分体裁具有共性、易混淆,特此说明。

诗歌——包括儿歌、儿童诗、古诗词、乐府诗、散文诗、歌谣、谜语诗等。

其他——包括俗语、谚语、名人名言、三字经、韵文、字族文、歇后语、绕口令、谜语、文言文等。

统计如下。

一、诗歌

(一)诗歌选文分布情况

一年级上册中,儿歌共22首(《我是小学生》《说话》《金木水火土》《轻轻跳》等),儿童诗4篇(《小小的船》《日月明》《青蛙写诗》《明天要远足》),古诗词4首(《咏鹅》《悯农》《古朗月行》《风》),歌谣1首(《春节童谣》),谜语诗1首(《画》),乐府诗1首(《江南》)。

一年级下册中,儿歌共6首(《姓氏歌》《小青蛙》《动物儿歌》《操场上》《谁和谁好》《孙悟空打妖怪》),儿童诗4首(《一个接一个》《怎么快乐》《夜色》《祖国多么广大》),古诗词共7首(《静夜思》《池上》《小池》《春晓》《赠汪伦》《寻隐者不遇》《画鸡》),散文诗1首(《荷叶圆圆》),歌谣2首(《摇摇船》《小刺猬理发》)。

二年级上册,儿歌4首(《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儿童诗1首(《植物妈妈有办法》),古诗词6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梅花》《小儿垂钓》《江雪》),歌谣2首(《十二月花名歌》《数九歌》)。

二年级下册,儿童诗4首(《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彩色的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株紫丁香》),古诗词7首(《村居》《咏柳》《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赋得古原草送别》《悯农》《昼夜书所见》),歌谣2首(《神州谣》《二十四节气歌》)。

三年级上册,儿童诗2首(《听听,秋的声音》《瀑布》),古诗词9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湖》《所见》《早发白帝城》《采莲曲》),散文诗2首(《花的学校》《父亲、树林和鸟》)。

(二)诗歌选文分析

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由于儿歌、谜语诗、古诗、乐府诗、散文诗、儿童诗、童谣等体裁篇幅短小、字数较少,读起来节奏明显,与诗歌有很大共性,所以为了方便统计研究全部囊括在诗歌门类下。

通过统计在现行5册教材223篇选文中,共选编94篇诗歌,占总篇幅的42%,是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选文中数量最多的体裁。通过表格可以直观看出儿歌、儿童诗、古诗词选文数量最多,由于儿歌具有语句短小、节奏明快、内容浅显易懂的特点,所以选文集中在一至二年级上册;古诗词理解起来较儿歌更难,所以在一年级上册只分布在语文园地内作为日常积累,从一年级下册开始作为课文并且数量有所增加。歌谣是统编教材的创新之处,教材选取民国国语教材中的经典歌谣作为选文,丰富了选文体裁类型。总体可以看出,统编教材注重学生成长规律,注重培养学习兴趣及新型思维能力。

二、童话

(一)童话选文分布情况

一年级上册共6篇(《雨点儿》《小蜗牛》《小鸟念书》《小松鼠找花生》《拔萝卜》《猴子捞月亮》);一年级下册共9篇(《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梅花姑娘》等);二年级上册共9篇(《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雾在哪里》《雪孩子》等);二年级下册共13篇(《开满鲜花的小路》《笋芽儿》《沙滩上的童话》《画杨桃》等);三年级上册共7篇(《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等)。

(二)童话选文分析

从童话类作品的编撰排布来看,在新课标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第一学段(1至2年级)的阅读目标明确指出要阅读童话类选文。统编本第一学段童话故事类选文数量占低学段选文总数的20%以上,这一选文现象遵循了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从选取的童话类作品内容来看,部编本教材童话选文避免了原人教版童话故事内容篇幅较多、生字词量大,对于较低年级学生而言,阅读存在一定困难等问题,选取篇幅适中、生字词量减少并标注拼音,内容趣味性强的选文。把握以学生为主体,切实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理念。选材内容贴近大自然、以动物为主人公,紧贴儿童内心世界,语言浅显易懂。并且减少了思想教育性的童话,不再单单是说明某个人生哲理,承载过多的道德教育的责任,而是更多地激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童话的文学价值。

七、科学小品文

(一)科学小品文选文分布情况

一至三年级上册没有分布;一年级下册1篇(《要下雨了》);二年级下册1篇(《太空生活趣事多》)。

(二)科学小品文选文分析

在现行5册教材223篇选文中,共选编2篇科学小品文。这些小品文本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适宜儿童认知的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可是原人教版低年级教材中儿童科学小品文却没有以短小精悍、语言丰富多彩的形式表达出来。统编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的文章以儿童的思维模式为视角,充满想象力。如二年级下册的《太空生活趣事多》,以轻松活泼、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儿童介绍了太空生活中新奇有趣的现象。

八、其他选文

(一)其他选文分布情况

俗语:一年级上册《口耳目》;韵文:一年级上册《对韵歌》《古对今》,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谜语:一年级上册《无题》《猜字谜》;歇后语:一年级下册《小葱拌豆腐》;名人名言:一年级下册《敏而好学》,三年级上册《仁者爱人》;谚语:一年级上册《种瓜得瓜》,一年级下册《朝霞不出门》,三年级上册《灯不拔不亮》《人心齐》;三字经:一年级上册《人之初》;字族文:一年级下册《有饭能吃饱》;文言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

(二)其他选文分析

其他类选文包括俗语、谚语、名人名言、三字经、韵文、字族文、歇后语、绕口令、谜语等体裁文本,共计21篇。此类选文大多分布在语文园地内的日积月累板块中。这部分选文与各单元体裁和目的各异的课文内容不同,它是主要集中在传统文化启蒙这一块,这也符合统编版语文教材“传统文化篇目增加”的大方向。不论是俗语、谚语还是歇后语、名人名言等形式,都是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前人智慧的体现,正是通过这种周期性的反复浸润,达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一线语文教师应在宏观的角度上整体把控选文体裁选取特点,在实际授课中按照选文的编排循序渐进地授课。根据不同体裁类型的特点,通过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初步认识文学体裁分类的不同,感受文学體裁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史玲玲.人教版与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附    注

本文系北京市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实培计划”项目:“基础教育与传统文化”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班明璇,女,1993年生,山西大同人,本科,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和语文基础教育;种霞,女,1971年生,北京人,硕士研究生,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教学建议小学语文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