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简述
2020-05-23张微
【摘 要】形而上学是指对世界本质的研究,即研究一切存在者,一切现象的原因及本源。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所构建,称其为"第一哲学"、"第一科学"。马克思所认为的形而上学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
【关键词】形而上学;孤立;静止
简单说,形而上学,就是研究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学问。
人天生具有好奇心,总想知道为什么。我们相信任何一件事,一个现象都有更深层的原因。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就是形而上学的起源。
真正开始思考世界本原的是古希腊哲学家。
首先自然派的哲学家们,所采用的的方法是用某件事情,来解释其他事情。再往下追问,仍然找不到终极源头。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来形而上学的概念,他在书中指出,四因说是对以前哲学的总结。他认为,自然派哲学家还是在有形的物质世界徘徊,以有形物质世界,没办法解释世界的终极到底是什么。要想找到那个最根本的问题,终结无穷的追问,必须脱离具体的物质,去研究一切物质的最本质属性——存在。万物各异,但万物皆存在。因此只要想清楚存在,则一切了然。对于物质的研究,只是知识。对于存在的思考,才是智慧。而对于存在,最重要的两个问题是:什么是存在?存在的最终原因是什么?亚里士多德在整理著作的时候,把对物质的研究整理成physics,把对存在的思考放在其后,叫做metaphysics,也就是形而上学。
柏拉图把世界分成两个领域:感官世界和理念世界。感官世界变动不居,而在人脑中存在的集合了所有马的共性的“理念之马”则永恒不变。柏拉图认为感官世界中的万物是理念世界中各种完美概念的投射或复制,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永恒的,完美的,理念才是真正的存在。
而对亚里士多德而言,概念是从经验中抽象出来的,而不是反过来,用感官察觉到的才是真实的世界。因此亚里士多德把大自然中的所有东西都分类整理,形成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
柏拉图理念世界的最好的例子就是数学和几何,比如我们可以说西瓜是圆的,地球是圆的,但真正完美的“圆”却只在理念世界中真正存在。我们构建的各种物理理论,不正像是一个个理念世界吗?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发现,人们喜欢谈论世界,万物,存在。他们在说“世界是如此这般的”。但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知道世界是如此这般的?”人们认为世界,外物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这似乎天经地义。但事实是,人们只有透过感官才能认知到世界。笛卡尔发现,要想弄清存在的奥义,必先想明白我们是怎样认识这个世界的。如果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形而上学根本问题可以概括成 "What is there?" 的话,那么笛卡尔则指出,在回答亚里士多德问题之前必先回答 "How do we know?" 这一重大发现,意味着形而上学的焦点,由外在世界,转移到了人的人的意识。这是古典哲学和现代哲学的分界,史称“认识论转向”。
笛卡尔发现,通常我们所说的“存在”只是“感觉存在”,我们永远无法证明这种存在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客观的存在”。因为如前所述,感官的可靠性是存疑的。这样一来,所有知识,所有现象的真实性都是可怀疑的了。理论上说,就连我自己是否真的存在都成为一个疑问。一切的真实性都是可怀疑的,但是,“我在怀疑”这件事却无可怀疑。一切皆虚妄,但“我思”这件事永远真实。因为一旦动念试图怀疑“我是否在思考”,则“我思”的存在就自动得证。于是“我思故我在”。这样,意识本身成了最真实的存在。因此笛卡尔认为,来自意识本身的理性,才是知识真正可靠的来源。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就是理性主义,也叫唯理论。持此观点的哲学家比如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都来自欧洲大陆,因此又叫“大陆理性主义”。他们偏爱逻辑学,数学,几何,这样能够从一些简单的原理演绎出整个体系的知识,从这里其实可以看出柏拉图理念论的影子。
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知识,其实都是从感官世界中获得的。因此,与笛卡尔针锋相对的英国人洛克指出,人的心灵就像一块“白板”,如果没有感官的刺激,是无法形成任何知识或概念的。空洞的“我思”除了证明自己以外,什么也推不出来。这样,要获得知识,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地观察,实验,从大量的事实中归纳出共性和规律。可以看出,这其实是沿着亚里士多德的方法来认识世界。这种四看问题的方式,就是经验主义。因为持此观点的人都来自英国,因此又称“英国经验主义”,经验主义者除了洛克,还有贝克莱和休谟。
贝克莱直接指出:“存在即被感知”。这看似和笛卡尔对存在的怀疑是同样的意思,但其实另有深意。笛卡尔并不否定客观世界的存在,他只是觉得感官并不可靠。贝克莱则更深刻地指出:既然不能确定感官感知到的世界是否为真,而我们又只能依靠感官来认知世界,那么干脆取消现实世界这个假设,直接认为我们生活在“真实的感官世界”里,不是更加简单明了吗?也就是,能被感知的才是存在,而一个“存在”如果永远不能被感知,则毫无意义,于是存在既被感知。这样,感官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
休谟也认为感官经验才是知识的根本来源。但是,我们能获得的也仅仅是一大堆经验的事实而已。比如我们看到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于是说这是个规律,事实上谁也无法确保明天太阳还是会东升西落。一个白球撞向黑球,黑球开始滚动。我们会说,白球的撞击是黑球运动的原因。但实际上我们是无法直接感知到“原因”的。我们所感知到的只是两个接连发生的事件而已。罗素举过一个例子:一只鸡发现每天农妇来到鸡舍时,它就有东西可吃,于是认为农妇的到来和有吃的可吃两者间有必然的因果联系。直到后来某一天农妇过来把鸡杀了。于是休谟说:世界的本质是不可知的。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客观世界是否存在我们无从得知;二是感官世界的规律也是不可知的,因为无论多么丰富的经验知识都不可能推出关于世界的普遍知识。
康德提出,人的意识并非单纯的“白板”。知识的“原料”只能来自感官经验,但这些经验进入人脑后,是会被整合和加工的,怎样整合加工?就是靠时空和因果。我们都知道时间和空间,却指不出哪个具体的东西是时间或空间。为什么?因为时空是我们天生具有的认识世界的唯一方式,而不是具体的事物。因果也是一样,我们天然认为一件事情必然有它的原因。诚如休谟所说,我们无法感知因果,但我们却必须以因果的方式感知世界。世界的本质也许真的不可知,但我们的意识所感知到的世界却是可知的。因为我们只能这样感知,所以,理性为自然立法。这就是康德所谓“哥白尼式的革命”——换个视角,世界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康德的论证是整个形而上学的高潮,他把形而上学从休谟的怀疑论中拯救出来。
纵观几千年里哲学家的争论,我们会发现,从泰勒斯,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笛卡尔,到休谟,再到康德,哲学家们达到根本之根本,绝对之绝对。最后终于发现:客观世界可能不是“真的”存在,但没关系,这不重要,感官世界已经足够真实。
综上,本文通过简要的对历代哲学家关于形而上学的论述,发现近代哲学之前对形而上学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本体论方面,即要探究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万物存在的根据是什么;到了近代,哲学家对形而上学的研究发生了轉变,转到了认识论的层面,即如何确定一个认识的出发点、如何确保主体能够认识客体以及这种认识的有效性。当然,对形而上学的讨论还没有结束,每个哲学家对形而上学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形而上学始终是与“存在”、“理念”纠缠在一起。因此,我认为,世界的规律是存在的。
作者简介:
张微(1998年7月20日),女,汉族,河南南阳,学生,研究生,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兰州市,730000,马克思主义哲学。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