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乳酸在重症肺炎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20-05-23黄至辉汪绪伦朱成楼周志森梁国良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存活乳酸肺部

黄至辉 汪绪伦 朱成楼 周志森 梁国良

(东莞市横沥医院重症医学科 东莞 523460)

重症肺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重症疾病,是因过敏、免疫损伤、微生物侵入、理化环境等各种因素引发的肺部炎症反应,具有病情发展快、预后差、死亡率高等特点,患者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缺氧、肺部湿啰音等临床症状,甚至引起多器官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在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中,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临床治疗效果对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参与了疾病发生及发展的过程,而血乳酸则反映着患者的血液灌注情况。本研究对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2例患者进行血清CRP、PCT、乳酸水平检测,观察其水平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于我院重症医学科选取62例重症肺炎患者进行观察,依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40例)与死亡组(22例)。此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研究知情,理解并自愿参与其中。存活组患者中有男21例,女19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47.61±2.44)岁;其中单侧肺部病变患者25例,双侧肺部病变患者15例。死亡组患者中有男12例,女10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48.12±2.53)岁;其中单侧肺部病变患者12例,双侧肺部病变患者10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一般资料的差异较小(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肺炎相关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确诊病情;(2)患者年龄≥18周岁;(3)于重症医学科治疗的时间>7d。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脑血管病以及其他肺部疾病的患者;(2)存在其他重要脏器功能异常的患者;(3)长期采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免疫制剂进行治疗的患者;(4)妊娠期妇女与哺乳期妇女。

1.3 重症肺炎诊断方法

主要诊断标准(患者符合其中1项即可诊断为重症肺炎):(1)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需给予血管收缩药物治疗;(2)需进行机械辅助通气。

次要诊断标准(患者符合其中3项即可诊断为重症肺炎)[3]:(1)病变累及多个肺叶;(2)出现体温偏低(约在36℃)、血压下降情况;(3)呼吸频率≥30次/min;(4)白细胞数<4×109/L;(5)氧合指数≤250mmHg;(6)血小板数<100×109/L;(7)患者出现定向障碍、意识障碍。

1.4 观察指标与检测方法

检测并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治疗第4d、治疗第7d、转出重症医学科时或死亡前的血清CRP水平、PCT水平、乳酸水平。血清CRP与PCT检测:于清晨抽取患者3~5ml的空腹静脉血,采用离心机以3000rpm/min的速度离心20min,提取血清,采用东芝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PCT,以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乳酸检测:抽取2ml动脉血,采用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以电极法进行血乳酸检测。进行检验操作时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的血清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存活组患者的CRP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死亡组则呈逐渐升高趋势,存活组患者治疗第4d、第7d、转出前的CRP水平均低于死亡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的血清PC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存活组患者PCT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死亡组呈逐渐升高趋势,治疗第4d、第7d、转出或死亡前存活组患者的PCT水平均低于死亡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比较

2.3 两组患者的血乳酸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乳酸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存活组患者乳酸水平逐渐降低,死亡组则呈升高趋势,治疗第4d、第7d、转出或死亡前存活组患者的乳酸水平均低于死亡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的血乳酸水平比较

3 讨论

肺炎在临床治疗中极为常见,是因药物过敏、微生物侵入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肺泡、肺间质、终末气道炎症反应。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发展迅速,可引发意识障碍、呼吸困难、休克等严重不良情况,使肺功能受到进行性损害,进而引发多脏器功能受损[4]。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控制病情进展。

为探寻判断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对患者治疗期间的血清CRP、PCT以及乳酸水平变化进行分析。CRP是一种五聚体蛋白,反映着机体炎性因子水平,是受到急性感染时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在机体受到感染、受损时其水平可迅速升高,在病情得到控制后逐渐降低,且不受免疫制剂、激素等药物作用影响,因此常用于判断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程度,对于临床治疗效果的判断具有指导作用。本文结果显示,存活组患者的CRP水平在治疗中逐渐降低,提示患者的病情逐渐改善,而死亡组患者的CRP水平持续升高则说明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见血清CRP可反映出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PCT则是一种蛋白质,正常情况下其水平较为稳定,一般不进入血液,不会降解为活性降钙素,在外周血液中含量较低,但受到炎症反应影响,PCT可进入血液,导致血清PCT水平增高。血清PCT水平反映着机体内的炎性反应严重程度,其水平升高说明患者体内炎性反应活跃,可能存在感染、脓毒血症、脏器衰竭等并发症状,相比白细胞计数、血沉等观察指标更具敏感性,对于细菌性肺炎尤其具有高敏感度。有相关研究发现[5],在炎症反应早期,PCT水平即可出现异常升高,病情得到控制后又迅速降低至正常水平,可作为观察炎症反应控制效果的敏感指标。本文结果中,治疗期间存活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均低于死亡组,且呈持续下降的趋势,说明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得到有效控制,而死亡组患者的PCT水平呈升高趋势说明患者炎症程度持续加重。由此可见,检测PCT水平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评估预后情况。而乳酸是反映患者血液灌注情况的重要指标,是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可在机体出现血液灌注不足、缺氧等状态早期出现异常,相比血液动力学相关指标更为敏锐,便于初步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此次研究中,存活组患者的乳酸水平持续下降,各时间段的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说明乳酸可反映肺炎严重程度,乳酸水平降低,则说明患者的缺氧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重症肺炎患者的血清CRP、PCT、乳酸水平均随着病情进展而逐渐升高,反映着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程度、感染状况和缺氧状态等,与患者的预后情况紧密相关,对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存活乳酸肺部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糖尿病性乳酸性酸中毒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服二甲双胍别喝酸奶
131I-zaptuzumab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存活的影响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