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校正月龄12个月内体格发育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05-25李晓蓉吴湘兰方桂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头围身长月龄

李晓蓉 吴湘兰 方桂华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早产儿全球行动报告中指出:全球年出生早产儿1500万,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而极低出生体重儿(ELBW)是早产儿死亡的重要因素[1]。另据美国国立儿童健康与人类发育研究所统计,受延迟达到推荐喂养量及不恰当的营养素摄入影响,89%的ELBW 36周时体质量低于第10个百分位,且18~22个月时,存在40%的婴儿的体质量、身长、头围均低于校正月龄第10个百分位[2]。合理喂养能够避免60%的早产儿死亡风险[3];但由于早产儿的营养摄入由各营养素的储积率进行测算,难以准确估计[4]。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ELBW生长发育趋势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探讨ELBW与其他早产儿的校正月龄12个月内的体质量、身长、头围的发育情况及发展趋势的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早产儿168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议并通过,患儿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定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出生胎龄<37周。排除标准:存在新生儿肺炎、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畸形及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或中途失访。依据患儿的出生体质量,将其中的极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即出生体质量<1500 g的早产儿46例作为观察组,出生体质量≥1500 g的早产儿122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69例,女53例;出生胎龄28~37周,平均(31.37±3.12)周;分娩方式剖宫产45例,自然分娩77例。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出生胎龄28~37周,平均(30.59±3.08)周;分娩方式剖宫产18例,自然分娩28例。两组患儿性别、胎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及赋值 比较两组患儿出生后校正月龄(按照早产儿的正常预产期开始计算月龄的方式为校正月龄)在12个月体质量、身长、头围的生长规律,采集两组患儿校正月龄12个月内的母乳喂养情况(未进行母乳喂养=0,2个月及以上开始母乳喂养=1,1个月内开始母乳喂养=2)、早产儿配方奶混合喂养(未采用早产儿配方奶=0,采用早产儿配方奶喂养=1)、全经口喂养开始时间(≥30 d=0、<30 d=1)、母亲年龄(岁)、住院时间(d),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校正月龄12个月内体质量、身长、头围发育情况的影响因素。

1.3 研究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采集患儿信息,由2名问卷调查专员应用早产儿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为母乳喂养情况、早产儿配方奶混合喂养情况、全经口喂养开始时间、母亲年龄、住院时间,调查地点在新生儿科、儿保科及病房内,调查时间为早产儿校正月龄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诊同时进行,本研究纳入样本中无失访例数。为测定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本研究随机抽取50例早产儿于校正月龄3个月零7 d时进行复测调查,结果发现Cronbach’s α信度系数为0.849。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体质量、身长、头围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早产儿校正月龄12个月的体质量、身长、头围比较 观察组患儿校正3个月的身长、头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校正6个月的体质量、身长、头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校正12个月的身长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早产儿校正月龄3,6,12个月时的体重、身长、头围比较

注:两组早产儿不同时间体重、身长、头围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校正月龄12个月极低体重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极低体重早产儿的校正月龄12个月的体质量受母乳喂养、混合喂养、母亲年龄、全经口喂养影响(P<0.05);极低体重早产儿的校正月龄12个月的身长受母乳喂养、混合喂养、母亲年龄、住院时间、全经口喂养影响(P<0.05);极低体重早产儿的校正月龄12个月的头围受混合喂养、母亲年龄、住院时间影响(P<0.05),见表2。

表2 校正月龄极低体重早产儿12个月生长发育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 论

3.1 校正月龄12个月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体质量、头围、身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显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与非极低体重早产儿相比,更容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成人抑郁症的发生风险更高[5-6]。同时,24个月时体重仍低于第十个百分位的婴儿,其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分值均明显降低[7]。研究认为,低出生体重、生后体质量增长过快会造成心血管损伤,增加代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8]。早产儿的理想追赶性生长是以充分发挥个体的生长潜力,以体质量、身长、头围的匀称生长为反馈指标。对于极低体重早产儿而言,校正月龄12个月内的发育状况直接反应神经系统发育情况[9]。本研究结果表明,体质量、头围身长在校正月龄12个月内的两组早产儿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身长在校正月龄12个月时并未达到与对照组一致水平[10]。表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并不会因体质量、头围追赶而实现身长的追赶性生长。

3.2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体格发育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显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率高达25%~50%[11]。通常伴随着开奶时间延迟、肠外营养持续时间过久、肠内营养补充配方不合理等,容易引起心肺功能疾病,需要严格控制补液量。本研究结果显示,校正12个月的头围受混合喂养、母亲年龄、住院时间影响(P<0.05)。研究统计,早期过渡至经口喂养、应用早产儿配方奶进行混合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头围发育有积极影响[12]。研究发现,头围发育与新生儿母亲年龄相关,年龄增加会导致妊娠期间并发症增加,继而增加早产儿的疾病状态而影响头围发育[13]。住院时间长受早产儿所伴发的疾病严重程度有关,住院时间越长早产儿的追赶正常头围、体质量的时间越长。

校正月龄3个月内是早产儿生长发育的“机会窗”。由于极低体重早产儿在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会住在NICU,NICU的喂养方式直接决定了早产儿的生长效率。本研究发现,极低体重早产儿的校正月龄12个月的体质量受母乳喂养、混合喂养、母亲年龄、全经口喂养影响(P<0.05);身长受母乳喂养、混合喂养、母亲年龄、住院时间、全经口喂养影响(P<0.05);表明极低体重早产儿体质量、身长均与母乳喂养开始时间、早产儿配方奶混合喂养、母亲年龄、全经口喂养开始时间密切相关,而住院时间长短能够影响早产儿的身长。这一研究结果与高琦等[14]的研究一致。因此,对于母亲年龄较大,早产住院时间长,母乳喂养不佳,未采用早产儿配方奶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应注意体格生长发育情况。

对于极低体重早产儿,儿童保健科的工作重点应注意追踪随访其校正月龄12~24个月患儿,通过对患儿母亲年龄、患儿母乳喂养情况、全经口喂养程度及早产儿配方奶粉应用情况,结合其生长发育特点,构建极低体重早产儿的发育支持护理途径,促进患儿生长发育曲线接近或提前达到正常水平。

综上所述,极低体重早产儿随校正月龄增加,身长、体质量、头围与其他早产儿差异呈逐渐缩小趋势;对于极低体重早产儿的护理应注意有效缩短母乳喂养及全经口喂养开始时间、鼓励添加早产儿配方奶、积极缩短住院时长,尤其是针对母亲生育年龄较大者需强化早产儿喂养干预。创造条件随访追踪极低体重早产儿远期生长发育及相关影响因素。

猜你喜欢

头围身长月龄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贫血及生长发育现状研究
舍饲西门塔尔母牛育成期和青年期养殖模式分析
认识和了解HIV感染诊断和疾病进展的预测指标——CD4+T细胞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头大的宝宝更聪明?
产科护理中系统性母乳喂养指导的临床价值分析
小囟门儿童预防性口服小剂量维生素D对头围及丹佛智能发育的作用研究
宝宝小课堂之头围有讲究
洞身长管棚施工工艺新技术
雪豹,你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