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数学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几点策略

2020-05-21张明学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德育数学策略

张明学

摘  要:在教学中不少教师都认为思想教育是语文老师或者是班主任的工作,甚至还有人认为德育工作就是德育课老师的事,与其他科目没有关系,按照这种逻辑去理解,德育教育与数学课的教学更无关了,数学课就是写写算算的事情。这部分教师只重视教学,不重视育人,忽视了本学科中隐含的育人思想。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育人的思想是多么的偏颇和无知,后果是多么的严重可怕。

关键词:数学;德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8-0159-01

新课标中指出:“在德育工作中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要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渗透,贯穿在各科教材中及学校各项活动中,并力求生动和形象化。”因此,教学工作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每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肩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要充分认识到每一门学科教材都是德育的载体,要从中挖掘其中隐含的德育思想、功能,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渗透德育教育,和其他科目共同汇成一股持久的德育合力,从而适应素质教育的育人要求。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的去渗透德育思想教育呢?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我们现在使用的数学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增加了许多的知识小版块,小目录,小栏目,既不断地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能使学生受到广泛的思想教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紧扣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悠久历史,正确评价我国优秀数学家的伟大成就,这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在课堂上洋溢出爱国主义激情,把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求知欲激发起来,让德育教育在数学课堂中生根开花。例如,典型的例子有:在学生学习圆周率相关知识的时候,教材就插入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把圆周率计算到了3.1415926--3.1415927之间,比国外的科学家整整早了一千多年。教师就可以借机充分的进行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积极的进取心。

2.把数学课堂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系,积极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就得为生产生活服务。专家在编写教材时,充分的考虑到了在数学教学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因素,例如,教材中有许多情景图片、应用题里面都蕴含着思想教育内容。我们要系统的仔细研读数学教材,在教学中,要把图片、应用题中包含的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渗透。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较大数时,有这样一道习题:“看一看,说一说,一百万粒大米大约有多少?一千万粒呢?一亿粒呢?”仅从题意来看,问题就是通过实物的多少让学生来感受数量的多少,直观形象感知较大数的特征;但教师在教学时就不能拘泥于知识的学习,可以引入思想教育,一万粒大米大约是一碗,十万粒大米大约是一盆,一百万粒大米大约是一袋重20千克的大米,一千万粒大米大约是4袋50千克的大米,一亿粒大米大约就是40袋每袋50千克的大米,也就是2000千克,合2吨,全国十三亿人每人每天浪费一粒大米,每天就白白浪费26吨大米,全世界70多亿人要是每人每天浪费一粒大米,一天就要浪费掉140多吨大米,看看这些数字,是多么触目惊心,反之如果把这些大米节约下来可以够一个人吃差不多一千年,可以让多少人免于饥饿!通过这些鲜活的例子及时的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提高节约的意识。还有回收废纸、回收旧电池等有关环保方面的相关习题,这样的例子我们数学教材中比比皆是,十分丰富,需要老师去深入的挖掘和发现,在教学中假以灵活运用,让数学课堂变得更生动有趣,而且更有思想教育意義。

3.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以教师的高尚人格和道德情操,对学生进行榜样示范教育。在数学课堂的常规学习中,逐步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可见,老师的榜样力量是多么的重要!老师在课堂中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一位学生,甚至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的思想、感情、态度、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老师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在潜移默化中美化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育人者必先律己,老师既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老师的日常工作虽然是平凡的,但教育工作的意义却是非常的不平凡,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课程所蕴含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自觉地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学会做人。以自己的行为、行动,给学生做出榜样,从而影响每位学生,教育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享受到愉快、自由、使个人的权利得到尊重,有获得知识的满足感和探索知识的乐趣感,从而在不不知不觉中获得智力、情感的发展,得到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树立远大志向,以及正确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虽然教育不一定会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人才,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促使孩子们成为一个合格的,思想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公民。

猜你喜欢

德育数学策略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Passage Four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错在哪里