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020-05-23周悦
周悦
摘 要:随着现代化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小学校园素质教育也需要及时迎合现代育人标准作出调整,并以此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小学科学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分析和自主实践的能力,通过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来促进其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小学科学;主动性;问题
科学课堂注重实践和观察,通过这两种基本手段能够拓宽学生对科学的认知范围,对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使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和实践探究,从而为之后的进阶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也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科学地对学生予以针对性的指导,从而使科学教学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传统小学教学工作中,科学课一直被定位为副科,很多执教工作人员对该学科不够重视,从而对学生的主动性教学引导也落实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就目前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其仍然存在些许问题亟须完善,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1.教师难以展开有效的探究活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发展,传统的小学教学模式逐渐从学生“被动”学习向学生“主动”学习过渡,这一过程的变化旨在充分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活化和发展,帮助学生提升其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然而,当前部分小学科学教师出身传统应试教育体制,其教学理念与教学思维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较为严重,很难快速摆脱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进而影响了培养学生主动性的课堂教学效果。虽然,现在有些科学学科教师不断迎合新的教学要求进行了自我调整,但面对新的教学要求难以有效驾驭,甚至有时候还会出现教学失控的局面,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1]。
2.教材内容难度系数过大
随着现代教育工作的严谨性要求不断扩大,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接受高水平教育,小学科学教材也在逐渐缩短更新周期,并融入很多新的科学知识。实际上,这是由科学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即生活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值得强调的是,部分小学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需要逐渐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标准,大幅更新的教材内容让很多教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教学压力,在教材内容难度系数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部分教师的整体课堂教学进度明显下降,甚至还有教师在进行科学实践课的过程中对时间把握不准,经常还没有等实践教学全部完成便响起了下课铃声,对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形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主动性探究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观念十分必要,科学课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若学生秉承被动的学习心态学习科学知识将难以发现科学学科的魅力。为此,必须优先转变学生学习观,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科学采用提问引导,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1)把控好提问的层次性
科学的提问能够促进师生之间进行密切的互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而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合理提问,确保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能够在本能力基础上思考和回答问题,这是保证学生学习主动性得到强化的关键。当教师提问学困生问题时,问题要以基础性为标准,保证学困生能顺利回答上来;提问中等生问题时,要保证问题以提升性为标准,保证中等生能够在其能力基础上有所提高;在学优生提问中则要注重扩展性,进一步加强学优生的学习能力 [2]。例如,在“比较水的多少”一课教学中,为了能够有效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和问题回答,教师也可以根据难度系数设计三个问题:
①仔细观察量杯:想一想量杯与我们平常用的杯子有什么不同。
②大刻度容器在比较时有什么难题呢?
③上台演示,说说你为什么使用量杯。大家觉得这样用好不好?为什么?
通过这三个层次的问题,能够让学生结合自身的能力基础选择回答,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促进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
(2)合理把控时间,保证提问的有效性
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最佳的提问机会,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提问的价值和作用。然而,在具体的提问中需要教师注意两点,即合理的提问时间和提问后的合理思考时间。
在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学生缺乏耐心,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當学生没有理清思路回答时,便草草安排学生坐下继续思考,并安排其他学生回答。实际上,这种提问方式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分析思路,甚至还会因为学生刚要回答问题便被教师打断,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教师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要适当根据课堂教学氛围,合理把控好提问的时机。此外,还要在提问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对学生多一些耐心,这对学生学习自信与学习主动性心理的建设十分必要 [3]。
2.创设良好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键,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也要关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从而让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去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小学生正处于爱玩、好动的年龄,这一年龄阶段对学习兴趣的追求更高,因而需要教师善于调整教学方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通过创设良好的游戏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磁铁能吸引什么”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钓鱼工具”,鱼竿用磁铁块进行固定。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钓鱼游戏比赛。钓鱼游戏比赛的举办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得到全面激发。之后,教师还可以问学生:“鱼为什么能够上钩啊?”学生回答:“因为这个鱼钩上有磁铁。”通过这一游戏情境的创设,学生便会主动去思考和探究磁铁的相关知识,对保证后续的教学质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适当推进教学实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实践教学方案的应用,通过实践可以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并密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对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十分必要。为此,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实践教学工作,并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引导,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要知道,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每个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和动脑,当学生切实参与实践活动才能激发主观能动性,才能让其思维得到拓展和训练。例如,在“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学过程中,由于该课的知识点结构复杂,且知识点中蕴藏着较为深奥的知识内涵,使小学生学习和理解起来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4]。为此,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在短暂的40分钟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主动分析和思考中有所收获。对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时要利用科技设备,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学生搭建实践探究环境,并结合学生的层次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进而保证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4.优化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主动结合教材内容实践
一本教材在被使用的过程中是不会发生改变的,但人的思维能够顺应实际环境进行变化。为此,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要保持思维的活跃性,善于结合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和创新,从而发挥教材最大的教学价值和教育作用。科学的教学需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实践,而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便需要教师充分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使教材内容能够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接,这样便可以将教学素材的价值最大化发挥出来。例如,在“物体在水中是沉是浮”这一课程教学中,其教学实践需要学生制作一个“潜艇”,把橡皮泥与上端不漏气的塑料笔帽粘在一起,使它能直立着漂浮在水中,笔帽的顶端正好与水面齐平,这就是我们的“潜艇”。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其材料比较小,且材料本身缺乏良好的透明特性,进而影响学生更好地对其进行观察。为此,可以针对此进行教材优化,如“取一只滴管,将滴管放进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中(滴管口朝下),盖紧瓶盖,用力挤压瓶子,滴管就会往下沉;松开手,滴管又会上浮。”这一改进方法不仅便于学生对实践内容进行理解和操作,同时也能够强化学生主动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创新的欲望。
5.融入多媒体信息设备,促进学生主动接受教师讲解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小学素质教育也逐渐融入了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并在近些年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绩。其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利用不仅打破了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弊端,同时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实践中去,对科学教学过程的优化起到了明显的作用。要知道,多媒体设备集声、光、电于一体,对刺激学生主动学习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因而需要教师及时转变传统教学观,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育指导。例如,“把种子散播到远处”这一课教的教学实践是无法在课堂上完成的[5]。此时,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这一实践视频,让学生从直观的实践观察活动中有所感悟,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能促进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育人观念的不断变化,小学素质教育逐渐重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培养,从而为学生日后的独立思考、独立学习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科学教学工作重在利用观察和实验两种基本教学手段,在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观念的过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此,小学科学课教学要深入课堂内部,将其实践性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并以此激发广大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知识点的学习中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时祥.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分享学习的有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53.
[2]范静.新课标下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24.
[3]舒泽容.刍议如何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8):142.
[4]姚伍生.淺谈如何实现小学科学高效课堂[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26):37.
[5]沈庆波.提高小学科学实践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