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本文化为核心的大思政育人体系构建的研究与探索
2020-05-22陈娇娥
陈娇娥
摘 要:校本文化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育人要素,对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体系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以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惠世医学人文培育体系为例,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人文环境、考核机制四个方面,探讨和总结构建以校本文化为核心的大思政育人机制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校本文化;三全育人;思政教育
一、校本文化的内涵与结构
校本文化是指一个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沉淀酝酿形成的核心价值观,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其他学校无法同位复制或即使可以同位复制也很难轻易复制的文化”[1]。它生发于学校的办学初衷、形成于学校的发展历程、成熟于学校现有的办学成就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或精神内核,是团结和凝聚全校师生的价值认同,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
从结构上来看,校本文化是一个多层的球体结构,从内到外包含四个层次,即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是指全校师生认同并遵循的思想观念、育人目标、价值追求、道德信念、校史校情等,它往往外化为学校的校训、办学理念、校风学风教风等内容,是学校文化中最核心、最稳定、最隐蔽的部分。制度文化是指学校在日常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中逐步形成并完善的组织机构、机制体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对师生具有引导、规范和约束作用,是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行为文化主要是指师生积极参与学校各种文化活动及日常生活行为、学习习惯等外在行为表现。物质文化是指一个学校用于教学科研、实验实训、管理服务、生活娱乐、校园环境等所有物质条件,这是校本文化的最表层。
二、以校本文化为核心的大思政育人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三全”育人是把学校各个部门、各个教育环节、各种教育资源都纳入思想政治工作的范畴,多方协同,同向同行,切实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这是实现高校思政工作科学化的必要环节,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是无止境的。作为学校内涵建设和软实力重要标志的校本文化,因其本身具有育人和化人功效,而且本校学生对于校本文化具有先天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因而在“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中充分地吸收融合校本文化资源是极其必要的。校本文化作为一个学校的灵魂和精神内核,它应该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基础或主导,这是高校建设更具特色和更富时效的“三全”大思政育人体系的关键所在。
三、构建以校本文化为核心的大思政育人机制的思考与路径——以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惠世医学人文培育体系为例
要建设成既有深厚底蕴,又充满生机活力的科学民主、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大学文化,就必须坚持立足学校实际,发掘学校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富有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并使之成为“三全育人”思政教育源源不断的思想要素和文化底蕴,鉴于此,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作为一所拥有85年办学历史的医学院校,始终秉承 “精诚惠世”的校训,不断凝练以“惠世”精神为核心的校本文化,全力构建惠世医学人文培育体系。笔者将以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惠世医学人文培育体系为例,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人文环境、考核机制四个方面,探讨和总结构建以校本文化為核心的大思政育人机制的建设路径。
一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播知识和文化、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的主阵地,因而日常的课堂教学是学校对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方式。大体来说,高校的课程体系主要由专业课程、思政课程、人文素养课程组成。思政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途经。专业课程主要针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开设的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人文素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历史观、辩证思维能力、传统文化素养,具有情怀熏陶、情感陶冶和思想教育的作用。
作为一所医学院校,泉州医高专聘请医院、药企行家、教育专家、道德标兵与校内人文教师组建教学团队,构建以思政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惠世特色课程和网络人文课程为主干课程的惠世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惠世特色课程由校级和院级特色文化课程组成,校级特色课程主要包括《惠世人文素养》和《惠世文化》,这两门课作为必修课每年面向全体新生授课,主要通过讲授学校历史、大医故事、惠世精神以及医学人文素养,让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精神和丰富的人文情怀。各学院根据专业特色和文化各开设一门面向本学院的特色文化课程。学校教务处组织各学院积极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校本文化中的惠世精神作为硬指标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各课程教学大纲中,并确定各专业课程的实现路径,将惠世精神全面渗透到专业课程中。同时,学校大力推进“课程思政”的教学教改,通过 “课程思政”主题说课比赛、邀请专家讲座、修订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思政”课程标准以及开展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等形式,初步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
二是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渠道,构建理实一体行为体验模式
校园文化活动作为高校校园的第二课堂,是高校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知行合一理实一体的行为体验模式。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寓教于乐的效果,避免了单纯的理论说教给学生所带来的枯燥和反感。
泉州医高专围绕校本文化的“惠世”精神,结合重要节日,精心设计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每年艺术节时间跨度长、活动形式多样、专业特色突出,主要分为三大类,即凸显专业文化的技能竞赛、结合重大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展示学生才艺的文艺活动;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医学技能开展志愿服务,将践行惠世精神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目前,学校有爱心义诊队、无偿献血协会、健康宣讲协会等42个社团,他们利用节假日广泛开展医院导医、机关义诊、社区福利院服务、社区宣教、防艾宣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志愿服务。学校还要求每个学院增加一个专业社团,如生命科学社、母婴健康保健协会、中药生活协会、颐灸推拿协会4个专业社团相继成立,这对学生践行惠世精神和培养人文情怀提供了更专业和更富针对性的培养。此外,学校整合现有资源,拓展和打造校院二级惠世医学人文教育体验基地体系。依托校史馆和成果展厅开发校级人文教育体验基地,各学院依据学院文化和专业特色,开发学院人文教育体验基地。目前,以建立7个校级医学人文基地、6个院部级医学人文基地,形成层级化基地体系。各基地将主题活动与日常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医学生人文体验活动,把基地建成医学生学习、锻炼、体验、服务、示范的重要平台。
三是以人文环境为依托,发挥环境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
优美的育人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氛围是一所学校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思想情怀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作用。高校都十分重视优美高雅校园环境的设计与建设,处处可见的文化元素,学生每日耳濡目染,这是一种无声的有效的引导和熏陶。
为建设更具有校本文化特色的校园环境,泉州医高专邀请专家根据学校历史、校训精神、办学理念、专业特色等文化內涵,为学校量身设计了一套以学校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彩为核心展开的完整、系统的视觉传达体系,进而达到统一各类标识、全面塑造出独特的学校形象的目的。同时,统一设计和规范各类宣传载体的外观和宣传内容,极力突出学校的校标、校训等精神元素,营造整体和谐又具有显著医学人文特色的文化氛围。学校面向师生全面开放校史陈列馆、文明校园建设展厅、医学文化走廊、本草馆和生命科学馆等,这对师生了解学校、认识医学、体验惠世精神和科学精神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此外,作为高职院校,学校还积极将行企业文化融入校园和教学场所。各学院根据专业特色对所属教室、实验室、实训场所和教学楼进行设计和装饰,根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特点,大力宣传实训场所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理念,从环境上营造浓厚的专业文化和职业氛围,让学生受到耳濡目染的职业文化教育。
四是以考核机制为引导,确保校本文化成为学生思政教育的主导力量
思想教育的成效如何?用什么标准去检验?怎样落实检验标准?这是高校实施和推动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保障。考核机制既是检验其效果的验金石,也是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政学习和参加各种思政文化活动的有效方式,是高校思政教育效果的重要保障。
为确保学生思政教育既具有社会主义教育的共性,又具有学校的特色,尤其体现学校的文化精神等深层价值层面的元素,引导学生形成具有专业特色和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泉州医高专从认知层面、行为层面、价值层面构建惠世医学人文培育量化测评体系,追踪覆盖全体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并依托智慧校园平台,实现测评体系的效能化、科学化和数字化。该体系从惠世精神的爱国诚信、大爱情怀、精益求精、善学创新等四种内涵出发设置若干考核指标,每项指标鼓励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校内思政文化活动和校外社会实践的积极参与而获得相应的分值。每学年末,将每个学生的惠世人文素养分值进行汇总,将其成绩作为学生综合测评及各项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从而引导学生积极践行惠世精神,使惠世精神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综上所述,高校将校本文化完全融入并渗透到学生思政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并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核心与主导,是完全可行的。当然,不断地提高校本文化对学生思政工作的效力,拓展校本文化融入思政工作的途径,构建更具学校特色高校大思政格局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丰富。
[参考文献]
[1]倪筱荣.论校本文化及其建设路径[J].教育学术月刊,2012,(11):38.
[2]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立身之本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824/c40531-29490914.html.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大思政背景下高职校本文化体系构建的研究与探索——以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课题编号:JZ180917)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 3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