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康复训练合并半导体激光、DMS 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

2020-05-25邓巧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6期
关键词:腰部康复训练半导体

邓巧茹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9 医院,河南 平顶山)

0 引言

腰肌劳损是一种常见疾病,也叫做功能性腰痛,主要是因腰部肌肉以及其附着点的筋膜或者骨膜出现慢性损伤而引起的[1],患者的腰部、腰骶部常伴有反复的酸、胀、疼痛,尤其在过度劳累或者天气突变的情况下更加严重。腰肌劳损病程漫长,症状时轻时重,治疗难度大,易反复发作,病情迁延难愈,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腰椎畸形[2],并因此而卧床不起。既往治疗腰肌劳损,主要采用按摩、针灸、封闭、拔罐等措施,但操作步骤复杂,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所以依从性较差,可操作性不强。半导体激光的治疗原理是[3]:通过半导体发出的激光源以及LED 治疗系统发出的高功率、高纯度光来照射皮肤。深层肌肉刺激仪(Deep muscle stimulator,DMS)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技术,主要针对深层肌肉进行持续的高频率振动[4],以达到缓解肌肉疲劳和肌肉疼痛的目的。尽管先进的仪器和治疗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临床症状,但要实现良好的远期疗效,还需要进行系统、科学的功能康复训练。为此,本研究在半导体激光、DMS 的基础上,对腰肌劳损患者采取功能康复训练,并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现将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116 例腰肌劳损患者的入组时间是2018 年5 月至2019 年10 月,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既往史,病程≥5 周,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四肢功能性障碍、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肢体残缺、中途退出研究者。对照组58 例,男性34 例、女性24 例;年龄28~57 岁,平均(36.29±1.84)岁;病程2~18 个月,平均病程(6.75±0.48)个月。实验组58 例,男性36 例、女性22 例;年龄26~59 岁,平均(37.04±1.78)岁;病程2~17 个月,平均病程(6.69±0.34)个月。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全部采用半导体激光与DMS 联合治疗:①半导体激光:仪器型号:JLT-MD500B 型;参数设置:激光波长808nm、LED输出波长400nm~650nm、照射面积28.3cm2、额定功率200VA、照射探头与皮肤相距8cm。指导患者摆放俯卧位,佩戴防护眼镜,根据激光探头的红色引导光来调整照射方向。照射持续时间5min,1 次/d,1 个疗程为1 周。

②DMS 治疗:根据患者的腰部活动情况明确叩击点和紧张的筋膜链,击打头与治疗巾紧密的贴合在一起,振动频率2200 次/min,先在背部浅表链的肌肉移动3 组,然后再固定震动多裂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腰方肌、阔筋膜张肌、大腿后群肌肉、腰髂肋肌、梨状肌等痛点20~30s;最后对背部的浅表链肌肉进行移动震动。总治疗时间3~5min,1 次/d,1 个疗程为1 周。

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采用腰部功能康复训练:①热身运动:取站立位,上肢向前平举,吸气后腰部发力,一左一右的转动腰部,每次练习3min。②下蹲:双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臂向前平举,下蹲15 次/组,2 组/d。③腰部环绕运动: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向前平举双臂,以胯部为中心点,腰部发力,均匀的左右转动。尽量保持上半身和腰部平直挺起,转动幅度适中,不可过于用力,15次/组,2 组/d。④旋转摸脚:取站立位,双腿分开70~80cm,双臂侧平举,腰部发力,用右手摸左脚、左手摸右脚,交替进行,左右各摸15 次为1 组,2 组/d。⑤仰卧起坐:取患者仰卧位,双腿弯曲,固定双脚,腰部发力,15 次/组,3 组/d。1 个疗程为1 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 周。

1.3 观察评定标准

①临床疗效[5]:参考《腰肌劳损》将治疗效果分为四个等级:痊愈:腰痛症状消失,腰部活动完全恢复正常。显效:腰痛、肌肉僵硬症状显著改善,能够弯腰和轻松下蹲。有效:腰部症状有所缓解,但仍有部分腰部功能受到限制。无效:腰部症状没有明显改善甚至更加严重。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②腰部活动情况:我科自行制订评分标准,评估腰部前屈、左侧屈、右侧屈、左侧旋、右侧旋等活动情况,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腰部活动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10%、63.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腰部活动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在前屈、左侧屈、左侧旋、右侧屈、右侧旋等腰部活动评分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腰肌劳损的发生与肌肉张力提高引起的局部缺血有关[6]。半导体激光能够改变人体的血液流变学的性质,降低全血黏稠度,促进机体代谢,改善局部微循环。激光照射野能够净化血液,清除血液内的毒素与自由基,调节机体的免疫力。DMS 通过垂直物理震动来减轻深层肌肉的疼痛,可促进肌肉恢复最佳长度和本体感觉,改善局部学流,清除坏死的肌肉组织。然而,以上两种方法都是通过体外刺激来达到治疗效果,远期疗效一般。研究表明[7]:通过舒筋活络、祛瘀通血能够促进患者的腰部血液循环,增强腰部肌力,促进腰背部肌肉群的运动协调性。为此,我科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功能康复训练。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腰部活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腰部活动情况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的腰部活动情况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 时间 前屈 左侧屈 右侧屈 左侧旋 右侧旋实验组 治疗前 68.43±4.25 18.27±1.96 18.75±1.73 19.63±3.62 19.14±3.76(n=58) 治疗后 82.37±9.61①② 26.19±5.83①② 30.68±4.47①② 32.64±5.08①② 30.82±4.45①②对照组 治疗前 69.54±3.19 18.53±1.74 18.26±1.85 19.37±4.15 19.23±3.51(n=58) 治疗后 74.35±6.82① 21.51±1.90① 21.74±1.96① 23.28±5.42① 22.98±4.87①

综上所述:半导体激光、DMS、功能康复训练联合治疗腰肌劳损是可行、安全、有效的,建议推广。

猜你喜欢

腰部康复训练半导体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一套动作 缓解腰痛
两岸青年半导体创新基地落地南京
半导体行业吹响国产替代进军号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安森美半导体帮助客户应对设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