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固本求变:论临朐周姑戏的传承与发展

2020-05-22杨旭

山东青年 2020年3期
关键词:临朐传承发展现状

杨旭

摘 要:临朐素有“小戏之乡”的佳誉,周姑戏是代表剧种之一,它在这块沃土上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曾一度辉煌,但在新时代传承过程中,周姑戏因面临诸多问题而陷入沉寂。为使周姑戏能再获生机,可通过整合社会各类力量,传承好周姑戏,构建地方戏曲的“声音景观”,进而实现地方戏剧振兴,推动地方文化建设。

关键词:临朐;周姑戏;发展现状;传承;发展

周姑戏又名“肘鼓子”,最初流行于鲁南地区,后来向山东其他地区传播,受各地区方言、风俗、文化的影响,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剧种。简单来说,分为西路肘鼓子、东路肘鼓子、南路肘鼓子、北路肘鼓子,临朐肘鼓子是东路肘鼓子的代表[1]。该戏演出最初以小鼓敲击为节律,后来经过艺人演进,逐步完善,形成一种完整的戏曲表演形式,其艺术特征鲜明,表演风格多样、唱腔古朴,内容积极向上,传承了中华优秀美德,深受地方群众的喜爱。但随着社会发展,周姑戏因曲调单一而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笔者针对发展现状,尝试探索临朐周姑戏传承与发展之路。

一、临朐周姑戏的发展现状

在20世纪前叶,周姑戏以贺士学为首的“双庆班”和李明友的“家台”班为代表,尤其是周世英班最为突出,周姑戏发展到了顶峰,全县各地前来观看的人不计其数。但也像其他许多地方戏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周姑戏影响力已不如以前,慢慢走向了衰落。

为了解周姑戏现状,笔者查阅周姑戏的地方文献,并先后到临朐县土门村、白沙村进行实地调研。在白沙村,根据周姑戏的第三代传承人倪同顺所说,周姑戏在本村尚未培养出第四代传承人,传承人老龄化现象突出,演出人员平均年龄在55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周姑戏在农村地区走向了衰落。

根据实地调查,周姑戏的衰落可从内外部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从周姑戏自身来说,表演乐器相对单一、剧目数量有限、新剧目创作较少,难以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需求。同时,由于演出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传授方式大多为口口相传,传授观念保守陈旧,流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部分唱腔改变的问题。再者,周姑戏表演人员原本就少,又因闺中女艺人学成之后,远嫁他乡,学习的技艺不能延续传承,这对周姑戏的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

外部原因来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各地区人口流动加快,原来相对封闭的环境被冲破,各种新的表演剧种进入临朐的农村地区,加上电视、电脑、手机的普及,冲淡了人们对周姑戏的兴趣。此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升,农村地区大部分青壮劳动力开始走出农村,走进城市打工,这对周姑戏的传承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二、临朐周姑戏的传承发展

地方戏曲反映了地方历史的演进过程,展示了历史演变与地方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地方戏曲在新时代的冲击下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保守和封闭都不利于周姑戏的发展,要依托政府的支持,进行内部创新,在学校和媒体的共同宣传下,烘托地方戏曲氛围,构建“声音景观”,塑造地方文化意象,推动周姑戏更好地发展。

(一)内部创新

首先,周姑戏应在传统的曲调上创新和发展,失去了传统也就改变了周姑戏的本色。曲作者可从最基本的曲调中汲取营养,在此基础上进行旋律的深加工。在板式方面,周姑戏原来板式相对单一,后来在吸收其他剧种的基础上,发展出一些新板式,如激昂的“紧板”、“散板”和“娃娃调”等,但在吸收其他剧种特色时,必须凸显周姑戏的特色,切不可求大求全,脱离实际;其次,因为吟板具有吟唱的特性,可加强吟板的使用,以丰富唱腔的板式。似说似唱,可与摇板、垛板、散板衔接使用,又可与话白连缀,艺术表现空间和弹性较大,适合塑造人物悲苦、无奈、凄凉、决绝的心境和内心独白,这样更加能够满足当代年轻人对音乐的需求[2]。

在剧本内容方面,在挖掘整理传统剧目的同时,要注重新剧本的创作。近几年成功创作的典型有《淌水崖》《回家》《报喜鸟》等,应不断汲取这些剧本成功创作的经验,体现时代的演进,增添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容;同时剧本创作要有教育性,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

在乐队编配方面,编配方式多样化,融入现代音乐特色。增加使用扬琴、唢呐、笛子、二胡、板胡、三弦、笙、中胡、大提琴等乐器进行伴奏,笛子可以吹奏前奏及过门和一些特殊的表现音乐,唢呐可以吹奏前奏、尾声及烘托场面的音乐;特色唱段可用坠琴,突出地方韵味[3]。其他乐器辅助演出的情节,增加音乐的趣味性和耐听度,丰富音乐的表现力。

(二)政府支持

周姑戏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政府在周姑戏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当地政府可加强周姑戏资金支持力度,对老艺人进行生活补贴,挑选一批有能力的演员,跟从老艺人进行学习,熟悉曲调的特点,并对周姑戏唱法做进一步的加工,增加曲调的优美度,更好地促进周姑戏的发展;并且政府应建立一支老、中、少年龄结构周姑戏传承队伍,形成周姑戏的编创、演唱及演奏人员选拔培训模式,打造临朐特色文化产品,始终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联合当地文化局可以建立周姑戏研究所,加强对周姑戏的研究整理,为周姑戏的长久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剧本编纂方面,当地政府可出资建立一支有编剧能力的队伍,對剧本的质量把关,结合当地宣传的需要,创造一些符合本地区、新时代的现代戏,推向市场,并在空余时间进行商业演出,这样既可以减轻政府支出的负担,又起到宣传地方戏曲的效果。

(三)学校传播

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有重要的作用,学校是非物质文化生命力的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走进校园,周姑戏作为临朐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可以加强与当地学校的合作,编纂地方特色教材,让周姑戏走进当地学校课堂。

在观念上,学校要树立尊重周姑戏曲的观念,充分认识到传承地方周姑戏的必要性,周姑戏记载了临朐地区的发展,传承了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在教学过程中,当地学校可聘请周姑戏的传承人进入校园,讲述周姑戏的历史沿革,并组织学生观看周姑戏的演出,让每个学生都能了解家乡戏、喜欢家乡戏,最终达到人人都能唱家乡戏的良好局面。

(四)媒体宣传

发挥媒体的传播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可以定期举办相关周姑戏民俗文化交流会的活动,如依托传统非物质文化博览会,制作相应的文创产品,提升周姑戏的知名度;当地文化部门要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利用当今的虚拟现实技术,虚拟技术与周姑戏相结合,使观众获得更好的体验,在短期内,可以建立周姑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由文化主管部门主导,组织人员对现存的周姑戏剧本、剧目、传承人信息、演出资料、文史资料、经典服装道具进行数字化录入并详细建档,并对原始资料采取措施妥善保存[4]。并且可以开发与周姑戏相关的应用软件,软件包含戏曲线上展示、戏曲线上教学、文创产品线上销售,进一步加强周姑戏的宣传;同时建立临朐周姑戏的公众号,做好微信消息的推送,让更多人了解周姑戏;并利用好抖音、快手等新生软件,以周姑戏曲为主题,鼓励人们参与周姑戏剧情的创作,进一步提升周姑戏的社会知名度,共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快区域文化的建设。

三、结语

地方戏曲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周姑戏是临朐地方戏曲的代表,我们在新时代的条件下对周姑戏内在的艺术特色进行研究,针对其发展现状,通过整合社会合力,为周姑戏的传承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这对于构建地方戏曲“声音景观”,打造临朐的城市名片,助推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窦青.潍坊传统音乐与戏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234-235.

[2]郎月铃.临朐周姑戏唱腔改革的思路与方法初探[J].北方音乐,2019(12):67.

[3]郎月铃.从现代戏《淌水崖》的成功试论临朐周姑戏的传承和创新[J].黄河之声,2018(22):125.

[4]丁宏.非遗文化视野下的周姑戏保护传承策略[J].黄河之声,2019(9):18.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猜你喜欢

临朐传承发展现状
花鸟剪纸
山东临朐观赏石展销会隆重开幕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