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

2020-05-22徐吴丹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7期
关键词:朗读课文李大钊板书

徐吴丹

[教材简解]

本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写的一篇回忆录,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害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全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使整篇文章显得紧凑。

[目标预设]

1、自主学习字词,会写“阀、避”等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掌握按时间顺序表达的写法。

3、通过品读直接描写李大钊同志被捕前的语言,感受李大钊同志对工作高度负责的革命精神。

[重点、难点]

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等,感悟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

[设计理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高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提出了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鉴于上述认识,结合教材分析,本教学设计以《课程标准》为纲领,紧扣单元主题,立足文本特点,引领学生感悟李大钊同志高尚的品格。

[设计思路]

教师着力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引领学生把阅读重点聚焦于这部经典之作中直接描写李大钊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品读过程。极力倡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合作探究、朗读升华等多元学习方式,感悟李大钊的光辉革命形象,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并且学有所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今天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一个徐老师和大家认识的日子。那我再写一个日子(板书:4月28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日子呢?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是一段难以忘记的回忆,是一段惨痛的经历。它给这段记忆起了一个名字,叫《十六年前的回忆》(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1:十六年前,究竟是哪一年?回忆的是谁?回忆的是哪些事呢?

师:每个人的生命里都埋藏着许多回忆,是什么事情值得作者如此难忘?为什么过去了16年还能这样清楚的记得?让我们随着课文走进作者的回忆,走进那腥风血雨的年代。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疑问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检查生字词

幼稚、军阀、避免、皮靴、尖锐、抽屉

恐怖、粗暴、魔鬼、苦刑、严峻、含糊

匪徒、拘留、啃窝头、绞刑、一拥而入

(一)自由读一遍,再开火车读。

(二)学生交流自己已理解的词语。

军阀:指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

含糊:不明确;不清晰。

一拥而入: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门来。

绞刑:死刑的一种,用绳子勒死。

3、理清结构,把握主要内容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回忆的是谁?回忆了一件什么事?

(浏览后齐读第一段)作者重点回忆了父亲李大钊被害的事。“被难”是什么意思?(遭受灾难的意思,这里应读第四声)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顺序)按照时间顺序写了李大钊同志的哪些事?(提示:先找到表示时间的词,再想想课文写那段时间里发生什么事)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师相机板书:被捕前、被捕时、庭审上、被害后,对课文内容进行理序。

师:(指板书)同学们,其实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时间顺序,向我們讲述了发生在父亲李大钊身上的故事,看来大家已经对课题和课文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学们真会读书。

三、师生介绍资料

师:同学们,对于李大钊这个人,对他所处的时代,对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我们都可能不太了解。我给大家提供这样一些资料:

1927 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阀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李大钊同志,但李大钊同志毫不畏惧,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1927 年4月9日被张作霖逮捕,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4月28 日被敌人绞死。为了延长他的痛苦,敌人对他用刑的时间长达40 分钟,比别人多了整整一倍。他牺牲时还不到 38 岁。李大钊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共写下577 篇文章。

四、品析词句,感悟形象

对于李星华来说,李大钊是个父亲;对人民来说,李大钊是个革命者。在他的身上有着无数革命者都具备的优秀品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重点读读描写李大钊神态、外貌和言行的语句,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勾画出来,然后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体会。

五、交流“被捕前”这部分。(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至第七自然段)

1.指名读,教师相机出示重点段,学生扣住段中的重点句子,先议后读。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生自读这段话,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2)学生找到一处神态描写,指读第5自然段:

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①找一找,父亲在那段时间里,对待子女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②想一想:为什么不打骂子女的父亲态度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读读“被捕前”的部分,试在这部分文字中找到答案。

生1:因为当时局势越来越紧张,不是向孩子们谈心的时候,而且烧毁文件的事情也很难向孩子们说清楚。

追问:从哪里看出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早出晚归,整理书籍和烧毁文件,工友阎振三被捕)

师:在这么严重的局势下,父亲却果断选择留在北京,你有什么感受?

(生交流)他把革命工作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即使个人处境十分危险,也绝不离开工作岗位,表现了他高度负责的革命精神。

生2:父亲更不希望家人知道自己所从事的危险工作,他这是在保护我们。

师:父亲前后态度的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就是对比描写,从这里我们能看到一位关心家人,对亲人、工作有高度责任心的革命工作者——李大钊。

2、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读中体会李大钊不同于普通人的地方──是一个把革命工作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人,对工作高度负责、不怕牺牲。(板书:不怕牺牲)

(二)师总结:这是被捕前(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不怕牺牲)的李大钊,那被捕时的他又是怎样的革命者形象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六、布置作业:

1.自学生字、抄写文中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猜你喜欢

朗读课文李大钊板书
语文教师,今天您板书了吗?
李大钊与赵纫兰的革命者爱情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关怀青年的李大钊
《青铜葵花》选段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调节课堂气氛策略探讨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时效性
PEP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3 B Read and Write 教学设计
李大钊资助北大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