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教育联合血管通路耐高压预警评估在CT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
2020-05-25彭远帆周世清唐金萍
彭远帆 周世清 唐金萍
CT增强扫描是临床常见影像学检查手段,其敏感度高、特异性强,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能发现单纯平扫难以察觉的病灶,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了参照依据[1]。但因操作技巧、血管弹性、检查认知缺失等因素作用,CT增强扫描患者极易出现不良反应,其发生率约为0.96%~9.2%,对扫描图像质量产生极大影响[2]。思维导图是临床常用健康宣教工具,其以主题为中心,分层次、放射式呈现主题相关知识[3]。血管通路耐高压预警评估根据高压注射渗透危险因素,拟定评分细则,以实现对静脉穿刺各环节的预警评价,进而为防漏减漏提供依据[4]。本研究探讨CT增强扫描患者中应用思维导图教育联合血管通路耐高压预警评估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CT增强扫描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因病情诊断需要确定行CT增强扫描;无甲亢或碘造影剂过敏史;无哮喘、咳嗽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无认知、沟通障碍。排除标准:既往有精神类疾病;检查前曾服用镇静类药物;伴有呼吸系统疾病。将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男31例,女12例;平均年龄(40.38±10.53)岁;检查部位:颅脑17例,胸腹部15例,其他部位11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15例;平均年龄(41.04±10.28)岁;检查部位:颅脑18例,胸腹部16例,其他部位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检查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病史等情况,简单说明CT增强扫描流程;核对对比剂信息,药液加温至37 ℃,确定穿刺位置,保留留置针;给予10 g地塞米松预防过敏反应,检查结束后2 h内密切观察患者反应。观察组采取思维导图教育联合血管通路耐高压预警评估,具体如下:
1.2.1 思维导图教育内容
1.2.1.1 绘制思维导图 由放射科医师、护士及技师协同绘制思维导图,基于头脑风暴法确定思维导图主题,即“CT增强扫描”,借助专业绘图软件绘制思维导图,基于关键词、线条、图像及文字等形式填充导图内容,对主题相关知识实施层次化、放射式处理,得到初版“CT增强扫描思维导图”;开展“CT增强扫描思维导图”试运用,通过实践应用检查思维导图结构完善度、内容合理性,据此进一步完善导图结构及内容[5],见图1。
图1 CT增强扫描思维导图
1.2.1.2 思维导图教育 检查预约时,印制、发放思维导图,向患者说明CT增强扫描图像质量影响因素,包括吞咽咳嗽动作、躯体随意移动等。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患者介绍CT增强扫描检查室环境及检查仪器,结合思维导图2级主题开展宣教,宣教内容如下:(1)检查流程。开立检查单—预约检查—检查前饮食—带检查单核药物—听从护士安排—次日报告。(2)饮食指导。结合检查项目,说明检查前、后饮食要求。(3)药物指导。向患者说明保留留置针必要性、对比剂禁忌证、静脉注射后感觉、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控。(4)检查配合。包括检查前屏气训练,每次屏气时间为10~15 s,检查体位摆放等。(5)检查注意事项。检查后饮水2500 ml水化;检查时长等。思维导图教育结束后,询问患者疑问并予以解答,思维导图教育时长30 min[6]。
1.2.2 血管通路耐高压预警评估
1.2.2.1 拟定耐高压预警评估细则 静脉药物输注外渗风险评估指标:1级指标有血管因素、医护因素;2级指标分别为血管弹性、血管直径、血管曲直度、血管脆性、血管充盈度、穿刺点、血管损伤,护理管理、学历水平、工作年限、熟练度、专科培训[7-8]。本研究对渗漏危险因素实施筛选,确定10个评估项目,并明确评估细则,见表1。
表1 血管通路耐高压预警评估细则
1.2.2.2 血管通路耐高压预警评估 护理人员预埋留置针时,根据预警评估细则实施评价,如穿刺成功,且评分<10分,则停止后续操作,重新选择穿刺血管;如评分≥10分,则实施高压注射。
1.3 评价标准 (1)对比剂渗漏率。根据局部组织肿胀情况评价对比剂渗漏程度,重度渗漏:局部肿胀>20 cm,上肢软组织均受到影响;中度渗漏:局部肿胀16~20 cm,前臂肿胀饱满;轻度渗漏:局部组织肿胀10~15 cm,统计渗漏例数,计算渗漏率[9]。(2)不良反应发生率。CT增强扫描患者检查时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皮疹过敏,统计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计算发生率[10]。(3)扫描图像合格率。放射科医师根据图像分辨率、伪影及对比度实施评价,1分:解剖结构显示不清晰;3分:解剖结构显示较清晰,对比度一般,伴有轻度伪影;5分:解剖结构显示清晰,无伪影,介于3者间,则为2分、4分,评分≥3分,则合格[11]。
2 结 果
2.1 两组对比剂渗漏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表2)
表2 两组对比剂渗漏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2.2 两组扫描图像合格情况比较(表3)
表3 两组扫描图像合格情况比较(例)
3 讨 论
国家卫生部发布的医疗事故分级标准指出,局部注射导致组织坏死,如成人超过体表面积2%、儿童超过体表面积5%,则属于4级医疗事故[12]。而静脉高压注射造影剂是CT增强扫描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因医护因素、血管因素影响,易发生对比剂渗漏[13],且检查者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扫描图像质量偏低。
本研究在CT增强扫描患者中应用思维导图教育联合血管通路耐高压预警评估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对比剂渗漏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扫描图像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可知思维导图教育联合血管通路耐高压预警评估能有效防控对比剂渗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助于保证图像质量。思维导图教育可实现对枯燥信息的层次化呈现,通过线条、颜色、图形及符号等形式呈现教育内容,梳理CT增强扫描图像质量影响因素、CT增强扫描流程,介绍了饮食药物指导内容、检查配合要求及注意事项等,构建起CT增强扫描知识网络,便于患者学习、记忆,并掌握相关知识[14]。高压注射过程中血管受到牵拉力及应力作用,其中应力与血管横截面成反比,为此,血管直径与留置针直径的比值越小,则血管扩张牵拉强度越大,血管易受损;血管曲直度小于120°、穿刺点皮肤皱折情况下,血流受阻,易发生渗漏[15];血管弹性差,则经高压注射血管塑性将超过屈服点,易造成血管损伤;而留置长度超过1 cm,能避免留置针脱出,防止对比剂渗漏;局部体征评价能明确血液循环状况,确保输注药物快速通过,通过手推生理盐水可检验血管脆性及弹性水平,确保所选血管符合高压注射要求。血管通路耐高压预警细则属于高压注射基本要求,如血管通路符合细则要求,预警评分超过10分,则能有效规避对比剂渗漏高危因素。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教育联合血管通路耐高压预警评估在CT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防控对比剂渗漏及不良反应,改善图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